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患者200例临床观察

房修椢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 痔疮
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痔疮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0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00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PPH组)200例和对照组(单纯外剥内扎术组)20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效果优于单纯外剥内扎术,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心率变异性分析新进展

    心率变异性(HRV)指窦性心率的波动变化程度.以往的心率变异性分析主要是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而非线性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方法,它的目的在于描述RR 间期的动态变化特征.本文系统阐述了HRV 经典分析方法及其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周星彤;周宇政;刘畅;谢明亮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的工作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工作对策.方法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与器械准备,对患者进行优质服务护理及周密的术中护理.结果一年来笔者的护理工作术前访视覆盖率达到98%,经过手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到99%以上,在这期间未发生过一起医疗护理事故及投诉、纠纷事件,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赞誉.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前访视、严谨的工作态度,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是患者手术安全和成功的保障.

    作者:王昕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奇台医院75例带状疱疹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疼痛及皮损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疗效满意,无1例发生后遗神经痛、皮肤感染等并发症,有效率达93.3%.结论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患者加强基础护理,提供细致的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德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2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郯城县重坊镇中心卫生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尺桡骨骨折患者21例,均在骨折后3h~2周内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骨不连、术后感染及桡神经深支损伤,无髓内钉松动、及断裂.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优1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5.7%.结论应用前臂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快,是治疗尺桡骨骨折的良好选择.

    作者:吴兴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钼靶X线摄影结合超声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分析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特点,研究钼靶X线、超声表现和两种方法的联合运用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早期乳腺癌,术前均行双侧钼靶X线检查和全乳腺超声扫描.结果早期乳腺癌X线表现以结节肿块影为主,所占比例为68.0%(34/50),不均匀低回声实性占位是主要的超声特点,所占比例为60.0%(30/50),50病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X线摄片及二者联合应用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41/50)、86%(43/50)、92%(46/50).结论乳腺X线摄片、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诊断时又各有疏漏,应综合考虑,互相弥补.钼靶摄影和超声二者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查期;续晋铭;陆晔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研究生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初步实践——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

    在我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扩招形势下,在研究生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单一导师培养模式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校对导师团队培养模式的初步实践,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中药学专业人才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

    作者:曹艳;陈科力;黄必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抗感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感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对儿科确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多休息,多饮温热水,高热给予降温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抗感颗粒口服,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6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感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起效快、疗效佳、能缩短病程.

    作者:李晓晓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137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的137例患者皆行胃镜检查确诊.且用120例非老年人作对照.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者59例,占43%.胃癌、食管癌34例占24、9%.胃肠道黏膜炎性出血28例,占19.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慢性消化性溃疡占首位,消化道肿瘤占第二位;非甾体消炎药或/和阿斯匹林引为诱因引起出血的几率也很高.

    作者:王毅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贝那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贝那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收集80例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贝那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和未进行治疗,再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的TC、LDL-C、HDL-C及TG进行t检验后,t值分别为8.6、7.4、5.7、6.3,P值均<0.05,即贝那普利+辛伐他汀治疗AMI合并心房颤动后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研究组复发心房颤动合计5例(12.5%);对照组复发者合计16例(40%),将两组患者复发率进行卡方检验后,χ2=7.3,P<0.05,即研究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贝那普利+辛伐他汀治疗AMI合并心房颤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并能降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因此其应用面将会越来越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瑞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5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主要表达CD117(91.4%)、CD33(89.7%)及CD13(74.1%),淋系抗原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也有阳性表达(Ly+ AML),其中CD7表达率高,占22.4%;M3较少表达CD34及HLA-DR.结论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有重要意义,伴有CD7+的AML患者CR率低于CD7-的AML患者.

    作者:陈小卫;毛平;王顺清;许艳丽;谢晓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体检中心存在的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医疗护理纠纷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的难点,有时甚至严重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中心,每日承接各类人员的健康体检达200~300例次,单位时间内人员集中,流量大,而资源设备有限,护理人员的素质,沟通交流障碍,服务观念等都是护理纠纷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列举了在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容易发生的护理纠纷和防范措施.

    作者:皮秀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谈护士心理健康的几点问题

    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医疗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另外,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种种原因,时常发生各类医疗纠纷,或因医疗护理技术差错,或因治疗费用发生冲突,等等.

    作者:魏淑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Herbert螺钉与解剖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采用Herbert螺钉和腓骨远端普通解剖钢板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腓骨远端骨折,比较其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治疗腓骨远端骨折25例,A组使用Herbert螺钉;B组使用腓骨远端普通解剖钢板.A组12例,B组13例,分别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X线片进展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13个月,平均随访9个月,以后一次随访资料作为终评价依据.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Baird-Jackson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erbert钉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相比于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并发症少,早期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双华;丁亮华;方晓辉;樊友亮;王能;凌为其;徐润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ICM-DNA定量检测在浆膜腔积液良、恶性细胞诊断中的应用

    浆膜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体征,可有多种原因引起,寻找鉴别良恶性胸水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近年来DNA图像分析定量检测(ICM-DNA)被应用于浆膜腔积液良恶性细胞的诊断中,并成为鉴别良恶性积液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时念学;李晓梅;许艳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2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措施.方法对25例患儿病情观察、病室环境、饮食护理、吸氧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在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结果 25例患儿出院时咳嗽,气喘及肺部哮鸣音消失.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支气管患儿的康复,减少复发率.

    作者:李丽娟;孔慕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43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行皮牵引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实施皮牵引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4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皮牵引术治疗的护理资料.结果 43例均采用皮牵引.41例痊愈,2例迁延不愈合,平均住院(28.7±6.2)d,3个月~0.5年随访,骨折愈合良好.结论牵引治疗是老年股骨颈骨折常用的保守治疗手段,做好牵引患者的护理对骨折的愈合有重要的意义,是促进早期康复,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丛红卫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血液溢于皮肤、黏膜之下,出现淤点淤斑,压之不退色为其临床特征.常伴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痛和肾炎等症状.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通常采用抗过敏、激素等疗法,但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且毒副作用较大,故中医治疗本病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徐朝晖;沈熔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维奥欣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循证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维奥欣(薯蓣皂苷)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维奥欣治疗脑血管疾病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84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结果显示维奥欣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为[84.9%vs62.4%,OR=5.41,95%CI(3.92,5.01),P<0.01];同时维奥欣可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亦可改善全血高切,低切年度,红细胞比容,血浆年度及纤维蛋白原(P<0.05),并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过程仅有个别病例轻微胃肠功能不适.结论薯蓣皂苷片可显著改善脑血管患者症状,血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质量和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证实.

    作者:张朕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髋关节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髋关节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早期复位,采用Kocher Langenbeck和Smith Peterson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及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0例,优10例、良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75%.结论髋关节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采取早期复位,并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可以提高优良率,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苏世奇;丁玉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治疗的骨折合并脂肪拴塞综合征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43.12±20.43)岁.伤后(48.69±14.34)h出现脂肪拴塞综合征症状,24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紫绀、呼吸频率28~42次/min;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神志淡漠或烦躁、嗜睡、昏迷10例;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的6例例;PaO2<60mmHg24例,ECG实性心动过速23例;胸部X线12例肺纹理增粗,8例肺斑片状影,6例出现典型暴风雪样改变;血红蛋白下降低于100g/L16例;采用以呼吸支持为主综合治疗方法后25例获成功救治,意识障碍 (11.23±3.23) h转清;肺部改变 (7.12±2.12) 天恢复正常;1例因重度休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脂肪拴塞综合征是骨折严重并发症之一,及时诊断,采取综合救治措施以可减少和避免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赵勇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