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兰;李一辉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紫外线导致的皮肤损伤临床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收治的紫外线导致皮肤损伤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临床治疗资料等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探讨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类型及相关机制.结果 紫外线所致皮肤损伤有皮肤红斑、皮肤光老化、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光毒性反应、皮肤光敏反应皮肤肿瘤.结论 在了解紫外线导致皮肤损伤知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保养方式,尽量使皮肤避免受到伤害.
作者:欧健梅;孙澎彬;赖惠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质量管理对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产科护理的服务质量.方法 不断加强和完善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护理人员护理行为,严格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标准,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结果 产科护理质量不断提高,融洽了护患关系,患者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通过加强对护理质量的全面管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学习,有效的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医院形象.
作者:邵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留置针通过穿刺针将外套塑料管送人静脉,于1958年介绍到临床已成功地应用至今,30年前欧美国家普遍使用,10年前在亚洲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已取代了头皮针,现在各地市级医院均已普及使用,并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
作者:赖静;唐迎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腔水囊压迫控制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宫腔水囊压迫止血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方法用于控制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成功率高,减少了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率.结论 宫腔水囊压迫对于控制产后出血,其主要指征是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及胎盘粘连所引起的出血,不论对剖宫产或阴道分娩者均有效.方法 简单、快速,值得推广.
作者:吴买华;刘婵;周顺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50例早产儿临床护理的剖析,探讨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护理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临床病死率.方法 对中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住院分娩的5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早产儿中健康出院48例.死亡2例.结论 早产儿发生的原因很多,加强早产儿的护理可以提高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李玉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脾破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急诊科抢救、急诊留观、包括收住普外的脾破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分别实施保宁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 保守治疗15例,15例均治愈,治愈率100%;手术治疗45例:全脾切除术23例、其中12例进行自体脾片移植,脾功能恢复较好;脾脏修补术12例;脾部分切除术10例.手术效果良好,死亡1例为合并严重颅脑、胸部复合伤.结论 在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时可以酌情采取手术治疗保留脾脏,以尽量保留脾脏的正常功能.
作者:范利;严希宽;温新如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胰岛素治疗早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50例诊断为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预混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组.每组25例.进行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BG和餐后血糖都明显下降,但甘精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预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到达终点时预混组剂量明显大于甘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组.P<0.05.结论 低血糖的发生率低;胰岛素的用量少;每日1次皮下注射更方便,依从性更好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作者:白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脏冠状劝脉介入术后拔鞘致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广西医科大学四附院接受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共3518例.分为单纯冠状动脉造影组,PCI介入组,高龄组、低龄组,男性组及女性组,再根据不同穿刺途径分为股动脉途径组及桡动脉途径组.术后拔鞘过程中发生血管迷走反射52例.其中有48例发生于拔股动脉鞘时,有4例发生在拔桡动脉鞘时,比较各组的迷走反射发生率.结果 所有病例迷走反射总发生率为1.48%,经股动脉途径发生率为3.82%,经桡动脉途径为0.18%,经股动脉途径发生率明显高于桡动脉.经桡动脉途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CI介入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高于单纯造影组.高龄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高于低龄组.结论 股动脉穿刺途径、PCI手术治疗、高龄能增加迷走反封发生率.股动脉途径可能是主要的因素.
作者:谭保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28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全部成功,输卵管完整保留,术后8~24h恢复胃肠功能活动,伤口愈合良好,住院时间4~8d,平均5d,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加强宫外孕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是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于淑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明确心肌梗死后大量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以进一步治疗.方法 回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大量心包积液的临床资料,分析心包积液产生的原因.结果 3例心肌梗死后合并心包积液经进一步检查证实为不同原因所致.结论 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结核性心包积液、假性室壁瘤都可导致心包积液的出现,临床应仔细鉴别,尽早诊断.
作者:王翠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心电图检查是AMI诊断的重要而基本的方法之一,但有一部分的AMI患者缺乏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从而发生不良心脏事件.因此,本文对不典型AMI心电图的特征和产生原因加以总结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不典型AMI患者心电图的重视,及时作出诊断.
作者:何静;李炎华;郭艳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镇定钢板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从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以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男性2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7岁(55~84岁).经随访效果满意,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髋关节功能评价(Hams)优良31例,优良率88.5%.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证正确的体位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锻炼.结果 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获随访,所有骨折均获得痊愈,没有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结论 做好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适时的功能锻炼,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对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和日常生活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罗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腰腿痛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由脊柱退行性疾病引起.流行病调查表明,80%的成年人受到腰腿痛的困扰.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工作方式的变化,腰腿痛发病率逐渐上升,仅在美国,每年此疾病医疗费用达160亿美元[1].
作者:肖学军;赵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血液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资源,正确管理使用血液,保证输血安全,减少血液浪费,是血站血液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焦作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如何加强血液的管理和利用,降低血液报废率,对于保证血液质量、节约血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燕红;王敏;李志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更加柔顺的介入器材的发展,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已经成为了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在我国的迅速开展,已经给广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深人开展,如何选择颈动脉支架治疗的佳时机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医师的思考,下面,就我们一些工作中的经验,与各位交流.
作者:陈军;周鸿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艾条灸治疗妊娠剧吐36例的疗效.方法 以中药煎服配合艾条灸治疗36例妊娠剧吐患者.结果 痊愈26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 中药配合艾条灸治疗妊娠剧吐安全有效.
作者:梁惠珍;尤昭玲;许永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术前麻醉的临床处理特点及并发症的控制和预防.方法 随机抽取从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来哈尔滨市第六医院就诊的100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麻醉对于高龄患者的不同反应及生理上的变化.结果 通过对100例高龄病患临床资料的讨论分析,可以更好的掌握麻醉用于高龄患者的治疗.
作者:项冬梅;唐春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于胰腺转移肿瘤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针对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26例胰腺转移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原发性肿瘤为肺癌9例、胃癌7例、肝癌5、结肠癌3例、胆囊癌1例、食管癌1例.胰腺转移肿瘤距原发肿瘤时间间隔平均24个月(0~192个月).B超下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18例;临床诊断12例.胰腺体尾+脾脏切除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横结肠次全切除2例,胆道内金属支架引流术2例;化疗+放疗9例,局部放疗3例,全身治疗2例;5例未治疗.26例病例随访,手术组中位生存26个月(11~76个月),非手术治疗组中位生存11.5个月(2~18个月),未治疗组中位生存11.5个月(0.5~5个月).结论 手术治疗胰腺转移肿瘤可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作者:伍庆松;宋维舒;王昂;石卫民;高鹏;肖金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近年来,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放疗和化疗手段的普及,免疫控制的使用,特别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消毒灭菌技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使得医院感染不断出现,其中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日益突出,约占医院感染的15%,它直接影响到手术成功与否,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大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承受的痛苦.
作者:谌道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英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英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14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起效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银杏达英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菅朝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