学术投稿

ADMA与颈动脉狭窄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王俐滢;周光;毕建波

关键词: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颈动脉狭窄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颈动脉狭窄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均经颈部彩超证实为颈动脉狭窄者90例.其年龄在40~80岁之间.入选者均排除心、肝、肾慢性疾病.入院前2周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氧化剂、降血脂药物等可能影响血浆ADMA水平等药物者均未纳入研究范围.受检者采用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ADMA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醉(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袖带加压法测量各研究对象血压,并测量身高体质量.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MA与SBP、FBS、TC和LDL-C正相关.结论 ADMA与血压、血糖、血脂已经证实的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正相关,一起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避免血液报废的几点体会

    血液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正确管理使用血液,保证输血安全,减少血液浪费,是血站血液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焦作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如何加强血液的管理和利用,降低血液报废率,对于保证血液质量、节约血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燕红;王敏;李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护理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28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全部成功,输卵管完整保留,术后8~24h恢复胃肠功能活动,伤口愈合良好,住院时间4~8d,平均5d,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加强宫外孕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是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于淑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龄患者麻醉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术前麻醉的临床处理特点及并发症的控制和预防.方法 随机抽取从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来哈尔滨市第六医院就诊的100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麻醉对于高龄患者的不同反应及生理上的变化.结果 通过对100例高龄病患临床资料的讨论分析,可以更好的掌握麻醉用于高龄患者的治疗.

    作者:项冬梅;唐春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3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包积液临床分析

    目的 明确心肌梗死后大量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以进一步治疗.方法 回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大量心包积液的临床资料,分析心包积液产生的原因.结果 3例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包积液经进一步检查证实为不同原因所致.结论 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结核性心包积液、假性室壁瘤都可导致心包积液的出现,临床应仔细鉴别,尽早诊断.

    作者:王翠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HPV18E6的感染及PCNA、p53的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关系

    目的 探讨HPV感染,PCNA、p53的表达与子宫颈鲜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对42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组织学和HPV18E6、PCNA、p53的检测.结果 ①42例子宫颈鲜状细胞癌,角化型鲜状细胞癌30例(30/42,71.43%),未角化型解状细胞癌有12例(12/42,28.57%).)HPV18E6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为73.81%(31/42),在角化型解状细胞疮中的表达率为76.67%(23/30),角化型高于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50.0%,6/12,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③PCNA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痊中的阳性表达率达 83.33%(35/42).p5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达42.86%(18/42).p53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76.0%(19/25)比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高29.41%(5/1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HPV 18E6的高表达,是预测子宫预上皮异常增生、癌变的标志物.②HPV 18E6表达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的表达促进了抑癌基因p53的激活.而p53的过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预测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作者:姜巍;金晓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英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英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14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起效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银杏达英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菅朝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唑来磷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BD17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唑来磷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溶骨性破坏引起骨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7例Ⅱ期以上Mud患者给予唑来磷酸注封液4m8/次,每月1次,治疗溶骨性破坏引起的骨痛,进行观察28d.结果 该组患者骨痛的总有效率第14天及第28天分别为88.2%和82.3%,不良反应均较轻,且治疗结束后很快恢复正常.结论 唑来磷酸注射液治疗MM患者溶骨性破坏引起骨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杨善兰;李一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间梅州市人民医院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脑出血在床旁行锥颅钻孔治疗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主要并发症情况,总结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 ①术后随访8个月,观察组36例患者治疗后存活30例,死亡6例,病死率16.7%;对照组36例患者治疗后存活21例,死亡15例,病死率41.7%,两种方法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5例,其中肾功能衰竭3例,肺感染7例,消化道出血5例;观察组出现并发症9例,其中肺部感染5例,消化道出血4例.③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5例,Ⅱ级14例,Ⅲ级7例,Ⅳ级4例,Ⅴ级6例;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1例,Ⅱ级5例,Ⅲ级11例,Ⅳ级4例,Ⅴ级15例,两组数据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湘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紫外线导致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紫外线导致的皮肤损伤临床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收治的紫外线导致皮肤损伤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探讨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类型及相关机制.结果 紫外线所致皮肤损伤有皮肤红斑、皮肤光老化、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光毒性反应、皮肤光敏反应皮肤肿瘤.结论 在了解紫外线导致皮肤损伤知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保养方式,尽量使皮肤避免受到伤害.

    作者:欧健梅;孙澎彬;赖惠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实施质量管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研究进展

    目的 分析质量管理对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产科护理的服务质量.方法 不断加强和完善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护理人员护理行为,严格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标准,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结果 产科护理质量不断提高,融洽了护患关系,患者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通过加强对护理质量的全面管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学习,有效的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医院形象.

    作者:邵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胰腺转移肿瘤26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对于胰腺转移肿瘤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针对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26例胰腺转移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原发性肿瘤为肺癌9例、胃癌7例、肝癌5、结肠癌3例、胆囊癌1例、食管癌1例.胰腺转移肿瘤距原发肿瘤时间间隔平均24个月(0~192个月).B超下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18例;临床诊断12例.胰腺体尾+脾脏切除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横结肠次全切除2例,胆道内金属支架引流术2例;化疗+放疗9例,局部放疗3例,全身治疗2例;5例未治疗.26例病例随访,手术组中位生存26个月(11~76个月),非手术治疗组中位生存11.5个月(2~18个月),未治疗组中位生存11.5个月(0.5~5个月).结论 手术治疗胰腺转移肿瘤可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作者:伍庆松;宋维舒;王昂;石卫民;高鹏;肖金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血管性痴呆79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汤(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怀山药、牛膝、杜仲等)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39例)采用口服补肾活血汤的治疗方案;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脑通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于观察治疗的前后均统一按照长谷川痴呆评定量表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1.3%.结论 提示中药补肾活血汤在治疗临床血管性痴呆中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粟文海;罗玉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丹皮酚滴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丹皮酚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化学反应和HPLC法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定性鉴别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丹皮酚在浓度2.608~260.8 u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9,回收率为99.3%,RSD=0.95%.结论 所建立鉴别方法和定量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用于丹皮酚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玉白;智红英;李桂生;江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按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并采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治疗护理,30d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肌力和活动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早期康复锻练能促进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周召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50例早产儿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50例早产儿临床护理的剖析,探讨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护理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临床病死率.方法 对中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住院分娩的5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早产儿中健康出院48例.死亡2例.结论 早产儿发生的原因很多,加强早产儿的护理可以提高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李玉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早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运用胰岛素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胰岛素治疗早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50例诊断为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预混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组.每组25例.进行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BG和餐后血糖都明显下降,但甘精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预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到达终点时预混组剂量明显大于甘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组.P<0.05.结论 低血糖的发生率低;胰岛素的用量少;每日1次皮下注射更方便,依从性更好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作者:白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32例HELLP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HELLP综合征的诊治措施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罗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HELLP综合征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顺产6例,剖宫产终止妊娠26例,剖宫产后发生HELLP综合征3例,新生儿窒息13例.产后血小板、转氨酶及胆红素均在2~5d内恢复正常,血肌酐尿素氮在产后2d内恢复正常,痊愈出院.住院天数5~15d,平均(9±1.5)d,结论HELLP综合征是重度妊高征的严重并发症,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高,早期积极诊治妊振期高血压,尽快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李淑云;郑凌;黄乔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脾破裂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脾破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急诊科抢救、急诊留观、包括收住普外的脾破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分别实施保宁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 保守治疗15例,15例均治愈,治愈率100%;手术治疗45例:全脾切除术23例、其中12例进行自体脾片移植,脾功能恢复较好;脾脏修补术12例;脾部分切除术10例.手术效果良好,死亡1例为合并严重颅脑、胸部复合伤.结论 在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时可以酌情采取手术治疗保留脾脏,以尽量保留脾脏的正常功能.

    作者:范利;严希宽;温新如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如何选择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佳时机

    近年来,随着更加柔顺的介入器材的发展,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已经成为了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在我国的迅速开展,已经给广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深人开展,如何选择颈动脉支架治疗的佳时机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医师的思考,下面,就我们一些工作中的经验,与各位交流.

    作者:陈军;周鸿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冠心病上腹部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上腹部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62例冠心病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A组,n=31)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组,n=31),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法对麻醉前、插管时、切皮时及拔管时循环功能及心率变异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银屑病患者皮损处GF-α、VEGF的表达及MVD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TGF-α、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672,r=0.735,均P<0.01),TGF- α与VEGF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0.821,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TGF-α、VEGF及MVD的表达水平均增高,表明TGF- α及VEGF可能引起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血管增生,三者在银屑病皮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协同促进调节作用.

    作者:姚胜昔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