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疗法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常香萍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分型, 更年安片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分型治疗法在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湘西州民族中医院近2年来收治的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均为女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更年安片,观察组采用中医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相关症状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分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效果确切,指导推广使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137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的137例患者皆行胃镜检查确诊.且用120例非老年人作对照.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者59例,占43%.胃癌、食管癌34例占24、9%.胃肠道黏膜炎性出血28例,占19.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慢性消化性溃疡占首位,消化道肿瘤占第二位;非甾体消炎药或/和阿斯匹林引为诱因引起出血的几率也很高.

    作者:王毅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患者2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痔疮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0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00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PPH组)200例和对照组(单纯外剥内扎术组)20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效果优于单纯外剥内扎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房修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SD大鼠替代家兔行脾切除手术——搭建学生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实践平台的探究

    目的探究SD大鼠替代家兔行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学生搭建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实践平台.方法从SD大鼠行脾切除手术对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难易程度分析其可行性,从实验动物经费、繁殖周期、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临床教学价值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其优越性.结果用SD大鼠替代家兔行脾切除手术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提高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的教学价值.结论 SD大鼠替代家兔行脾切除手术为学生搭建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实践平台具有可操作性,能在外科实验教学中推广.

    作者:刘付海;涂颖;李岳霓;喻萍;杨荣荣;辜丽丹;周瑜;李阳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43例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行皮牵引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实施皮牵引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4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皮牵引术治疗的护理资料.结果 43例均采用皮牵引.41例痊愈,2例迁延不愈合,平均住院(28.7±6.2)d,3个月~0.5年随访,骨折愈合良好.结论牵引治疗是老年股骨颈骨折常用的保守治疗手段,做好牵引患者的护理对骨折的愈合有重要的意义,是促进早期康复,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丛红卫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建湖县颜单中心卫生院糖尿病病患者140例随机分干预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干预组础知识教育、心理指导、饮食健康教育、动健康教育、自我护理指导.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治疗依从性、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健康教育1年后干预组空腹血糖水平(6.03±0.82)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8.12±1.05)mmol/L低与对照组的(7.05±0.87)mmol/L、(8.69±1.04)mmol/L;干预组依从性81.43%高与对照组的45.71% (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及治疗效果的改善,也可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胥传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 8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紫杉醇(TPX)+表阿霉素(EADM)化疗的同时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每天1次,连用7d,3周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单纯使用TPX+EADM化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7.5%,对照组为40.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液毒副反应、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TA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

    作者:阿提阚·卡吾力;艾合买提江·买买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不同剂量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免疫效果的影响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剂量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对787例18~55岁健康人群接种10μg/mL和20μg/mL两种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Bs.在全程免疫1个月后检测抗-HBs阳转率.结果两种剂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检测抗体阳性率P=0.0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层后青年组、男、女组两种剂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中年组P=0.0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人可接种10μg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而中年人接种20μg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可能更佳.

    作者:戚园;杨珏;葛国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131I治疗分化型甲癌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通过对大剂量核素131I治疗分化型甲癌患者的健康教育,探讨护理体会.方法对342例分化型甲癌患者行131I治疗分治疗前心理教育、临床准备、治疗后注意事项和随访4个阶段采用让患者阅读治疗手册、看宣传板报、集体宣教、个别指导等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是实施教育宣教.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系统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对大剂量核素131I治疗分化型甲癌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的帮助患者渡过隔离期,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胡辉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胎儿心脏异常的临床意义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脏及大血管的血流,进一步评估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血管异常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38例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观察左右室流出道、胎儿四腔心、主动脉弓、上下腔静脉长轴、三血管气管、动脉导管弓切及静脉导管切面.结果发现胎儿心脏结构异常13例,非结构性异常14例.通过出生后随访,漏诊房间隔缺损1例,特异性100.0%,敏感性96.4%.结论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异常的产前筛查是准确、可行的,在胎儿期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和减低新生儿病死率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宇毅;吴雅锋;姜霄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 5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主要表达CD117(91.4%)、CD33(89.7%)及CD13(74.1%),淋系抗原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也有阳性表达(Ly+ AML),其中CD7表达率高,占22.4%;M3较少表达CD34及HLA-DR.结论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有重要意义,伴有CD7+的AML患者CR率低于CD7-的AML患者.

    作者:陈小卫;毛平;王顺清;许艳丽;谢晓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04年9月至2010年3月我院1306例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在造影前、中、后进行全程护理,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在正确护理配合下进行检查,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医护患密切配合能大限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使检查获得佳效果.

    作者:刘小红;宁靖;王少梅;施召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人性化护理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情绪状态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情绪状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41例和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模式组)41例,后将两组人员护理前后的HAMA、HAMD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周的HAMA、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情绪状态中的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杨红霞;刘利;李敏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贝那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贝那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收集80例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贝那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和未进行治疗,再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的TC、LDL-C、HDL-C及TG进行t检验后,t值分别为8.6、7.4、5.7、6.3,P值均<0.05,即贝那普利+辛伐他汀治疗AMI合并心房颤动后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研究组复发心房颤动合计5例(12.5%);对照组复发者合计16例(40%),将两组患者复发率进行卡方检验后,χ2=7.3,P<0.05,即研究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贝那普利+辛伐他汀治疗AMI合并心房颤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并能降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因此其应用面将会越来越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瑞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丹红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丹红治疗组(观察组,n=60)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60).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5%葡萄糖液250mL+丹红40mL,静脉滴注,1次/日,疗程均为15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显效率(51.7%),总有效率(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6.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琼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脊柱外科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体会

    骨外科学临床实习的教学内容较多、涉及面也较广,而脊柱外科又是骨外科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理论性、实践性较强,且实习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感到困难.如何增加学生的趣味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脊柱外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是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作者:周建华;谢博遥;刘志梅;张嘉丽;凌云;杨丹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关于医院精神建设的思考

    医院精神的内涵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院宗旨、精益求精严谨从医的科学态度、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廉政廉医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奉献社会的进取精神,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等改变,使医院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医院党政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精心建设医院精神,加强医院精神建设,能够激发医务人员主人翁意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通过领导率先真抓实干、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对环境进行有意识塑造、以患者为中心为提供优质服务等进行医院精神建设.

    作者:周国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2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郯城县重坊镇中心卫生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尺桡骨骨折患者21例,均在骨折后3h~2周内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骨不连、术后感染及桡神经深支损伤,无髓内钉松动、及断裂.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优1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5.7%.结论应用前臂交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快,是治疗尺桡骨骨折的良好选择.

    作者:吴兴刚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医学成人教育考试管理

    本文主要结合医学成人教育考试管理工作实际,分析了医学成人教育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介绍了成人教育考试管理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终达到促进考试管理工作的目的.

    作者:陈汉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Herbert螺钉与解剖钢板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采用Herbert螺钉和腓骨远端普通解剖钢板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腓骨远端骨折,比较其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治疗腓骨远端骨折25例,A组使用Herbert螺钉;B组使用腓骨远端普通解剖钢板.A组12例,B组13例,分别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X线片进展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13个月,平均随访9个月,以后一次随访资料作为终评价依据.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Baird-Jackson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erbert钉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相比于腓骨远端解剖钢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并发症少,早期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双华;丁亮华;方晓辉;樊友亮;王能;凌为其;徐润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的神经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的神经电图特点.方法对50例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进行常规肌电图和神经电图检查,分析其神经电图的异常形式及特点.结果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神经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的下降,个别可伴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轻度减慢,其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未见异常.结论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变多累及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其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轴索变性.

    作者:刘宇琳;叶淑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