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CD在后循环缺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张涛;齐秀慧

关键词:TCD, 经颅多普勒超声, 后循环缺血, 患者,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TCD(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后循环缺血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仪器采用ORA9900北京欧瑞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2例拟诊为后循环缺血的患者行头颈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脑CT为对照组,对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后循环缺血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进行分析.整理、分析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 经颅多普勒超声与脑CT对8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脑CT.结论 后循环缺血往往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其早期诊断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对其进行的及时治疗和预后,TCD(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后循环缺血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虫草灵芝合剂对肝损伤小鼠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目的 研究虫草灵芝合剂对CCl4 所致的肝损伤小鼠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5 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虫草灵芝合剂的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混悬液造模.以低、中、高剂量虫草灵芝合剂进行灌胃,剂量分别为40、80、160mg/kg.摘眼球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虫草灵芝合剂治疗组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ST、ALT、GGT.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虫草灵芝合剂能够显著减轻小鼠肝损伤的程度.结论 虫草灵芝合剂对CCl4 所致的肝损伤小鼠有明显地保护作用.

    作者:宗序玲;孟国梁;黄金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护理职业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探讨护理职业美的意义,分析业务素质美和职业素质美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士内在美与外在美体现,认为把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美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作者:柳静;张欣荣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中医疗法

    目的 探讨中医疗法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4例术后脱位患者依次采用手法复位,外展中立位小木箱放置固定,内服中药及手法按摩,功能锻炼等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74例,愈合时间15~40d,平均愈合时间27.5d.关节功能评分,90~100分58例,占78.4%,80~89分12例,占16.2%,70~79分4例,占5.4%,优良率96.4%.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致残率.

    作者:王雁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某区食品中沙门菌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 探讨广州市天河区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情况,初步确定易受污染的食品,为防范由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2008 年8 月~ 2011 年7 月以无菌方式定期随机采集广州市天河区6 个食品污染物监测点内的7 类农贸市场的2321 份食品,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统一的沙门菌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7 类食品中均检出沙门菌,食品中沙门菌检出率为7.07%,沙门菌检出率以生肉(11.03%)为高,依次为淡水产品(4.47%)、熟肉制品(1.60%)、速冻米面(1.47%)、熟制食品(0.75%)、生制食品(0.69%)及生食蔬菜(0.51%);检出沙门菌164 株分属6 个群、19 个血清型,以德尔卑沙门菌为高(21.34%),其次是沙拉坚沙门菌.结论 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的食品均不同程度受到沙门菌的污染,以生肉污染严重.因此,我们应加强对畜禽类在屠宰、运输、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和监测,减少沙门菌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柳勤;黄燕;张惠文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HPLC法测定茜草双酯固体分散体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茜草双酯固体分散体中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柱温:室温;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64nm.结果在该条件下,茜草双酯主峰和杂质峰得到很好的分离,低检测限(S/N=3)为0.22ng;茜草双酯溶液在20℃避光条件下放置4h保持稳定.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茜草双酯固体分散体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陈莉;肖若蕾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它是常见的一种动脉硬化性疾病,是侵及动脉血管内膜的动脉硬化病变,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的、退行性的和增生性的病变,终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窄,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本文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特点、病理改变、临床症状以及诊断、鉴别和治疗浅谈体会.

    作者:王兴会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药品说明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的 探讨目前药品说明书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药品说明书中的问题进行归纳、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结论 科学、严谨、规范的药品说明书需要制药企业、药品监管部门、药品使用单位共同关注.

    作者:袁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食管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检测的外科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检测对食管癌辅助诊断及术后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检测348 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术后1 周以及手术1~3 个月的血清TK1 水平,另外加入41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TK1 水平,并对部分术后患者随访12 个月.结果 食管癌患者血清TK1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癌患者手术后1 周,血清TK1 水平明显上升(P < 0.05),而在术后1~3 个月回落,并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 < 0.05);完成对45 例患者12 个月随访,发现术后1~3 个月TK1 水平上升患者复发比例远远大于下降组(P < 0.001).结论 血清TK1 水平反映细胞增殖,连续跟踪结果有利于对食管癌手术治疗效果的辅助诊断,对临床监视肿瘤手术疗效,判断复发风险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赵国红;柳硕岩;杨永;Ellen He;Sven Skog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效果.方法 从抗菌谱、药物浓度、给药方式、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组织体液浓度高、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过敏反应少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结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广泛,导致该类抗生素耐药率增高,不良反应增多,因此必须合理的应用头孢类抗生素.

    作者:肖学秀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鼻咽癌联合放化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用护理手段帮助鼻咽癌患者完成整个放化疗联合治疗.方法 主要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化疗反应护理、放疗反应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 通过有效护理,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稳定的情绪,减轻了放化疗的反应,使44 例患者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得到了认可.结论 临床护士深入了解此类患者心身特点,因人而异做好护理,使威胁癌症患者生命的各种因素降低到低限度.

    作者:廖冬辉;涂晓荣;曾根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寰枢椎及寰枢关节前路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目的 观察成人寰椎、枢椎及寰枢关节的解剖学特征,探讨寰枢关节内固定手术的前入路术式及其临床要点,为国人寰枢人工关节积累资料.方法 利用42例成人干燥骨学标本进行测量,使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用精度为0.1度的量角器测量角度,分别测量寰椎前弓半长、高度和厚度;前、的高度和厚度;螺钉在枢椎内的长度、上倾角和内倾角;枢椎横突孔的外倾角和后倾角、枢椎椎板的长度、厚度和高度;枢椎体的横径和矢径、枢椎体前方的高度和后方高度.结果 寰椎前弓半长平均为(10.37±4.18)mm,高度(10.05±2.20)mm,厚度为(8.39±1.35)mm;前结节的高度为(10.11±3.22)mm,前结节的厚度(8.06±1.24)mm;前结节与横突孔之间的距离为(25.67±3.15)mm;螺钉在枢椎内的长度为(23.46±3.08)mm;螺钉的上倾角和内倾角分别为(39.17±4.95)°、(39.56±5.07)°;枢椎体的横径和矢径分别为(18.59±3.16)mm、(15.93±3.11)mm;枢椎体前方高度和后方高度结果为(18.51±2.81)mm、(15.08±3.72)mm.结论 寰枢关节前路手术时,螺钉的长度、外偏角和后倾角等都适合国人使用.

    作者:于泽;蔡志平;崔成立;董乐乐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不同处理方法在压疮各期应用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压疮通过危险因素的正确评估和积极的预防措施,是可以有效避免发生的.但并非全部,若入院时局部组织已受压达一定时间,组织已有不可逆的损伤;部分患者丧失感觉的部位其营养及循环不良;严重负氮平衡的恶液质患者,营养极度不良,组织修复能力差,也难以避免压疮的发生.无论患者有压疮风险或已发生压疮,选择正确的预防及治疗措施非常关键.它可大大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或缩短压疮创面的愈合过程,促进组织愈合.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减少治疗成本、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及经济负担.达到了护理工作的目标:即减轻病痛、促进康复.

    作者:张晶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实施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前列腺增生症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 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另取20 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同手术方式为对照者,接受传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护士通过对掌握的专业知识把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渗透到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中,注重术前及术后、出院康复指导,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调动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增进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王雪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应用

    高血压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能够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常见病,多发病,积极恰当的进行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患者意义重大.钙拮抗剂作为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具有其他药物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介绍了钙拮抗剂的发展及各自特点,其降压优势与临床应用.

    作者:蔡晓月;赵英强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安全输血的护理过程管理

    输血是临床治疗及急救的重要方法,而安全输血是使患者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临床输血过程中,要保证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护理人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吉林省白城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作为我市唯一一家供血单位,除了供给医疗单位安全血源外,也对市内几家大型医院安全输血做了调查、分析和总结,发现他们共同特点是都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细化过程管理.近3年来,我市临床输血共4650人次,未出现一起输血不良反应和差错.现将几家医院输血管理经验介绍如下,以保证输血安全.

    作者:郑丽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54例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5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观察与护理,重点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相关护理.结果 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关键.

    作者:许志英;刘玉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硒多糖的化学与药理研究进展

    硒多糖以其特有的硒和多糖的生物学活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对硒多糖的化学方面的提取、分离、纯化、分析和药理学方面的生物学活性、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希望对广大从事此方面研究的工作者有所帮助.

    作者:于绍帅;东方;陈明苍;季宇彬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中药辨证分型加味用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中药辨证分型加味用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CAG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40例,西药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如果HP阳性,可采取正规HP根除疗法,胆汁反流者服用达喜、莫沙比利等,中药组采用中药辨证分型加味用药加水500mL,煎取300mL,每日1剂,早晚2次服下,1个月为1疗程.结果 治疗1个月进行观察,西药组临床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中药组临床痊愈15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3例.中药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西药组的75.00% (P<0.05).结论 对于CAG把辩证与辨病相结合,充分本现了中医辩证论治的思想,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是临床治疗CAG的有效方法,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徐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黏膜的损伤及防治

    随着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对胃肠道黏膜的损害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综述有关文献资料,总结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黏膜的影响,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宋家斌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为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必须做好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工作.应从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完善检验的质量分析和实验数据的管理和自我防护等三个方面,合理选择检验项目,提高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检验医学服务.

    作者:赵洪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