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国伟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06至2010年收治的3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其中21例肿块浸润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前鞘,11例肿块浸润至腹直肌.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切除,术后给予3周期药物治疗.术后随访,30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结论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预防该病的发生是关键,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慈靖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感染较重,应用一种广谱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感染,往往需加用另一种抗生素,而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制和运用于临床,原有的静脉注射药物禁忌表已经不能满足于新药配伍查询要求.药品说明书也不能很明确的说明,经有关文献报道,我们已知头孢匹胺钠与多种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王光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就医观念和就医时的需求与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健康教育就成为了提高患者相关医学知识,加强护患沟通的重要手段.静脉输液是一种将无菌药液直接滴入人体静脉内的方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门诊患者对静脉知识的缺乏了解,静脉输液这项操作也常常成为发生护患矛盾的焦点.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急诊护士要注意把健康教育贯穿于静脉输液的整个过程之中,既满足了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要求,也融洽了护患关系,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为了更好地使门诊患者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分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3个部分逐一介绍,并说明如何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以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作者:裴君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建立补骨脂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供试液制备采用供试品直接加稀释剂稀释与供试品加聚山梨酯80混匀后再加稀释剂稀释的方法进行平皿法验证试验,测定其回收率.结果 采用供试品直接加稀释剂制备的供试液的验证试验的回收率0,当采用加聚山梨酯80混匀后再加稀释剂稀释制备的供试液的验证试验的回收率均达70%以上.结论 补骨脂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供试液的制备采用供试液加10g聚山梨酯80混匀后再加稀释剂制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林常定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和α-L-岩藻糖苷酶在原发肝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对50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50例其他癌症患者和50例正常健康人群的AFP和AFU进行检测,分析三者之间有差异.并对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联合使用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与仅采用单项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有无明显差异.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和AFU的值明显高于其他癌症组、健康人群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P和AFU联合使用,其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为90%,与单独使用此方法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AFU与AFP对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使用两种检测方法,能提高其阳性率.
作者:韩保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溪黄草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凉血散瘀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湿热泻痢,跌打瘀肿等均取得显著疗效.为进一步加深溪黄草的药效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从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对溪黄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何国增;范文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1 病例资料患儿女性,10岁,因食用蘑菇11h出现频繁呕吐伴稀便数次而入院.患儿因中午食用蘑菇后夜间突然出现恶心呕吐数次,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伴有稀水便数次,家人疑似毒蕈中毒,因同食者有类是症状较轻,并去往当地医院清洗胃液并输液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速来辉南县医院并入本科住院治疗.
作者:于秋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人民医院2009年6月到2011年3月期间的160例急性阑尾炎病患,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记录两组病患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出院时间、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综合费用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6.3±6.1)min和(42.7±8.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术后进食时间、出院时间和并发症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但综合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伤口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永基;宁球;周卓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6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的手术资料,总结手术操作的要点.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2 (15~55 ) min,切除组织宽度平均3.0(2.0~3.7)cm,本组全部患者切割吻合均一次成功,无大出血、大便失禁、吻合口漏、直肠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3 ( 2~7 ) d,术后随访4周~12个月,无复发及吻合口狭窄等.结论 充分认识影响PPH手术效果的因素,注重其细节的改进,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张伟耀;赵象文;汤治平;梁志宏;华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球头硅胶管逆行泪道植管术在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对112例(147眼)行球头硅胶管逆行泪道植管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愈87例(114)眼,好转21例(28眼),无效4例(5眼),治愈率77.6%,好转率19.0%,无效率3.4%.结论 球头硅胶管逆行泪道植管术疗效肯定、易于开展、推广型强,可以作为鼻泪管阻塞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孙广莉;张婧;朱豫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急诊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评分与凝血功能变化关系,为临床提供合理SIRS病情评估,指导治疗.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收集2009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到广西医科大学东院急诊科急诊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者218例,进行评分分组并测定患者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值,比较不同评分分组间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 SIRS 患者的凝血系统指标中,随着SIRS评分升高,PLT和Fg逐渐减少(P<0.01),PT、APTT和DD逐渐延长和增加(P<0.01);SIRS 患者评分与PLT 和Fg含量呈负相关,与PT、APTT和DD 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SIRS凝血功能紊乱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凝血纤溶系统活化指标PLT、PT、APTT、Fg、DD 均可作为反映SIRS 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的参考指标,在SIRS评分基础上结合SIRS患者的凝血功能动态检测,从而更好地进行SIRS病情评估,指导治疗.
作者:李峥;邹鑫森;李其斌;林起庆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高血压合并症,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妊娠高血压等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如何正确的选择药物以及安全合理的用药,是确保患者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门诊药房工作繁忙紧张,调剂时容易产生各种差错.本文分析了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因,提出了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改善环境等防范差错的措施.
作者:申忆文;廉云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当前各级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及处理法制意识不强,管理混乱,投入不足,处理不规范,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及各级医疗机构及相关部分应加强对医疗废物管理相关法规知识的学习,制定合理并切实可行的管理及处理办法,提高医疗废物的管理及处理水平.
作者:吴亚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当前医院药品单剂量调剂(UDD)的管理模式下药师职能转变后的主要工作内容、专业素质要求以及需要掌握的必要技能.方法 建立UDD管理模式下药师职能转变的模式及方法.结果 与结论所建立的UDD管理模式下药师在实践中切实可行,保证了药品调剂的准确性,提高了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张剑;苏兰;徐萍蓉;费小凡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对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期收集到的2例口服避孕药致下肢深静脉血栓不良反应的报告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口服避孕药品的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朱向珺;申素琪;李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高效的抗炎因子,IL-10通过阻断促炎因子、趋化因子等的作用,发挥其抗炎症作用.近研究表明,B细胞中存在对免疫应答具有调控作用的调节性B细胞(Bregs),而能产生IL-10的调节性B细胞(B10细胞)在炎症、自身免疫病等疾病的治疗中都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刘子平;白钰;张朕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在阻断母婴传播、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意义和措施.方法 对64例产前检查HbsAg阳性的孕妇进行产前、产时、产后及出院指导的分阶段护理.结果 64例HbsAg阳性孕妇分娩后的免疫成功率为 93.8%.结论 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是HBV阻断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成功阻断HBV的垂直传播是必要的、可行的,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郝爱琴;王天义;李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不同肺部基础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的差异.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回顾性分析奉新县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不同的肺部基础疾病分为3个组,慢性支气管炎组(40例)、支气管哮喘组(40例)和肺结核(40例),分析比较3个组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气胸分型和治疗转归,并进行卡方的统计学检验.结果 3组的人数、性别、病程等经调整,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3组之间具有可比性.3组在发病诱因和治疗和治疗转归上,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χ2=0.37、0.42,P>0.05),在主要临床表现、气胸分型上,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7.89,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可因为有不同的肺部基础疾病而并发不同类型的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异;但是作为自发性气胸的诱因又与肺部基础疾病关系不大,也没有发现与治疗和转归有明确的联系,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斌;彭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疾疫苗对控制全球疟疾的流行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全球科学家正在研制3种类型的疟疾疫苗:红前期,无性繁殖期,传播阻断期.该文就当前几个重要的候选抗原和疫苗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陈方旭;任权;董禹汐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