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时电子胎心监护的应用

李利莉;孙振涛

关键词:产时, 电子胎心监护
摘要:胎心监护是通过监测胎心率的变化来对胎儿宫内安危进行评价的方法.产时电子胎心监护(EFM)已成为目前常用的胎儿监护方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因学及临床研究进展

    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类在遗传学特性和临床表现上具有很大异质性的恶性淋巴瘤.近年来,对DLBCL 的基因表达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基于分子遗传学和免疫学的DLBCL 分型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评估均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本文侧重于对DLBCL 的病因学和与临床治疗、预后分析等相关的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并对一些新近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作者:刘雪瑶;路玲玲;汪洋;朱建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川芎的有效成分鉴别与含量标准研究

    目的 对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别,并对相应的含量标准进行系统的研究.方法 抽取中药川芎作为研究样品,采用TLC 法对川芎中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别,并采用HPLC 法对其有效成分物质的具体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藁本内酯和阿魏酸,这两种有效成分物质在该药材内的含量分别在1.5% 和0.05% 以上.结论 对中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和相应的含量进行充分了解,可以保证今后的在临床上对该药物进行更加合理更加准确的应用,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使患者的病情在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采用TCL 法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鉴别具有着很强的专属性,且具有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等特点.

    作者:赵文萃;康雪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加强护患沟通避免护患纠纷

    阐述护患沟通在工作中对密切护患关系避免护患纠纷的重要性,根据护患交流的特点和形式,对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时间.加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才能促进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小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食管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检测的外科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检测对食管癌辅助诊断及术后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检测348 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术后1 周以及手术1~3 个月的血清TK1 水平,另外加入41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TK1 水平,并对部分术后患者随访12 个月.结果 食管癌患者血清TK1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癌患者手术后1 周,血清TK1 水平明显上升(P < 0.05),而在术后1~3 个月回落,并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 < 0.05);完成对45 例患者12 个月随访,发现术后1~3 个月TK1 水平上升患者复发比例远远大于下降组(P < 0.001).结论 血清TK1 水平反映细胞增殖,连续跟踪结果有利于对食管癌手术治疗效果的辅助诊断,对临床监视肿瘤手术疗效,判断复发风险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赵国红;柳硕岩;杨永;Ellen He;Sven Skog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体会

    目的 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100例,ASAⅠ~Ⅲ级,年龄65~85岁,术后行PCEA,采用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患者自控镇痛剂量0.5mL/次.监测术后不同时间段的镇痛效果、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所有老年患者48h镇痛效果满意,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轻,生命体征平稳.结论 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行PCEA,镇痛效果确切,适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术后镇痛.

    作者:徐应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结合1 例新生儿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对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疾病,表现为皮肤黏膜受轻微外力摩擦后起疱疹,临床分为三型:单纯性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交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JEB)和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EB),基因突变与本病的发病有关,诊断靠基因定位、透视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检测,基因治疗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临床以对症处理为主.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临床表现较有特异性,临床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

    作者:次仁公布;高吉照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某院门诊药房用药咨询分析

    目的 了解患者用药咨询情况,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法 对我院2008年至2010年1080例记录完整的用药咨询登记进行分析.结果 咨询用药对象集中在老年及儿童患者;咨询的内容主要是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不良反应;咨询的药物种类主要是心脑血管药物及抗菌药物.结论 通过开展用药咨询,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但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作者:黄叶宁;詹瑾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浅谈急诊的护患沟通体会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时的护理体会.方法 在患者来院就诊时运用微笑和温和语言、肢体语言,娴熟的技术、丰富的业务知识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结果 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缓解了护患关系,利于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利于患者治疗.

    作者:祁炳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方案

    在医院管理中,因医改而产生的举证倒置制度,医疗机构在医疗纠纷中负有举证的责任.而病案作为系统地、完整地、真实地记载了医师对疾病的观察、诊断和治疗情况,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医技部门的各项检查结果以及疾病的终转归等情况,作为病人就医过程中的各种医疗记录[1],是各种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始的证明文书,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医院要使自己在诉讼中免于败诉,证明患者的损害结果与自己的医疗行为无关,因此规范病案管理,强化病案管理过程和内容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美羡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HPLC法测定茜草双酯固体分散体中的有关物质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茜草双酯固体分散体中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柱温:室温;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64nm.结果在该条件下,茜草双酯主峰和杂质峰得到很好的分离,低检测限(S/N=3)为0.22ng;茜草双酯溶液在20℃避光条件下放置4h保持稳定.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茜草双酯固体分散体中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陈莉;肖若蕾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护理体会

    催产素是一种垂体神经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巨细胞分泌,经下丘脑-垂体轴投射到垂体后叶,再释放入血.对子宫有较强的促进收缩作用,其药理作用与子宫的生理性收缩相类似.临床上主要用于催生引产,产后止血和缩短第三产程.静脉滴注催产素用于引产,能减少滞产和催产,尤其是高危妊娠如能在适当时候应用催产素终止妊娠,可显著降低母婴患病率及围生期病死率.如使用不当则发生严重后果,如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产道严重损伤、产后出血、甚至会发生过敏性休克[1].为此,笔者总结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体会如下.

    作者:王庆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支架外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支架外固定+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 对64例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行清创腓骨钢构内固定,胫骨超踝关节支架外固定.结果 64例均获随访,平均12~16个月,根据Helfer制定标准,优21例,良31例,可10例,差2例.结论 支架外固定+有限内固定不失为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孙家麟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儿科急诊护理中的风险管理

    急诊科是每个医院抢救生命的第一站,而儿科急诊又具有发病急促,病情变化快,来势凶猛的特点,因此,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我们根据儿科急诊常见易患因素,采取了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护理安全和服务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就医安全.

    作者:于桂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报道我科自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共158例肿瘤患者采用深静脉穿刺行化学治疗效果.方法 为32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52例股静脉穿刺置管,74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结果 本组158例一次性穿刺成功142例,2次或多次穿刺成功16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肿瘤化疗患者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能够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进行血液动力学检测,指导诊断及治疗并能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作者:徐石闻;朱敏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注射隆乳术后不良16例分析

    聚丙烯酰胺凝胶(PAHG)注射隆乳术国内临床应用十余年,因其方法简单、痛苦小、短期效果好、不留瘢痕而风行一时,但随着并发症的不断出现,要求处置的患者逐年增加,我院本科近6年来收治此类患者1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自飞;刘洪涛;李亮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门诊患者治疗用药研究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科医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门诊患者用药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中国11个城市33个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医师对BPH患者用药情况调查.结果 在单用药物治疗中,北方城市5-α还原酶抑制剂单用采用率(28.2%)大于南方城市(22.4%);但α-受体阻滞剂(8.1%)和中药植物制剂(5.4%)低于南方城市α-受体阻滞剂(16.4%)和中药植物制剂(7.9%).在联合药物治疗中,北方城市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采用率(55.0%)大于南方城市(41.6%);但中药植物制剂与α-受体阻滞剂或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采用率(3.3%)小于南方城市(11.7%).随着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增加,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采用率也增大.结论 本研究对BPH患者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可能会为BPH诊疗提供参考.

    作者:吴楠;孙健;张秋桂;孙振球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小针刀松解复合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针刀松解复合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下腰痛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240例确诊为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下腰痛的患者,在X线片定位下,行小针刀关节囊松解及关节周围注射,并行腰脊神经后支阻滞,用VAS评分评估其疗效.结果本组240例,经1个疗程治疗,优186例,良42例,好转6例,差6例,优良率为95%,本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针刀松解配合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是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崔虎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产时电子胎心监护的应用

    胎心监护是通过监测胎心率的变化来对胎儿宫内安危进行评价的方法.产时电子胎心监护(EFM)已成为目前常用的胎儿监护方法.

    作者:李利莉;孙振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灯盏花素对促进四肢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 ①分析灯盏花素对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②分析使用灯盏花素与使用丹参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差异.方法将四肢骨折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以两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以两周为一疗程,均连续使用三个疗程,每一疗程结束后摄X 线片.结果 在肿痛消失时间、骨痂生成两方面:灯盏花素组和丹参组相比,差异显著,P < 0.05.结论 本临床研究发现灯盏花素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更能促进骨痂的形成,加快骨折的愈合.

    作者:李遐方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无头盆不称并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2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 芬太尼镇痛,观察并监测两组产妇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末梢氧饱和度(SpO2)、镇痛效果(采用VAS 评估)以及新生儿Apgar 评分等.结果 两组产妇两个产程BP、HR、ECG、SpO2 以及新生儿Apgar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舒芬太尼组两个产程VAS 评分明显低于芬太尼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起效快,镇痛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不良反应少且不影响产程,镇痛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德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