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齐秀慧
目的 探讨小针刀松解复合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下腰痛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240例确诊为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下腰痛的患者,在X线片定位下,行小针刀关节囊松解及关节周围注射,并行腰脊神经后支阻滞,用VAS评分评估其疗效.结果本组240例,经1个疗程治疗,优186例,良42例,好转6例,差6例,优良率为95%,本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针刀松解配合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是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崔虎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NF -κB 的(CA)基因多态性与2 型糖尿病(T2DM)及其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了140 例T2DM 组和100例健康对照组(CON)NF -κB 的(CA)重复序列的多态性.结果 1、A4 、A5、A7、A8、A9 、A10 为中国汉族人常见等位基因;A9可能为参与T2DM 发病的基因,而A5 可能为避免发生T2DM 的基因.2、发现40 种基因型,正常人群以基因型A4/A5 及A5/A5 为主;T2DM患者以A4/A9 基因型为主.结论 NF -κB 基因在T2DM的易感性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A9(132bp)可能为其致病基因,A5(124bp)可能为其保护基因.
作者:邹伏英;王友莲;何丹;张娜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了采用持续静脉滴注低剂量5-氟尿嘧啶对晚期复发性肿瘤的护理措施.方法 本组80例患者均进行周围静脉置管,用便携式百特泵内装100mL的生理盐水(含3.0g 5-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72h,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并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部分患者出现了消化道以及脉管炎等并发症,在护理人员的正确指导下,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低剂量5-氟尿嘧啶进行持续静脉滴不仅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反复换药,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持续滴注外加合适的护理能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娜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上消化道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此处大量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目前的病死率是10%.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较常见,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的病变引起,只有少数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胃、十二指肠溃疡、不正确的饮食、过度劳累、腹内压急骤增高等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中不正当饮食却是首因.
作者:李文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中药辨证分型加味用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CAG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40例,西药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如果HP阳性,可采取正规HP根除疗法,胆汁反流者服用达喜、莫沙比利等,中药组采用中药辨证分型加味用药加水500mL,煎取300mL,每日1剂,早晚2次服下,1个月为1疗程.结果 治疗1个月进行观察,西药组临床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中药组临床痊愈15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3例.中药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西药组的75.00% (P<0.05).结论 对于CAG把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充分本现了中医辩证论治的思想,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是临床治疗CAG的有效方法,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徐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洗胃中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急需急诊洗胃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5例患者均给予洗胃机洗胃治疗,并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65例患者中,2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未见任何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洗胃过程中给予个性化护理,可顺利完成洗胃,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朴鹤子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对芪参肠泰肠溶胶囊的水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 以组方中五倍子的主要有效成分没食子酸的转移率及提取出膏率为评价指标,用RP-HPLC 测定其含量,采用正交表设计试验法对处方水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水提取工艺条件为按处方比例取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3 次,每次2h.结论 该工艺没食子酸提取率较高,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工艺简便经济,适合于生产.
作者:卢利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它是常见的一种动脉硬化性疾病,是侵及动脉血管内膜的动脉硬化病变,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的、退行性的和增生性的病变,终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窄,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本文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特点、病理改变、临床症状以及诊断、鉴别和治疗浅谈体会.
作者:王兴会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医学新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制问卷收集某医学院1850 名本科新生的一般信息和自觉健康状况、被欺凌情况等资料,并运用改良后的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医学新生的焦虑状况,其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统计方法.结果 该医学院新生焦虑检出率为38.6%,焦虑的影响因素可能是:家庭平均月收入、自觉健康状况、曾在学校或网上被欺凌过;其中自觉健康状况又与性别、生源地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医学院校应当重视新生心理健康,同时关注新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心理阴影等,多关心贫困生、农村新生,使入学教育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作者:黄宇妍;周梅;姜润生;狄亚霞;王婷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的效果及与孕周及治疗时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入院的7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采取期待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孕周及不同治疗时间的产妇的并发症及围生儿的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孕周A组(孕周<32周)及治疗时间A组(治疗时间<48h)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39.28%,50%)高于孕周B组(孕周≥32周)及治疗时间B组(治疗时间≥48h)(20.83%,15.21%),并且孕周A组的死胎发生率(7.1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5%)及病死率(7.14%)均高于孕周B组(0%,8.33%,0%).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期待治疗的治疗效果与孕周及治疗时间长短有关,孕周越长、治疗时间越长,孕妇及围生儿的结局越好.
作者:胡红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对妇科门诊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正确引导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选取自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200例,其中年龄大65岁;小19岁,平均年龄30.4岁.其中有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20例,剖宫产术患者10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进行尿常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肝肾功能、心电、凝血功能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排除呼吸道、泌尿系系统疾病,治疗前对患者体温测量均为正常值,在患者术后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对诊断的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舒适率高,具有显著的意义.结论 通过对妇科患者进行合理和有效的护理减少治疗过程中出现问题,使患者早日得到康复.
作者:周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髋部手术的麻醉方法选择.方法 67例ASA Ⅰ~Ⅲ级接受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94岁,随机分为硬膜外组(E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全麻组(GA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加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观察EA组和CSEA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同时观察3组患者在接受相应麻醉时的舒适度;麻醉前、麻醉后5min、术毕、术后1、4、8、12、24h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术后VAS评分.结果 CSEA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优于EA组(P<0.01).EA组和CSEA组在麻醉操作过程中患处疼痛率明显高于GA组;术中3组生命体征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EA组和CSEA组术中血压、心率均低于静脉全麻组(P<0.05),直至术后12、24h后3组血压、心率差异不显著;3组脉搏氧饱和度差异不显著;EA组和CSEA组VAS评分在术后8h内明显低于GA组(P<0.01),12h后3组VAS评分差异不显著.结论 CSEA和GA用于老年患者髋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优于EA,CSEA和GA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作者:霍为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妊娠与分娩是一个较复杂的生理过程,是一种心理需求,也是一种心理应激,对高龄产妇是一种心理负担.因为高龄妊娠不仅会增加胎儿的危险,同时对孕妇的健康也有很大影响,种种不利因素让高龄孕产妇产生不少担忧,加之非常重视此次妊娠,致使孕妇心理负担过重,影响了孕育情绪.因此,关注高龄初产妇的心理变化,有必要对高龄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满足其心理需求,可以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使之顺利渡过分娩过程,保证母婴安全与健康.做好高龄产妇的心理护理,有着与药物治疗齐同的效能和作用.
作者:刘雪枫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成人寰椎、枢椎及寰枢关节的解剖学特征,探讨寰枢关节内固定手术的前入路术式及其临床要点,为国人寰枢人工关节积累资料.方法 利用42例成人干燥骨学标本进行测量,使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用精度为0.1度的量角器测量角度,分别测量寰椎前弓半长、高度和厚度;前、的高度和厚度;螺钉在枢椎内的长度、上倾角和内倾角;枢椎横突孔的外倾角和后倾角、枢椎椎板的长度、厚度和高度;枢椎体的横径和矢径、枢椎体前方的高度和后方高度.结果 寰椎前弓半长平均为(10.37±4.18)mm,高度(10.05±2.20)mm,厚度为(8.39±1.35)mm;前结节的高度为(10.11±3.22)mm,前结节的厚度(8.06±1.24)mm;前结节与横突孔之间的距离为(25.67±3.15)mm;螺钉在枢椎内的长度为(23.46±3.08)mm;螺钉的上倾角和内倾角分别为(39.17±4.95)°、(39.56±5.07)°;枢椎体的横径和矢径分别为(18.59±3.16)mm、(15.93±3.11)mm;枢椎体前方高度和后方高度结果为(18.51±2.81)mm、(15.08±3.72)mm.结论 寰枢关节前路手术时,螺钉的长度、外偏角和后倾角等都适合国人使用.
作者:于泽;蔡志平;崔成立;董乐乐 刊期: 2011年第33期
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类在遗传学特性和临床表现上具有很大异质性的恶性淋巴瘤.近年来,对DLBCL 的基因表达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基于分子遗传学和免疫学的DLBCL 分型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评估均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本文侧重于对DLBCL 的病因学和与临床治疗、预后分析等相关的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并对一些新近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作者:刘雪瑶;路玲玲;汪洋;朱建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高血压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能够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常见病,多发病,积极恰当的进行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意义重大.钙拮抗剂作为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具有其他药物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介绍了钙拮抗剂的发展及各自特点,其降压优势与临床应用.
作者:蔡晓月;赵英强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减轻护士工作负担,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保证新成立科室护理工作的良性运转.方法 成立工作小组,人性化管理,通过基本技能、专科重点知识、医护协调配合等培训,适时改进创新.结论 通过实时管理,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解决,探索新的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王素萍;游锦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思他宁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临床运用思他宁治疗的58 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结果 3 例合并有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2 例合并脓毒血症转入呼吸内科治疗,其余53 例经治愈出院.结论 思他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通过护患交流与护理,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冯玮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茜草双酯固体分散体中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柱温:室温;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64nm.结果在该条件下,茜草双酯主峰和杂质峰得到很好的分离,低检测限(S/N=3)为0.22ng;茜草双酯溶液在20℃避光条件下放置4h保持稳定.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茜草双酯固体分散体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陈莉;肖若蕾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了自2003年2月至2008年8月的10例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结果 本组LDVT左侧6例,右侧4例.术后早期发生的LDVT有8例,平均发生于术后第9天,另2例术后半年到一年发生.10例均得到彩色B超检查证实,表现为下肢肿胀.本组患者早期用抗凝,溶栓治疗后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LDVT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江晔;华志朋;陈辉 刊期: 2011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