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平
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共1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 例,对照组给予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76/80),对照组为80.00%(64/80),两组有明显差异(P <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慢性盆腔炎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洪峰;李从元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法)测定肾炎灵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 色谱柱,流动相为乙睛-水(15 ∶85),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 栀子苷进样量在0.056~1.008μg(r=0.99997)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3%,RSD=1.16%(n=6).结论 HPLC 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肾炎灵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岩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一个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据2002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BsAg流行率为9.09%[1],所以,中国是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研究证实,10%~20%的慢性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5%的慢性患者可进一步演变为肝细胞性肝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高珍朋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深圳市妇幼保健院3 种方案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成本-效果,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婴幼儿肺炎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对A、B、C3 种方案治疗婴幼儿肺炎进行成本与效果分析.结果 3 种治疗方案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成本分别为2852.37 元、2991.69 元、2919.92 元;总显效率分别为87.05%、90.14%、92.14%;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其增加的成本分别为32.76 元、33.19 元、31.69 元.结论 C 方案为治疗婴幼儿肺炎佳方案.
作者:邹嵘;邓少洁;李志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通过分析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只有正确认识护患纠纷的特点,加强护士自身修养,掌握沟通技巧,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完善医院管理,才能构建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刘淑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模式的管理效果及其存在问题,为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本社区200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综合干预和单纯的药物干预.结果 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前有所下降,但综合治疗组下降的更加明显,两组之间的收缩压下降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舒张压的下降值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综合干预可更明显地降低血压,从而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包铭;赵晔;孙飞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凝血试验检测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抽取河南省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80 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分别置于3 支试管中,分别在取血完毕,4h、8h、12h、24h 分离血清,采用普利生C2000-4 血凝分析及配套试剂分别对在室温(20~28℃)进行凝血试验,测得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问(TT),并将这3 个时间段测得的指标进行比较,结合相关文献及临床实际对凝血试验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PTT 在4 h 内,PT 在8 h 内测定的结果与即刻测得的结果无明显差异(P >0.05).而FIB、TT 在24 h 内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凝血试验检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时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标本需在4h 内完成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杨秀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总结了27 例鼻咽部肿瘤的放疗患者经OLYMPUS 电子鼻咽-喉镜引导下植入化疗粒子中人氟安联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和心理护理,术中重视医师与护士的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做好患者饮食指导等,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汪雪梅;陈艳芳;庞激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胎儿窘迫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自2005 年1 月至2009 年12 月149 例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结果 149 例胎儿窘迫的主要相关因素是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羊水因素,母体因素等.结论 胎儿窘迫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旦发生对胎儿和婴儿影响较大,故及时恰当地进行诊断和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袁丽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行政法规中的自由裁量权是国家行政机关对依法管理的相对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在法定权限内单方面给予违法者制裁的权利.就卫生监督工作而言,卫生法律法规在法律责任部分都明确规定了卫生监督机构的行政处罚权.
作者:肖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对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潜在风险防范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内科护理人员51 名进行研究,其中全部为女性,选用预防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并将本管理方法的实施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部环节.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研究人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缺陷在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比较显示,非计划拔管、皮肤压疮、文书书写、违规操作和给药问题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说明预防潜在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对研究人群护理工作投诉比较分析,主要集中在约束问题、护理工作态度和住院费用方面,其中预防潜在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说明管理工作有效地预防了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结论 采用内科护理管理工作对预防潜在风险有较明显的作用.
作者:黄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后护理干预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8 例,年龄62~78 岁,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给予早期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未给予早期系统的护理干预.分别在伤后4、8、12、24 周对2 组患者进行回访,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在8 周、12 周和24 周时,实验组的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后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人肩关节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吴鸿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我科采用中医护理常规行保守治疗.按照制定的中医护理常规,采用辨证施护、情志护理、中医理疗,如腰椎布托牵引的护理、中药熏药、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得到满意疗效.
作者:孙凤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建立汤剂色度、吸光度标准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火候等因素,设计不同水平,制备成相应的汤液,手持式分光测色仪测定吸光度和色度.结果 样品在460nm 的吸光度值比较稳定;1-8 号样品的GRB 颜色中只有蓝色在变化,而且在90~110 范围之内.结论 测定吸光度和色度结果稳定,不仅分析出了颜色的差异,而且得出颜色的差异是由蓝光的数据变化引起,将不容易区分的颜色数据化,因此通过大样本的测定,可以考虑对汤剂建立吸光度、色度标准.
作者:冯晟楠;沈婷婷;张振凌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关节炎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自2007 年6 月至2010 年6 月接诊的52 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调查,研究创伤性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52 例患者随机分为3 组,并析3 组的治疗效果差别;结果中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结论创伤性关节炎的诱因多样,治疗方法也较多,但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中药治疗具有更佳效果.
作者:贺侃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应用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参考.方法 对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2008 年3 月至2009 年12 月收治的58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外科手术进行血肿清除.根据患者的意识障碍分级、出血量、血肿部位等手术指征分别采用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26 例)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32 例)进行治疗.结果 采用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存活24 例,术后生存率92、3%,采用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患者存活29 例,术后生存率90、6%,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采用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4 例,发生率为15.38%,采用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 例,发生率为9.38%,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早期、意识障碍分级Ⅰ~ Ⅱ级的患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适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发病中期、意识障碍分级Ⅲ~ Ⅴ级的患者.结合患者的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刘序斌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评定PTCA 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近期及远期的影响,观察PTCA 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变化.方法 40 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男34 例、女6 例,平均年龄(73.23±8.32)岁(40~78 岁).其中心肌梗死16 例、心绞痛24 例.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分别于PTCA 术前、术后3d、3 个月、6 个月进行左室舒张功能测定,并采用心导管法记录PTCA 术前及术后即刻的左室舒张功能.结果 研究显示PTCA 术前较PTCA 成功后即刻心导管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d 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性意义,而术后三个月、六个月左室舒张功能指标较术前及术后3d 改善明显,以术后六个月为明显,表现为EPV 增加、APV 减少、E/A >1、AETp 缩短、AETp-AET 负值增大(P <0.05).结论 PTCA 能改善冠心病患者远期左室舒张功能,且疗效与时间成正比.
作者:谷素洁;石晓磊;曾明;印红梅;段颖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4 种医院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的顺序逐步分析制剂抑菌活性,根据抑菌活性强弱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进行5 种菌株的回收率实验和4 种控制菌检验方法验证.结果 供试品5 种试验菌回收率均高于70%,控制菌均能正常检出.结论 医院制剂必须按2005 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要求,通过方法验证实验建立合理的检验方法,以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作者:宾驰;颜栋林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①探讨剖宫产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需求,使孕妇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安全地耐受手术,并确保手术成功,术后尽早康复进入母亲的角色.②分享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875 例剖宫产产妇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分析,了解她们的护理需求,并根据需求制订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措施.结论 了解剖宫产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术后及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根据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结合护理需求给予合适的护理,对确保母婴安全,手术顺利实施以及术后康复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熊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患者对医疗卫生需求的提高、法律及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使护士在工作中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与工作压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康复.因此,了解护士工作的压力及应对方式,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引导护士释放和应对工作压力,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将临床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范平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