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胜;杨兴明;于慧娟;周晓宁
目的 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再次手术的腹腔粘连情况.方法 对2006~01~2009~01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既往有改良新式剖宫产史,新式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因妇产科疾病再次开腹181例病例进行术中观察并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腹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轻,粘连发生率低,与新式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粘连轻,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次之,新式剖宫产术重.
作者:孙晖;路国香;闫红霞;石凌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同时,切不可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二者同属管理科学范畴与意识形态,既存在着本质差异,在诸多方面又相互融通.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对提升医院管理内涵,促进医院和谐发展意义深远.
作者:邹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000例 (1000只眼) 白内障施行标准巩膜隧道切口行超声礼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 术后1天、1周、2周、1月、3月以上矫正视力0.6以上者分别是801只眼 (80.1%),845只眼 (84.5%)867只眼 (86.7%),954只眼 (95.4%),987只眼 (98.7%),术后发生刀口漏水6只眼 (0.60%),继发青光眼5只眼,占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提高明显,具有切口小,不缝线,操作简便、术后反应轻、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怡寒;王莹莹;刚怡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各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术后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方面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弥补了传统手术的多项不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比较科学的方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何颜英;张凤霞;曹伟胜;李春梅;黎国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更好的发挥口服降糖药物的疗效,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资源浪费,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 对各类降糖药联合用药及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注意事项的总结.结果 和结论系统的论述,总结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药师明了对患者用药交代时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李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探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护理方法.本文对98例患儿分别进行物理和 (或) 药物降温的护理,预防和治疗高热惊厥的护理,常规基础护理.提示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护理非常重要,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岐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苘麻子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石油醚为溶剂,用索氏提取器连续回流提取法,提取苘麻子油脂再用滴定法进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测定.结果 苘麻子油脂为13.6%,其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为7.0%.结论 该法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仪器和试剂,可作为苘麻子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白淑珍;徐玉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革兰阴性(G-)杆菌标本来源,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 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各科送检标本做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3165株G-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1122株(35.45%)、不动杆菌705株(22.27%)、铜绿假单胞菌540株(17.06%)、肺炎克雷伯菌255株(8.06%)、阴沟肠杆菌339株(10.71%),其它G-杆菌204株(6.45%).其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59.05%).所分离菌种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扭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左氟沙星耐药率较低,依次为4.08%、20.28%、24.45%、33.65%、38.01%、40.19%.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4.31%.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G-杆菌分离自呼吸道、菌种分布以大肠埃希菌和不动杆菌属为多,耐药菌株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需引起重视.
作者:朱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与低氧血症的关系.方法 60例肝硬化患者(HC),30例健康人(HS),用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氧分压,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结果 肝硬化患者组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肝硬化患者血清NO含量正常组血氧分压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NO含量异常升高组,且与健康对照组无昱著差异.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NO含量升高可能是引起低氧血症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玉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网状组织系统的恶性肿瘤,对人体危害较大,淋巴结外好侵犯扁桃体、咽、胃肠道、骨髓、中枢神经系统等处.辽宁省建平县医院收治1例淋巴瘤浸润骨髓致乳酸脱氢酶异查常升高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立平;郭秀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5年来收住的962例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梗死后出血与大面积梗死、合并房颤、高血压、既往中风病史、年龄、高血糖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病前是否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口服抗凝剂,病后是否使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等无关.结论 对大面积梗死、合并房颤、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宜密切动态观察,注意梗死后出血的可能,及时复查头颅CT/MRI以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刘晶;李玉云;王大鹏;姜岩;徐洪旋;包金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对轻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焦虑症状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方法 对100例轻型颅脑外伤焦虑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加心理干预内容.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展开测评,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实验组焦虑症状缓解有效者21例,对照组焦虑症状缓解有效者7例,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合适的心理干预对缓解和改善轻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焦虑症状有显著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雪贞;李秋平;张群英;刘娟;何月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和抢救的主要产所,手术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异常情况下如能尽早发现和抢救,对疾病的转归有着直接影响,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毫不懈怠的工作态度,对患者病情细致观察,并做出正确判断,配合医生及时给予治疗和合理的护理,是治愈患者的主要保证.
作者:杨宗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不同方案的抗菌素药物防治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感染的经济效果差别.方法 南涧县人民医院2年,外一、外二两个科室150例行阑尾炎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左氧氟沙星联用替硝唑组,头孢曲松钠联用替硝唑组.两组均在手术前30min给药.术后连继2d用药.采用药物经济学小成本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成本低的为左氧氟沙星联用替硝唑组.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用替硝唑组是基层医院两种方法中佳的防治方案.
作者:陈品银;周崇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治疗,治疗组40例,每日服用双环醇片75mg;对照组40例,每日服用护肝片12片,均连续用药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结果 疗程结束两组血清氨基转移酶均下降,治疗组更为显著 (P<0.05,P<0.01).结论 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生物学效应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禹萌;耿晓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荟萃方法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和维普全文电子期刊及ovid (1966至2009)、Medline (1966至2009年)、EMBAS (1994至2009年)、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辅以手工检索发表及未发表的有关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随即对照试验,以Cochrane推荐的RevMan4.3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比值比作为效应合并量.结果 共纳入4个随即对照试验 (RCT),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以治疗后有效率 (静脉造影复查溶栓>50%) 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观测指标,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和对照组相比合并比值比分别是[OR 7.97 95%Cl (2.23,28.44)]和[OR 6.60 95% Cl (1.85,2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本项荟萃分析为基础,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静脉再通率的提高程度所获益处不足以抵消出血率的升高,对其疗效尚不能得出后结论.
作者:王建设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总结了对6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健康教育的内容两个方面.认为健康教育可以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系统,使受教育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付兆珍;曾任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龄妊娠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分娩的高龄孕妇(≥35岁,高龄组)318例及同期非高龄孕妇4202例(<35岁,非高龄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妊娠合并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早产、胎死宫内)及分娩期并发症(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畸形,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发病率情况比较.结果 高龄组妊娠期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龄是一高危因素,其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增加,对母儿有不利影响.
作者:闫红霞;孙晖;路国香;石凌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持续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UA)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32例UA病人,首先按初始剂量1μg/kg.min-1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入.治疗期间若有心绞痛发作,则剂量由1μg/kg.min-1增加至3μg/kg.min-1;大至5μg/kg.min-1,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及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32例UA患者开始用药后48h内与用药前48h比较,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平均心绞痛长持续时间缩短,其中16例患者在用药开始后48h内未再发作心绞痛;治疗后24h和48h心电图缺血性表现明显改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肌耗氧量指标降低;出现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低血压、1例头痛和1例胃肠道反应,经处理后均恢复.结论 静脉输地尔硫卓不稳定心绞痛提供了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
作者:李云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35例脑卒中后遗症,进行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与同期35例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评定疗效,显效患者23例,占65.7%;有效患者6例,占17.1%;无效患者6例,占17.1%,总有效率82.9%.对照组显效患者14例,占40.0%;有效患者8例,占22.9%;无效患者13例,占37.1%,总有效率62.9%.两组间总有效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廖远碧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