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红
通过对现阶段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补偿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补偿体系的医院多样有效的政府补偿支付手段、建立合理的公立医院价格制定方法 、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 等.
作者:袁汇亢;曾岳兴;周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前,由于麻醉,剖宫产手术技术的提高,输血的进展,抗菌素的应用,又受到围生医学,优生学,计划生育学等方面的影响,剖宫产的病死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均大大降低,剖官产术已代替了困难的阴道助产手术,因此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再次剖宫产率亦随之升高.改良式剖宫产术(下腹横切口)临床亦已推广应用,二次剖官产时接触下腹横切口较多,本文通过对167例二次剖宫产病历资料分析,探讨下腹横切口剖官产术式的利弊.
作者:张慧;张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症状群,目前仍然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及早发现和治疗是近年临床研究的课题,它对减少胎儿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通过合理的家庭式的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合理使用及保管等家庭式治疗措施针对不同分型的糖尿病患者所产生的疗效.方法 以110例14~65岁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分为试验组(n=56)和对照组(n=54).两组予以药物治疗同时实验组辅以饮食控制治疗、运动疗法、血糖监测及药物合理化等家庭式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不同分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予以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家庭式应对治疗后,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徐文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患者输血前5项血液传染指标的检查为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方法 为了解输血传染原因,我院对2020例输血前患者血液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1/2、梅毒抗体5项血液指标检测,并与2020例健康体检者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2020例输血患者ALT异常(>40 U/L)占11.3%,HBSAg阳性率为9.5%,抗HCV阳性率为0.2%,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3%,抗HIV未检出.结论 输血前患者5项血液传染病指标阳性明显高于同期健康体检者,因此,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染指标的检测对减少和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患纠纷,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都有重要意义[1].
作者:刘阔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实施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表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将249例慢性心力表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慢性心力表竭的护理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下列护理干预:健康指导、心理护理,饮食干预,药物指导、运动干预、减少诱因、出院指导,应用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HL评分)入选时和治疗6个月后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在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维度干预前无差异,观察组干预后各维度记分下降,生存质量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实施护理干预在改进慢性心力表竭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曹美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对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方法 ,总结80例小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病灶大小、部位有关,良性小脑梗死预后好,占位性小脑梗死预后差.结论 小面积小脑梗死预后好,大面积小脑梗死应积极治疗,必要时手术引流.
作者:陈东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回顾总结了建立和管理帐篷ICU的经验,为今后突发灾害事件应急处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玉莲;郭建英;陈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护理纠纷就是指患者或其亲属与护理人员之间围绕护理服务而产生的争执.护理纠纷,不同于医疗纠纷,也不同于医疗事故.护理与患者之间纠纷有时虽然难以避免,但我们还是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调整好护理患者间的关系做出努力,营造和谐护理环境,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凌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热毒消颗粒的清热、止咳作用.方法 观察热毒消颗粒对巴豆油致炎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及氨水致咳实验对小鼠咳嗽潜伏时间和咳嗽次数的影响;酵母发热实验对大鼠体温的影响;采用体外抑菌实验评价热毒消颗粒的抑茵作用.结果 热毒消颗粒可显著抑制大鼠发热,减轻巴豆油致炎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时间和减少咳嗽次数,对黄金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秦丽惠;李梅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影响结核病控制项目患者规律抗结核治疗的因素,以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 应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不规律抗结核治疗的项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喷目患者规律服药治疗因素.结果 136例不规律服药治疗患者中,初中文化以下86例,占63.24%;60岁以上患者79例,占58.09%;知晓程度较低的惠者67例,占49.26%;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56例,占41.17%;在治疗期间,乡、村级督导员对患者督导次数不足53例,占38.97%;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36例,占26.47%;外出打工21例,占15.44%病情较重者23例,占16.91%.因此,影响患者规律服药因素主要与患者受教育程度,年龄、结核病知晓情况、药物的不良反应,外出打工、督导员督导情况、经济状况及病情等相关.结论 加强结核病的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增强患者的结核病防治意识;加强肺结核患者督导管理,落实督导员的督导行为,加大县级医师对乡、村级医师和患者双方的督导,真正执行直接面视下的短程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服药治疗的规律性,确保项目惠者治愈率达到85%以上.
作者:罗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0~6岁儿童住院患者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分析.方法 对500例0~6岁疑似支原体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鉴定及对11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阿齐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氛沙星,司帕沙星、壮观霉素).结果 支原体对11种药物敏感性较高的是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壮观霉素,对药物耐药较高的是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结论 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壮观霉素敏感性分别高于克扭霉素、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结果 表明:由于肺炎支原体药敏结果 各地均不完全相同,对肺炎对原体感染,应尽量做培养对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朱洪艳;应彩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高龄初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定期产前检查及培训并预约在我院分娩的高龄初产妇70例孕期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围生期护理.结果 通过90.0%掌握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一般医学知识,全身心地进行分娩准备;91.4%的孕妇认识到过分焦虑恐惧会加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并能保持愉快心情,消除不必要的担心,16例因社会因素原拟剖宫产经过护理干预而转为自然分娩.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5.7%.结论 重视对高龄初产妇孕期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加强围生期护理监护支持,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郑晓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针对我院儿科患者流量大,输液人数多,护理强度大的特点,2004年10月,我科与山东威高医疗集团共同开发了适合多组(两组以上)输液的双叉式输液器,经过4年的临床应用,到2008年9月,儿科已使用双叉式输液器10万余只,其快捷、高效、安全的优点得到了护士及患者家属的一致认可.双叉式输液器经过我院各临床科室的推广应用,护士普遍反映良好.现介绍我科在使用双叉式输液器中的一些体会.
作者:孙桂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低钾血症临床特点、护理措施、病情观察和出院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低钾血症诊治、护理措施,病情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 63例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良好,无1例死亡.结论 成功的对63例低钾血症进行了治疗和护理.
作者:郑艳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院从2001年3月至2006年9月,经X线钡餐造影发现胃扭转15例,同时对15例胃扭转的临床x线表现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和掌握胃扭转的基本临床与X线特点,从而进一步加强对胃扭转的认识,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孟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其中医院起着重要的作用[2].面对危及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既要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又要与相关部门配合,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控制、预防等工作.因此,医院的应急机构和第一线临床医务人员的正确应对处置,对减少事件危害程度可起到关键性作用.为完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就我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队伍建设进行探讨.
作者:欧忠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抗感颗粒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记录3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用药前以及用药后1~3d的临床症状,以评分法判定疗效并加以比较.结果 使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为84.4%.结论 好医师抗感颗粒可较显著的改善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可作为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药物的良好选择之一.
作者:孙明霞;钟佑采;吴惧;周文智;胡文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进行输液的场所,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加强门诊输液室的管理,对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医护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输液室护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整个声誉,对患者的康复也有很大的影响.现就如何加强门诊输液室管理及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浅谈如下.
作者:张秀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四川汶川大地震绵阳震区妇产科急诊急救工作的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性总结工作记录、临床资料,分析地震期问妇产科急诊急救工作中的特点,发现成绩、寻找不足.结果 在临时搭建帐篷及临时工作区域内完成妇产科急诊宫外孕手术、急诊分娩、急诊剖宫产手术.结论 作为灾区以及紧邻北川重灾区的大型医院,灾害发生第一时间的快速反应极为重要,应根据妇产科专业特点制定灾害救助可操作的应急预案,注重妇产科急救专业队伍建设及急救专业培训.
作者:张耀;王亮;孙敏;王丹;舒小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