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放
外科急腹症是以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腹部疾病.其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一旦诊断延误,治疗方针不当,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死亡.因此,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文仅就外科急腹症诊断及鉴别的临床思考,简要阐述.
作者:郭永胜 刊期: 2011年第32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出现率逐年提高.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其发生率在妊娠妇女中占3%~5%[1].临床分为2种类型,一是既往无糖尿病者妊娠后出现糖尿病,二是糖尿病患者合并妊娠,两者均属于高危妊娠,严重危害母儿健康:对母体而言,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泌尿及生殖系统感染、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等;对胎儿、新生儿而言,易致胎儿畸形、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等.
作者:刘雪枫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立哌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4 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帕罗西汀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每组各32 例,观察8 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 周、2 周、4 周及8 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68.75%,对照组为46.8%.治疗组从第2 周末起HAMD 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立哌唑合并帕罗西汀治疗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较单用帕罗西汀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殷军波;孙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静脉注射10% 的葡萄糖酸钙液是治疗新生儿低钙血症的常用方法,但临床上常出现因各种原因导致静脉注射10% 的葡萄糖酸钙液后出现皮下钙盐沉积,通过对1 例典型病例的护理总结及静脉输注10% 的葡萄糖酸钙临床途径的总结,尽量避免或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了患儿痛苦,减少医患纠纷,使护理工作能顺利实施.
作者:郑华蓉;刘晓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矫正屈光不正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 进行精确的散瞳验光配镜,以遮盖疗法为主,红光闪烁、视刺激疗法、家庭作业为辅的综合疗法.结果 矫正屈光不正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治愈率达71.7%,有效率为96.7%,治疗效果满意.讨论儿童弱视治疗效果与弱视的类型、程度及治疗年龄有关.早治疗是儿童弱视治愈的关键.
作者:张燕;孙春梅 刊期: 2011年第32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常见、多发的骨折,骨折类型复杂,多呈粉碎性,占全身骨折的3%~4%[1].随着社会的逐渐老龄化,骨质疏松人数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由于保守治疗并发症较多,现已基本被摒弃.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干预能使骨折端在无剪力的情况下愈合,大大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降低髋内翻的发生率,从而能获得较满意的功能恢复.同时还可使患者早期活动以及下地,改善生活质量,以达到良好的预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髓外内固定系统出现了很多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坤芳;余永壮;韩春;覃文报;覃浩然;余海龙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枳壳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以固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总黄酮的佳工艺.结果 佳工艺为:用8倍量的50%乙醇,提取3次,每次2h,合并滤液,总黄酮的含量达到30%.结论 本方法简单易行,适合于工业大生产.
作者:王玉金;王宏宇;姜一婧;任广菊;赵晓荣;胡顺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9 例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209 例新生儿黄疸中,围生因素84 例,感染因素68 例,母乳性黄疸42 例,不明原因12 例,新生儿ABO 血型不合3 例.单因素致病106 例,多因素(感染+ 围生因素)致病41 例.治愈171 例,好转24 例,转诊16 例.放弃1 例(合并先天性膈疝).结论 新生儿黄疸病因复杂,注重围生期保健,减少产科异常及母婴感染机会是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关键措施.
作者:陶孝武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对采用酮替芬对患有哮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哮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96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8例.A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沙丁胺醇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酮替芬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进行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后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酮替芬对患有哮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具有安全可靠、见效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一系列特点,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予以适用和推广.
作者:马向荣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通过电话回访,了解院内健康教育院外的效果,完善健康教育的远期效果评价,修正健康教育的偏差.方法 由责任护士或护士长对我科出院后7~10d的患者进行电话联系,按不同病种统一设计好的内容进行回访并记录.结果 72%的患者健康教育有成效,28%患者不遵从健康教育指导.结论 电话回访及时完善健康教育远期效果评价,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且省时省力省财,易被患者和护士接受,切完善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
作者:陈丽容;曾艳;钟琪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对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的方法对患有慢性荨麻疹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抽取76 例在我院就诊的患者有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38 例.A 组患者采用单独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的方法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 组患者额的临床治疗效果与A 组患者比较,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 0.05);两组中有个别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但是未对正常治疗造成影响.结论 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的方法对患有慢性荨麻疹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不会出现特别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位争伟;姜恩林;周燕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治疗时需要从静脉反复多次给药,大多数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可损伤血管内膜,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药物外渗,同时伴有血管痉挛,局部组织供血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严重者漏至皮下可引起局部坏死,不仅影响下一个疗程的治疗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为肿瘤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PICC置管是目前较为先进、简便、安全的输液途径,它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化疗药物所致的静脉炎,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宫熠 刊期: 2011年第32期
1 概述药物性肝病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者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药物性肝病.目前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起药物性肝病.表现有肝细胞坏死、胆子淤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在所有的药物反应中药物性肝损伤占10%~15%,这是一个很值得临床医师重视的问题,医师必须有正确的用药知识,熟悉所用的药物性能和毒性,尽量少用或不用对肝脏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对原发肝病者和老人儿童更应谨慎考虑,用药期间,应定期化验肝功能,作为药学工作者,我们要做到能够指导正确的临床用药.
作者:苑百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2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将治疗组采用中医方法治疗与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65例(63.11%),总有效率95.15%;对照组显效43例(41.74%),总有效率71.8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戈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建立车前子中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车前子总多酚的佳提取工艺.结果 车前子总多酚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
作者:于启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放射治疗是通过射线在生物体内能量的传递,引起细胞结构的损伤,以致将肿瘤细胞杀灭.分体外照射和体内照射法,对有些肿瘤如鼻咽癌、早期或较早期喉癌,单纯放射治疗可达到根治目的 ;对晚期癌症放疗可起到止痛、缓解压迫、改善症状和延长生命的姑息性治疗作用.
作者:王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患者80% 以上采用非手术治疗可治愈,目前非手术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治疗方法.通过研究近十年的文献资料表明,卧床休息、牵引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介入治疗等方法单独或者多种方法结合应用,均取得一定的疗效.本文对非手术治疗近年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宗发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对80 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术后前房出血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9 例患者采取必要的制动休息,配合止血及活血化瘀中西医治疗,及正确体位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除1 例出院后2d,前房再次少量出血外,其余均在出院前治愈,无1 例复发.患者有29 眼(70.7%)出院时视力达0.5 以上.结论 手术前做好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是预防术后前房出血的有效手段,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有利于出血的吸收及视力的提高.
作者:李桂荣;吴学今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4年至2010年收治的47例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右半结肠梗阻病例19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18例,无肠瘘发生,1例行短路手术;左半结肠梗阻28例,行一期切除吻合者17例,行Hartmann术者6例,行短路手术2例,行横结肠造瘘3例,术后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者并发吻合口瘘1例.结论 经过积极术前准备和适当的术中处理,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江宁;杨昕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探讨宫腔镜腹腔镜与COOK导丝联合治疗不孕症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浏阳市人民医院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108例输卵管不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比组54例,对比组为腹腔镜单独诊治、观察组为宫腔镜腹腔镜加COOK导丝联合治疗,对比其结合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疗效,随访2年,记录治疗后的受孕率,对比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比组治疗后的受孕率为54.2%、观察组的准确率为65.4%.结论 宫腔镜腹腔镜加COOK导丝联合治疗不孕症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妊娠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喻丽莉 刊期: 2011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