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规范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的做法与体会

凌彩坚

关键词:神经内科, 危重患者, 床头交接, 方法, 质量
摘要: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易引发医患纠纷.危重患者的床头交接的意义在于直视下对患者、治疗、护理的等信息和责任的转接,其交接质量直接关系患者的安全、护士的责任.在民众法律意识、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的形式下,严格规范交接是必然结果.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60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间期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间期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韦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麻醉手术期间输胶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后血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麻醉手术期间输液对腰-硬联合麻醉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妇科及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于入手术室开始静脉快速输入乳酸林格液500mL,继以5~6mL/(kg·h)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B组于入手术室开始静脉快速输入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北京费森公司)500mL,继以5~6mL/(kg·h )继续输入乳酸林格液;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情况.结果 A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为20%,B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为3.3%.A组血压下降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期间输入一定量的液体可有效预防麻醉后血压下降,而输入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北京费森公司)等胶体对于预防麻醉后血压下降要比输乳酸林格液效果好.

    作者:李先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金黄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 制备金黄膏制剂,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 ,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以中药姜黄、大黄等十味制备金黄膏;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金黄膏中大黄和黄柏成分的鉴别;选择34例患者,治疗3d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金黄膏性质稳定,各项检测均满足制定标准.选择皮肤疮疡肿毒病例,经观察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1.2%.结论 金黄膏性质稳定,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作者:高静华;袁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药剂科制约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提高的瓶颈因素

    目的 为解决目前医院面临不合理用药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归纳并分析数省市数十家大中型医院药剂科管理状况,总结药剂科制约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提高的瓶颈因素.结果 一线药品调剂人员素质、中西药品并用核查空白、一线药品调配工作量、知识更新、医院药师定位、开展临床药学或药师下临床等工作等问题可能是药剂科制约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提高的瓶颈的主要因素.结论 这些因素不仅长期制约着我国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作者:江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年龄相关性视辐射功能减退的磁共振DTI各向异性研究

    目的 通过定量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中部分各向异性(FA)值的减低来评价成人视辐射随年龄增长的功能减退区域.方法 选取18~75岁健康志愿者40例,按年龄分为5组,第1组18~35岁8例作为对照组,第2~5组分别为36~45岁,46~55岁,56~65岁和66~75岁,每组人数均为8例,分别行DTI检查后,对得到的FA图通过SPM2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得到各组的FA值减低区域分布图.结果 与第1组比较,第2组出现右侧视辐射FA减低区,第3组出现双侧视辐射FA减低区,范围较第2组略扩大,第4、5组与第1组比较双侧视辐射均出现FA值减低区,范围明显扩大.各组FA值减低的程度随年龄增长逐步加深.结论 成人视辐射FA值随年龄的增长出现了区域性减低,并逐渐加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作为无创性检查,对评价视辐射的正常功能退化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洪梅;张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规范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床头交接的做法与体会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易引发医患纠纷.危重患者的床头交接的意义在于直视下对患者、治疗、护理的等信息和责任的转接,其交接质量直接关系患者的安全、护士的责任.在民众法律意识、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的形式下,严格规范交接是必然结果.

    作者:凌彩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3例全麻人工流产术后苏醒谵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全麻人工流产术后出现苏醒谵妄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13例全麻人工流产术后出现苏醒谵妄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 13例苏醒谵妄的受术者经过对症处理后,符合门诊麻醉离院标准后允许出院.结论 术前注意筛查高危人群,避免诱因可降低苏醒谵妄的发生率.术中术后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有利于患者痊愈.

    作者:沙文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1例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000U皮下注射,口服辛伐他汀,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7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LDT、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郑善国;吴丹;石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活血化瘀自拟方治疗紫癜性肾炎伴高凝状态4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自拟方对紫癜性肾炎伴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紫癜性肾炎伴高凝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例用活血化瘀自拟方,同时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26例单纯用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并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治疗组治疗后此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或P<0.01),并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或P<0.01).结论 加用活血化瘀自拟方能够很好地改善肾病患者的高凝倾向,显示出中药作用的持久性.

    作者:刘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严重胫腓骨开放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21例严重胫腓骨骨折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肌皮瓣转移治疗体会.方法 均行手术治疗,骨折复位后用拉力螺钉固定,连接外固定装置,将腓肠肌内侧肌皮瓣转移到胫前缺损处.结果 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此种手术治疗方法 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夏中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4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中位年龄56.7岁,主要发生于胃和小肠,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和消化道出血.术前9例诊断为间质瘤,2例获得病理确诊;40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12例复发再次手术;4例高度恶性患者术后口服格列卫靶向药物治疗;平均随诊3.5年,其中4例死亡.结论 间质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性,术前确诊率低,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确诊率,目前手术切除是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将成为今后治疗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作者:张正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外科手术治疗骶骨肿瘤的研究综述

    目的 骶骨肿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手术的难度和风险较大,受到了国内外医疗工作者的重视.方法 本文就骶骨肿瘤治疗的诊断、手术方法 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分别进行综述.结果 根据骶骨肿瘤患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术间和术后需要认真控制并发症,才能得到较满意疗效.结论 外科手术虽然对有些肿瘤达不到根治的目的 ,但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并为其辅助治疗创造条件.

    作者:解笑宸;韦良臣;辛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1例2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术前、术中用多种方法 使眼压逐渐下降后,进行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6~12mo,22眼中有17眼术后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能控制在21mmHg(1mmHg=0.133kPa)以下,4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19眼视力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应当机立断进行手术治疗.只要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精心操作,术后精心护理,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是必要、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怡寒;刚怡;王莹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B超在计划生育服务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讨论B超在计划生育服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B超对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在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进行检查及治疗的育龄妇女共592例.结果 带宫内节育器331例、意外怀孕36例、宫内节育器下移及脱落10例、带器怀孕4例、子宫肌瘤105例、附件囊肿44例、盆腔炎58例.结论 B超应用计划生育服务中设施简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值得在计划生育服务中推广应用.

    作者:和桂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64例膀胱造瘘术后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预防膀胱造瘘术后因膀胱冲洗、留置尿管等因素造成的泌尿系感染.方法 选择64例膀胱遣瘘术后患者通过系统护理至拨管出院,拨管前做尿常规检查及尿培养.结果 64例患者未发生1例院内泌尿系感染.结论 及早预防膀胱内出血,控制冲洗的速度和温度,减少置管时间、冲洗时间,增加饮水量及尿量,及早进行排尿功能及张力性膀胱的训练,有效地控制了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作者:翟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留置导尿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留置导尿并发症主要有导管伴随性感染、尿道损伤、膀胱功能损伤、导尿管表面结晶形成、患者角色适应不良.对策:合理有效的预防尿路感染和结晶,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减少膀胱功能损害,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生活质量.

    作者:张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高血压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如果患者血压长期控制不好,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或过早死亡.而全面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必须连续服药,掌握好药物的剂量.

    作者:刘玉秋;赵桂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7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134例酒精性脂肪肝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用凯西莱治疗,2例因药物反应中止治疗观察;对照组62例,使用甘利欣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在统计学上具有可此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其影像学、GGT、TG改善较明显,有明显差异(p>0.05);而ALT两组均改善,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 凯西莱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一种有效方法 .

    作者:王玉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人硬膜外麻醉下脉搏氧饱和度的监测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已较广泛地使用于临床麻醉监测,但对其用于老年人硬膜外麻醉的报告不多.本文观察65岁以上老年人硬膜外麻醉应用脉搏氧饱和度仪连续监测麻醉中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6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成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胶体溶液对人体白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补充血容量常用的人工胶体为羟乙基淀粉(HES)和明胶(MFG),这两类胶体对稳定血容量和改善血流动力学的积极意义已有公认,但对人体免疫细胞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国内较少报道.

    作者:关兴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