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实践中探索医患沟通新规范

杨富松;陈彦章;张秉坤

关键词:沟通, 医患关系, 探索
摘要: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新诊疗技术的开展应用,医疗费用不断增加,人们对健康水平要求的提高以及对疾病预后、功能康复等存在过高的期望等因素,造成医患关系不断恶化,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在各地纷纷卜演性质恶劣的医闹事件,对正常医疗活动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严重阻碍医学科学的健康发展.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医患之间沟通小深入、不规范是重要凶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医院近年来在临床实践和医院管理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院校研究生医学英语的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中医院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掌握深厚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能够跟踪国内外新进展,进行中医药创新性研究.而跟踪国内外新进展就必须掌握医学英语,这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张玉峰;叶坤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采供血机构血清标本新保存管理模式的探讨

    对采供血机构(以下简称血站)现行的血清标本保存方式进行对比总结,探索一种更合适的血清标本保存管理模式.

    作者:梁志豪;梁丽华;廖扬勋;李结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兔视网膜挫伤后视网膜神经上皮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

    目的 观察免实验性视网膜挫伤后视网膜神经上皮不同时段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特点,以期进一步了解视网膜挫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无眼疾大白兔42只,随机分组为挫伤后1h组、3h组,1d组、3d组、7d组,14d组和正常对照组;以重击法制备兔眼视网膜挫伤模型,致伤能量约为2.87 J(E=mgh);于规定时间段处死受试免.摘除眼球并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QP-4在视网膜神经上皮的表达情况.结果 受试各组家免视网膜神经上皮均有AQP-4表述;与对照组相比较,AQP-4表述在视网膜挫伤后各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伤后1h组即高于对照组(P<0.05),3h组明显升高,24h组AQP-4表达强.3d组AQP-4表达明显下降,挫伤后7d组表达下降更为明显,14d组AQP-4表述仍高于对照组(P<0.05);各个挫伤组AQP4表达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兔视网膜挫伤后视网膜神经上皮AQP-4表达迅速升高;推测AQP4是挫伤后视网膜水肿病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机制.

    作者:付群;师学伟;李爽;王志玉;任芳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内科患者排斥患服问题探究

    本文针对内科住院患者排斥患服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与分析.我们对120例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有关患服情况的问卷调查,其中质量、颜色、男惠服款式及清洁等情况比较受惠者满意,而尺寸、薄厚、女患服款式、新旧及平整等则反映较差,有患者不确定或认为患服没有经过消毒处理,有患者不确定或是认为穿惠服会被收取费用等诸多问题.综合调查结果显示.住院患者对患服的评价较低,应对惠服的尺寸、薄厚、新旧程度及平整度等进行改进;护士应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对惠服的排斥心理.

    作者:蔡运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2008年某院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2008年感染患者中分离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07年的判断标准对1122株临床分离株作药敏试验.结果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栓出率分别为48.6%和83.5%.绝大多数葡萄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丁敏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0.9%,37.6%和31.6%.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5.0%,而鲍曼不劝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细菌耐药性问题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威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性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性的传播非常重要.

    作者:屈春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脂肪乳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建立脂肪乳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鲎试验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 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TAL)对不同批号的供试品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确立脂肪乳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 三批脂肪乳注射液稀释至2倍时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无干扰作用,结果准确可靠.结论 所建立方法检查脂肪乳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可行.

    作者:李雪兰;黄新兰;翟艳;赵爱华;叶红芳;陈琴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风险管理因素的分析,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达到控制或降低手术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 列出手术室常见风险种类:如错误的手术惠者、错误的手术部位、异物遗留在体内、用错药物、输错血、电灼伤或烧伤、坠床、术中低体温、锐器损伤、院内感染等风险及危害,针对性地制订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风险教育与预防,有效地减少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 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管理及防范,是提高手术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

    作者:李洪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患者出现的应激障碍,进行家属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干预.结果 通过随访发现惠者的应激障碍得到很大改善,甚至已经消除,效果明显.结论 应用相关护理措施,能够消除患者紧张心理,疗效满意.

    作者:肖烨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罗格列酮联合克罗米酚治疗PCOS-IR不孕64例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罗格列嗣联合克罗米酚治疗PCOS-IR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64例PCOS-IR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予口服罗格列酮联合克罗米酚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促排卵药克罗米酚(CC)治疗.连续治疗7个疗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7个疗程后观察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性激素水平,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排卵率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流产率比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克罗米酚治疗PCOS-IR不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显著提高了排卵率、妊娠率,降低了流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霞;蒋凌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进展状态综述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人类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其病理损害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脑卒中、闭塞性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及肾功能表竭等重要生命器官的病损,是目前人类的重要致死、致残原因之一.本文就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对临床实践有所指导.

    作者:王梦芝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并发症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可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及偏盲等.重度颅脑损伤以紧急抢救、纠正休克、清创、抗感染及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肺部并发症是颅脑损伤的主要并发症,密山市农垦牡丹江分局中心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99例,其中发生肺部并发症102例,发生率为34%,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延英;陈伯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多耐药结核病157例临床分析

    目的 临床分析多耐药产生的相关因素,为今后能更好的防治多耐药结核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57例初治及复治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药物敏感试验至少2种耐药者,通过对多耐药的种类与频率、产生耐药的原因,既往累计用药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多耐药产生主要原因是间断不规律用药、初次化疗未满.其次为不合理用药、原发多耐药、规律用药完成疗程.结论 多耐药结核病的产生直接影响结核化疗的疗效,是多耐药结核菌的重要传染源,必须采取早发现、早干预、以提高多耐药结核病的治愈率.

    作者:陈俊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刍议病区护士长与科主任的工作配合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管理中基层的管理者,是病房或护理单元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完成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业务技术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1].大庆市第四医院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所以病区护士长的角色应是科主任的助手,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协助主任处理好某些行政工作,为科室的发展想办法,提建议,当好科主任的助手.作为病区护士长,与科主任如何共事协调配合,完成好科室的医疗护理等各项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赵立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应用米非司酮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30例临床观察

    2007至2008年宽甸县中心医院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6-28周妊娠患者30例,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谷凤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路径、吻合位置、吻合方法等手术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1月至2009年5月食管癌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患者42例,设为病例组;按1:2比例随机抽取同时期食管癌术后未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患者84例,设为对照组.应用卡方检验,分析手术路径、吻合口位置、吻合方法、术后有无其他并发症等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弓上吻合术后肺部并发症概率高于弓下吻合(P<0.01),经食管床路径术后肺部并发症概率低于经主动脉弓前路径(P<0.01),术后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概率增高(P<0.01).结论 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与多种因素有关.弓上吻合、经弓前路径等手术方式合并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后肺部并发症概率增高.采用经食管床路径,减少术后乳糜胸、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减轻肺挫伤,可以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吕德胜;龙煊;姜振杰;岳世昌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在实践中探索医患沟通新规范

    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新诊疗技术的开展应用,医疗费用不断增加,人们对健康水平要求的提高以及对疾病预后、功能康复等存在过高的期望等因素,造成医患关系不断恶化,医患冲突愈演愈烈,在各地纷纷卜演性质恶劣的医闹事件,对正常医疗活动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严重阻碍医学科学的健康发展.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医患之间沟通小深入、不规范是重要凶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医院近年来在临床实践和医院管理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杨富松;陈彦章;张秉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口服中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判断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的一些疑难症在应用中药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治疗结果令人瞩目.因此,中草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应用中药治疗疾病,患者一般认为是安全、无副作用的,但殊不知,在应用中药的过程中,也有因应用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的一面,还有的即使使用得当,但对特除体质的人,也会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口服的不良反应,轻则很快出现临床症状,重则中毒迅速死亡[1].因此,对口服中药后不良反应的预测和观察至关重要.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了一下几点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建英;王玉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广藿香中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进展

    对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的挥发油部分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质量控制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广藿香现有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作者:王吉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菲律宾光坦纪念医院护理学院护理教学方法评价

    介绍了菲律宾著名护理学院MHCN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试考核方式,通过与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模式进行比较,就我国的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刘丽琼;苏银利;潘翠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承担着全院手术患者的治疗工作,其环境比较特殊且具有责任重大、工作繁忙、紧张、生活无规律等.这些都是影响护士健康的危险因素.

    作者:雷慧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