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并对症治疗顽固性呃逆26例的临床观察

罗晓琳

关键词:针刺, 对症治疗, 顽固性呃逆
摘要:呃逆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是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膈肌痉挛,俗称打嗝.传统医学认为该病与气机升降失常、胃气上逆有关,并针对不同病机进行辨治.笔者自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针刺配合肌内注射异丙嗪注射液1mL治疗顽固的呃逆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弱智儿童的家庭干预

    我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弱智儿童产生,开展对弱智儿童的康复教育及特殊教育,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弱智儿童是指精神发育不完全,智力显著低于正常同龄的儿童.造成儿童弱智的原因有:先天遗传因素;妊娠时因母体疾病等致胎儿发育不良;分娩时婴儿脑部受损伤;后发脑膜炎等疾病.目前世界各国对这部分儿童的社会承担能力均有限,因此家庭干预对这个群体的康复,唤起其人格的独立性,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

    作者:李蔚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介绍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赛炎、鼻息肉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对鼻内镜手术治疗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与结论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明显.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

    作者:丁其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1例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术中抢救体会

    低血容量性休克多见于急性的速度较快的失血.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危急、发展快,如早期控制不及时可迅速引起各重要脏器的功能不全及DIC.现将我院成功抢救1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宋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强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 强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护理质量.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范护士行为,开展人性化服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护理管理措施的实行,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改进.结论 护理管理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医院的总体发展.

    作者:李书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简易呼气峰流速仪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运用的意义

    目的 探讨简易呼气峰流速仪在基础医院应用对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择儿科就诊的26例哮喘惠几为研究对象,连续7周监测呼气峰流速值,计算PEF变异率.同期选择的非哮喘组24例患儿作对照.比较说明PEF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结果 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4例均完成7周呼气峰流速值的监测,哮喘组PEF值显著降低,变异率显著增高,>20%.吸入受体激动剂后15~20min,PEF增高51%左右.患儿吸入药物治疗7周中,PEF值逐渐增高.而变异率降低.结论 简易呼气峰流速仪可以较为准确的检测肺功能,正确的使用峰流速仪可以对哮喘患儿进行准确的诊断,并且简易呼气峰流速仪操作简单,费用较低,具有很好的基层医院进行推广价值.

    作者:邹国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探讨CT与MRI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总结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PJ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3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I表现,结合文献资料报道.结果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表现则类似肿瘤性病变.CT表现1例正常,1例考虑为颈内动脉瘤,1例为海绵状血管瘸.MRI 2例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术前考虑脑膜瘤可能,海绵状血管瘤或其他性质病变待排.结论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I表现各具形态及影像学特点.MRI对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极其重要价值,明显优于CT.

    作者:宗吉龙;李曼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82例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重症脊髓型颈椎病采取颈椎前后路Ⅰ期联合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回顾2007年4月至2010年11月住院的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采取颈椎前后路Ⅰ期联合治疗.另对照组42例采用Ⅰ期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14个月.结果 采用日本JOA17分法评估,治疗组的综合改善率为93%,对照组的综合改善率为81%.结论 颈椎前后路Ⅰ期联合手术治疗能能改善椎管的内容面积,使得受压的脊髓尽快得到缓解,疗程较短,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炳勋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胬肉切除结膜自体移植和羊膜移植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对胬肉进行切除以后,能否用羊膜移植来替代结膜自体移植.方法 以在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进行的胬肉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实施了13例原发性胬肉和1例复发性胬肉切除术及结膜自体移植术;1例原发性胬肉和5例复发性胬肉实行切除术及羊膜移植术.对所有患者进行了12~18个月的术后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结果 所实施的14例结膜自体移植手术都很成功,随访期间没有出现复发的患者.2例羊膜移植复发,1例羊膜溶解.结论 羊膜移植可以用于胬肉切除,但是其复发率要高于结膜自体移植.

    作者:宁立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谈加快某院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中职学生由于整体能力不足,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多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迫切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本文就如何达到这一目标,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陆庆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方法 对80例分泌性中耳炎惠行鼓膜穿刺,观察该手术方法 的治疗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8.0个月,患者外耳道、鼓膜反应轻微,术后耳聋、耳闷塞感、耳鸣症状缓解,未发现中耳渗液.其中治愈48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有效率90.0%.结论 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治疗过程中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注意头的位置固定,针对病因治疗也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喜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脑出血为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主要发生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患者,已与心血管疾病一起成为我国人口中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因此,预防脑出血的发生,积极控制易发因素非常重要.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通过对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疾病防治知识宣教、加强基础护理,对防治或推迟脑血管病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徐国兰;程瑞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儿童哮喘的诊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病程长,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学习及生活.本文就近几年儿童哮喘的诊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兰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德州联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对产妇术前、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妇科护理方法,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治疗组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术后排气,拔除尿管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泌乳量充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术前、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及术后恢复均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洪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以多浆膜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例报告

    1 病例资料病例1:患儿女性,12岁.突发上腹痛1d入院,入院前1d吃饭后腹痛,伴恶心、呕吐1次,上腹剧烈腹痛,腹痛剧烈时不能伸腰.无发热、无腹泻.病后一般情况差,大便未解,小便可.生长发育同其他正常同龄儿.查体:T 36.4℃,P 100次/分,R 24次/分.体质量33k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精神差,痛苦表情,腹隆起,稍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

    作者:陈世坤;陈学春;李磊;陈爱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某院行风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医院行风建设与医院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不断为行风建设增加新内涵,拓展新领域,注入新活力,通过行风主线联动全方位工作,有效助推两个效益稳步提高,促进可持续发展.

    作者:杨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措施的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之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管持续痉挛或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突然发生阻塞,局部心肌由于血供减少或中断而发生缺血坏死,如缺血在20~30min以上,即为AMI.以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WBC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为临床特点,可因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而死亡.如不进行紧急处理,病死率极高.因此,一经诊断,护士应全力以赴配合抢救,做好相应护理工作.

    作者:李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围手术期磷酸肌酸钠对心脏的保护机制与影响

    本文从磷酸肌酸对心脏的直接供能、维持心肌细胞的高能磷酸水平等供能水平,对心脏中钠、钾、钙离子通道的影响,对心脏细胞膜系统的保护作用等微观方面;从磷酸肌酸钠对心脏的电生理影响对心功能的影响,对心脏微循环的影响等宏观角度来说明磷酸肌酸钠对心脏的保护.进而说明磷酸肌酸的供体磷酸肌酸钠在围手术期对心脏保护机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巩超;张小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以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纳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00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同期行传统开腹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早日康复的重要前提.

    作者:苏富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简析钙拮抗剂在3类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应用

    钙拮抗剂是一类主要作用于细胞膜表面慢通道,抑制Ca2+进入细胞而使细胞内Ca2+浓度下降的药物.而细胞内的Ca2+主要是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强、自律性增高,血管平滑肌收缩,故钙拮抗剂可使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脱偶联,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性肌力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钙拮抗剂的代表药物有:异搏定,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尽管它们在对心率、心脏前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及冠状动脉流量的药理学效应有所差异,但对某些心血管疾病却有相同的治疗效果,在处理原发性高血压、肺动脉高压,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雷诺氏现象中已显出疗效,本文从3类心血管疾病中加以简析.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