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梅;王娟;张国艳
目的 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抗茵药物应用状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方法 对2007年至2008年5月检查收集的病历1831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14%;合理866份,占89%;不合理107份,占11%.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郑淑敏;魏培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患者输血前5项血液传染指标的检查为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方法 为了解输血传染原因,我院对2020例输血前患者血液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1/2、梅毒抗体5项血液指标检测,并与2020例健康体检者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2020例输血患者ALT异常(>40 U/L)占11.3%,HBSAg阳性率为9.5%,抗HCV阳性率为0.2%,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3%,抗HIV未检出.结论 输血前患者5项血液传染病指标阳性明显高于同期健康体检者,因此,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染指标的检测对减少和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患纠纷,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都有重要意义[1].
作者:刘阔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临床对抗生素不适当或不适量使用亦愈发严重.今天,抗生素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药物之一,能否被人们合理应用,是影响其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之使用得当,则其对细茵等微生物特有的抗茵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如果临床医师对抗生素的药理机制、适应证和禁忌证缺乏了解或模糊的,片面的认识,就可能在临床上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抗生素.
作者:谭弘;白雪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方法 我院通过提供舒适环境、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规范输液流程、输液前做好沟通交流、提高输液技术水平、加强输液巡视把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具体落实到门诊静脉输液的各个环节中.结果 使用医院制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调查人员直接发给患者及家属,当场收回,发放400份,收回384份,有效率96.0%,结果 满意率为97.5%.健康教育的覆盖率为95.O%,知晓率为87.5%,同时护理纠纷、投诉现象较过去明显减少.结论 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护士的整体素质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季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我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单病种惠者和非单病种患者实际补偿比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我院新农合单病种患者与新农合非单病种患者出院总费用、实际补偿费用作比较.结果 新农合单病种患者出院报销的实际补偿比高于新农合非单病种患者.结论 新农合单病种定额收费能够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控制不合理收费,提高农合患者实际补偿比,使农合患者受益程度大化.但是,在目前条件下,仍需要总额预付制等其他支付方式作补充.
作者:赵艳;李丽萍;赵圆圆;张丽君;赵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匙刮术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尿道内尖锐湿疣6例,其中3例位于尿道舟状窝,2例位于中尿道,1例位于中后尿道,6例均采用尿道膀胱镜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再进行匙刮术治疗.结果 2例经1次治疗痊愈,3例2次治疗痊愈,1例3次治疗痊愈,术中痛苦较轻、出血少、尿道组织损伤轻微,术后恢复快.结论 匙刮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是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良好治疗手段.
作者:钟永平;王永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通过合理的家庭式的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合理使用及保管等家庭式治疗措施针对不同分型的糖尿病患者所产生的疗效.方法 以110例14~65岁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分为试验组(n=56)和对照组(n=54).两组予以药物治疗同时实验组辅以饮食控制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及药物合理化等家庭式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不同分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予以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家庭式应对治疗后,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徐文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精氨酸加压素治疗新生儿重度休克的临床疗效,探索精氨酸加压素治疗休克的机制.方法 将本院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间收治的新生儿重度休克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进行常规的呼吸支持、扩容纠酸、对症支持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不同的是在实验组加用精氨酸加压素静脉点滴,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使用精氨酸加压素后与对照组比较血压,尿量、脉搏、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血尿素氮P>0.05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用小剂量的精氨酸加压素治疗新生儿重度休克效果不明显.
作者:陈华琴;郭青云;刘郴州;刘东;黄碧茵;关浩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饮用橘皮水促进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病例102例,实验组50例,术后6h开始饮用橘皮水;对照组52例,术后常规观察惠者首次排气情况.结果 实验组50例,术后24h内首次排气者30例,占60%;术后36h内首次排气者13例,占26%;术后48h内首次排气者7例,占26%.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为27.6h.对照组52例,术后24h内首次排气者10例,占19.2%;术后36h内首次排气者16例,占30.7%;术后48h内首次排气者26例,占50%.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为38.9h.结论 妇科子宫切除术后饮用橘皮水,有助于肠功能的恢复,使首次排气时间缩短,并可减轻腹胀.
作者:杨秀芳;王娟;胡士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进行输液的场所,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加强门诊输液室的管理,对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医护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输液室护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整个声誉,对患者的康复也有很大的影响.现就如何加强门诊输液室管理及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浅谈如下.
作者:张秀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前,由于麻醉,剖宫产手术技术的提高,输血的进展,抗菌素的应用,又受到围生医学,优生学,计划生育学等方面的影响,剖宫产的病死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均大大降低,剖官产术已代替了困难的阴道助产手术,因此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再次剖宫产率亦随之升高.改良式剖宫产术(下腹横切口)临床亦已推广应用,二次剖官产时接触下腹横切口较多,本文通过对167例二次剖宫产病历资料分析,探讨下腹横切口剖官产术式的利弊.
作者:张慧;张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的X线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儿科成立以来,分析60例经临床证实的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结果 肺门影增大46例;肺纹理增强54例;局限性肺气肿20例;心缘和横膈改变9例;大病灶或节段性病灶7例;小病灶即浅淡小絮片阴影29例.讨论新生儿肺炎的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肺纹理增强,局限性肺气肿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陈发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和聚凝胺技术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在6108例次试验中两法均检出7例阳性,结果 一致.结论 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重复性好、过程标准化,标本用量少,结果 易判断、可长时间保存等优点.
作者:张珍娥;蔡细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肾脏闭合性损伤惠者的密切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对68例肾脏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9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手术治疗7例.平均住院38d,随访3~24个月,未见并发症.结论 加强对闭合性肾损伤的观察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是治疗肾脏闭合性损伤,促进疾病康复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颖;孟宪文;刘秀丽;张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大部分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而乱用药的现象时常发生,导致血糖得不到及时控制,从而引起多种并发症,使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危急生命.
作者:陈如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热毒消颗粒的清热、止咳作用.方法 观察热毒消颗粒对巴豆油致炎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及氨水致咳实验对小鼠咳嗽潜伏时间和咳嗽次数的影响;酵母发热实验对大鼠体温的影响;采用体外抑菌实验评价热毒消颗粒的抑茵作用.结果 热毒消颗粒可显著抑制大鼠发热,减轻巴豆油致炎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时间和减少咳嗽次数,对黄金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秦丽惠;李梅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多发生在产后2h内,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因此,加强妊娠期、分娩期,产后期的护理,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对母子健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意义.
作者:冀艳新;张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伤口后加康复新液湿教下肢感染伤口的效果.方法 随机分2组,观察组32例.采用40℃ 0.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伤口加用康复新液湿敷伤口,对照组23例单用4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伤口,外敷无茵纱布或开放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21d后创面分泌物消失30例(93%)、结痴25例(81%),总有效率96%.对照组分别为19例(82%),结痴18例(78%),总有效率82%,2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伤口加康复新液湿敷,与单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伤口相此,可提高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温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针对我院儿科患者流量大,输液人数多,护理强度大的特点,2004年10月,我科与山东威高医疗集团共同开发了适合多组(两组以上)输液的双叉式输液器,经过4年的临床应用,到2008年9月,儿科已使用双叉式输液器10万余只,其快捷、高效、安全的优点得到了护士及患者家属的一致认可.双叉式输液器经过我院各临床科室的推广应用,护士普遍反映良好.现介绍我科在使用双叉式输液器中的一些体会.
作者:孙桂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内固定方法 选择.方法 本组75例,男性63例,女性12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8.2岁.据骨折不同类型,应用股骨髁支持钢板、动力髁部螺钉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此类骨折.结果 获随访61例中优21例,良28例,一般10例,差2例,优良率80.3%.结论 动力髁部螺钉、逆行交锁髓内钉在治疗A,B、C1型骨折优于股骨髁支持钢板.髁支持钢板适用于各型骨折,在治疗C2、C3型骨折中优于动力髁部螺钉和髓内钉.
作者:王小辉;赵春爽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