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
目的 分析质量管理对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产科护理的服务质量.方法 不断加强和完善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护理人员护理行为,严格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标准,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结果 产科护理质量不断提高,融洽了护患关系,患者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通过加强对护理质量的全面管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学习,有效的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医院形象.
作者:邵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上腹部手术患者循环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62例冠心病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A组,n=31)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组,n=31),利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法对麻醉前、插管时、切皮时及拔管时循环功能及心率变异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银屑病患者皮损处GF-α、VEGF的表达及MVD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TGF-α、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672,r=0.735,均P<0.01),TGF- α与VEGF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0.821,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TGF-α、VEGF及MVD的表达水平均增高,表明TGF- α及VEGF可能引起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血管增生,三者在银屑病皮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协同促进调节作用.
作者:姚胜昔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通过对实习医生的培训学习,补充在校期间理论课的不足,掌握小儿常见的发热出疹性疾病的鉴别与防治,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作者:李洪琼;贾剑峰;何庆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按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并采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治疗护理,30d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肌力和活动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早期康复锻练能促进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周召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病情危急,解除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是及早行气管切开术,做好术后的临床护理和预防并发症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为此,笔者将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继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脏冠状劝脉介入术后拔鞘致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广西医科大学四附院接受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共3518例.分为单纯冠状动脉造影组,PCI介入组,高龄组、低龄组,男性组及女性组,再根据不同穿刺途径分为股动脉途径组及桡动脉途径组.术后拔鞘过程中发生血管迷走反射52例.其中有48例发生于拔股动脉鞘时,有4例发生在拔桡动脉鞘时,比较各组的迷走反射发生率.结果 所有病例迷走反射总发生率为1.48%,经股动脉途径发生率为3.82%,经桡动脉途径为0.18%,经股动脉途径发生率明显高于桡动脉.经桡动脉途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CI介入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高于单纯造影组.高龄组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高于低龄组.结论 股动脉穿刺途径、PCI手术治疗、高龄能增加迷走反封发生率.股动脉途径可能是主要的因素.
作者:谭保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脾破裂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急诊科抢救、急诊留观、包括收住普外的脾破裂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分别实施保宁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 保守治疗15例,15例均治愈,治愈率100%;手术治疗45例:全脾切除术23例、其中12例进行自体脾片移植,脾功能恢复较好;脾脏修补术12例;脾部分切除术10例.手术效果良好,死亡1例为合并严重颅脑、胸部复合伤.结论 在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时可以酌情采取手术治疗保留脾脏,以尽量保留脾脏的正常功能.
作者:范利;严希宽;温新如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颈动脉狭窄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均经颈部彩超证实为颈动脉狭窄者90例.其年龄在40~80岁之间.入选者均排除心、肝、肾慢性疾病.入院前2周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氧化剂、降血脂药物等可能影响血浆ADMA水平等药物者均未纳入研究范围.受检者采用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ADMA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醉(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袖带加压法测量各研究对象血压,并测量身高体质量.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MA与SBP、FBS、TC和LDL-C正相关.结论 ADMA与血压、血糖、血脂已经证实的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正相关,一起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俐滢;周光;毕建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唑来磷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溶骨性破坏引起骨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7例Ⅱ期以上Mud患者给予唑来磷酸注封液4m8/次,每月1次,治疗溶骨性破坏引起的骨痛,进行观察28d.结果 该组患者骨痛的总有效率第14天及第28天分别为88.2%和82.3%,不良反应均较轻,且治疗结束后很快恢复正常.结论 唑来磷酸注射液治疗MM患者溶骨性破坏引起骨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杨善兰;李一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从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分类,结合艾滋病病毒危害程度及生物安全的管理要求,介绍了我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选择、安装、操作维护及目前存在问题.提出只有了解并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才能确保实验工作人员、检测样本和环境的安全;相关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将发挥更大的指导使用.
作者:马春涛;邢文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由于工作的原因,血站采血护士、实验室人员、体检人员和医疗废物处理等工作人员每天会面对和接触一些感染性病原体.
作者:关茵;何秋荣;郭美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丹皮酚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化学反应和HPLC法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定性鉴别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丹皮酚在浓度2.608~260.8 u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9,回收率为99.3%,RSD=0.95%.结论 所建立鉴别方法和定量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可用于丹皮酚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玉白;智红英;李桂生;江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银杏达英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英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14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起效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银杏达英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明显,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菅朝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影像学是脊柱脊髓损伤的基本和重要的检查治疗手段.作者回顾大量的脊柱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资料,证实目前影像学在急慢性脊柱脊髓损伤的诊疗中扮演看重要的角色.MRI是评估脊髓和软组织损伤以及关节内损伤的佳手段,而CT则在脊柱骨折方面更有优势.在血管损伤诊断方面CT与核磁均有很好的效果.而X线平片目前则仅仅扮演着有限的辅助作用.
作者:杨宁;孙天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于胰腺转移肿瘤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针对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26例胰腺转移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原发性肿瘤为肺癌9例、胃癌7例、肝癌5、结肠癌3例、胆囊癌1例、食管癌1例.胰腺转移肿瘤距原发肿瘤时间间隔平均24个月(0~192个月).B超下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18例;临床诊断12例.胰腺体尾+脾脏切除术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横结肠次全切除2例,胆道内金属支架引流术2例;化疗+放疗9例,局部放疗3例,全身治疗2例;5例未治疗.26例病例随访,手术组中位生存26个月(11~76个月),非手术治疗组中位生存11.5个月(2~18个月),未治疗组中位生存11.5个月(0.5~5个月).结论 手术治疗胰腺转移肿瘤可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作者:伍庆松;宋维舒;王昂;石卫民;高鹏;肖金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HELLP综合征的诊治措施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罗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HELLP综合征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顺产6例,剖宫产终止妊娠26例,剖宫产后发生HELLP综合征3例,新生儿窒息13例.产后血小板、转氨酶及胆红素均在2~5d内恢复正常,血肌酐尿素氮在产后2d内恢复正常,痊愈出院.住院天数5~15d,平均(9±1.5)d,结论HELLP综合征是重度妊高征的严重并发症,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高,早期积极诊治妊振期高血压,尽快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李淑云;郑凌;黄乔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肝脏是各种药物在体内代谢的场所,内源性或外源性亲脂性化学制剂经肝脏代谢过程中常产生各种具有反应性的中间产物,其能攻击大分子物质导致产生直接毒性或超敏反应性.多种药物均可引起各种肝病,从无症状的肝功能试验异常到爆发性肝炎.本文就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做出综述.
作者:于来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50例早产儿临床护理的剖析,探讨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护理要点,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临床病死率.方法 对中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住院分娩的5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早产儿中健康出院48例.死亡2例.结论 早产儿发生的原因很多,加强早产儿的护理可以提高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李玉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木犀科丁香属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中压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8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slinic acid(1),3β-O-traps-p-coumaroyl maslinic acid(2),3β-O-cis-p-coumaroyl maslinic acid(3),2a-Hydroxy ursolic acid(4),3β-O-traps-p-coumaroyloxy-2 a -hydroxyurs-12-en-28-oic acid(5),3β-O-cis-p-coumaroyloxy-2 a -hydroxyurs-12-en-28-oic acid(6),3β-O-traps-p-coumaroyl tormentic acid(7),3β-O-cis-p-coumaroyl tormentic acid(8).结论 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丁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道旭;陈重;李笑然;杨世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28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全部成功,输卵管完整保留,术后8~24h恢复胃肠功能活动,伤口愈合良好,住院时间4~8d,平均5d,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加强宫外孕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是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于淑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