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血前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刘阔叶

关键词:血液传播指标, 医院感染, 医患纠纷
摘要:目的 患者输血前5项血液传染指标的检查为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方法 为了解输血传染原因,我院对2020例输血前患者血液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1/2、梅毒抗体5项血液指标检测,并与2020例健康体检者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2020例输血患者ALT异常(>40 U/L)占11.3%,HBSAg阳性率为9.5%,抗HCV阳性率为0.2%,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3%,抗HIV未检出.结论 输血前患者5项血液传染病指标阳性明显高于同期健康体检者,因此,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染指标的检测对减少和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患纠纷,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都有重要意义[1].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输血前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患者输血前5项血液传染指标的检查为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方法 为了解输血传染原因,我院对2020例输血前患者血液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1/2、梅毒抗体5项血液指标检测,并与2020例健康体检者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2020例输血患者ALT异常(>40 U/L)占11.3%,HBSAg阳性率为9.5%,抗HCV阳性率为0.2%,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3%,抗HIV未检出.结论 输血前患者5项血液传染病指标阳性明显高于同期健康体检者,因此,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染指标的检测对减少和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患纠纷,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都有重要意义[1].

    作者:刘阔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温热植物油涂抹按摩佐治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是因受寒、早产、感染、缺氧等多种因素引起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以低出生体质量儿多见.该病是新生几时期死亡常见原因之一.我院儿科对新生儿硬种症的治疗除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 (保暖、复温、纠正酸中毒、预防感染、供氧、药物治疗)外,加用温热植物油涂抹硬肿局部加按摩的方法 佐治新生儿硬肿症,促进了硬肿的消退,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25例温热植物油涂抹按摩佐治新生儿硬肿症的方法 介绍如下.

    作者:钟银连;童炎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探讨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方法 我院通过提供舒适环境、保持良好的护士形象、规范输液流程、输液前做好沟通交流、提高输液技术水平、加强输液巡视把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具体落实到门诊静脉输液的各个环节中.结果 使用医院制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调查人员直接发给患者及家属,当场收回,发放400份,收回384份,有效率96.0%,结果 满意率为97.5%.健康教育的覆盖率为95.O%,知晓率为87.5%,同时护理纠纷、投诉现象较过去明显减少.结论 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护士的整体素质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季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如何推进和谐医院建设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卢国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新时期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人文素质是护理人员必备的素养.因此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环节上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显得日趋重要.通过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人文素质,可以很好地将人文素质教育和护理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培养是护理实习生实习的重要内容,带教老师必须言传身教.

    作者:马青;王晓娟;胡潍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残胃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近36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残胃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好发于吻合口或其附近的黏膜;组织学分化差,发现时多数已属中、晚期;根治术后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 胃良性病切除术后10年左右开始定期胃镜检查是发现残胃癌的有效方法 ,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 ,病期及根治性切除是决定残胃癌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董文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防治

    支气管痉挛是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导致通气阻力增加,临床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常伴有心率过快、甚至心律失常,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CO2蓄积和缺氧,严重者导致死亡.支气管痉挛是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69%~0.8%[1],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气道平滑肌异常,小气道内径减小、异常的自主神经支配,正常的气道防御机制损害和一些生物化学介质释放有关[2].本文对近年来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防治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二次剖宫产167例临床分析

    目前,由于麻醉,剖宫产手术技术的提高,输血的进展,抗菌素的应用,又受到围生医学,优生学,计划生育学等方面的影响,剖宫产的病死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均大大降低,剖官产术已代替了困难的阴道助产手术,因此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再次剖宫产率亦随之升高.改良式剖宫产术(下腹横切口)临床亦已推广应用,二次剖官产时接触下腹横切口较多,本文通过对167例二次剖宫产病历资料分析,探讨下腹横切口剖官产术式的利弊.

    作者:张慧;张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漫谈中药的规范与标准化

    中药来源复杂,品种混乱标准低、质量差、不规范,应该予以重视使其标准化和规范化.

    作者:杨晓风;郭效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探讨

    妊娠高血压综合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症状群,目前仍然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及早发现和治疗是近年临床研究的课题,它对减少胎儿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特大地震后帐篷ICU的建立与管理

    回顾总结了建立和管理帐篷ICU的经验,为今后突发灾害事件应急处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玉莲;郭建英;陈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卫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新的形势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学生的政治思想、社会观念、道德品质等方面要适应新形势下的发辰变化和要求,必须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来完成.

    作者:马井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

    目的 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内固定方法 选择.方法 本组75例,男性63例,女性12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8.2岁.据骨折不同类型,应用股骨髁支持钢板、动力髁部螺钉及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此类骨折.结果 获随访61例中优21例,良28例,一般10例,差2例,优良率80.3%.结论 动力髁部螺钉、逆行交锁髓内钉在治疗A,B、C1型骨折优于股骨髁支持钢板.髁支持钢板适用于各型骨折,在治疗C2、C3型骨折中优于动力髁部螺钉和髓内钉.

    作者:王小辉;赵春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生儿肺炎的X线诊断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的X线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儿科成立以来,分析60例经临床证实的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结果 肺门影增大46例;肺纹理增强54例;局限性肺气肿20例;心缘和横膈改变9例;大病灶或节段性病灶7例;小病灶即浅淡小絮片阴影29例.讨论新生儿肺炎的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肺纹理增强,局限性肺气肿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陈发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我院门诊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用药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抽样处方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共抽查江西景德镇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5月门诊处方1200张,人均用药品种2.8种,平均每张处方药费为131.5元.其中217张的处方使用了针剂,544.张使用了抗菌药物,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总数的83.08%,通用名的使用比例为98.98%,不合格处方246张,不合理用药处方141张,书写缺陷处方158张.结论 执行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管理,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亚非;张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支链氨基酸在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在手术、刨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危重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质代谢亢进,分解代谢增强而出现负氮平衡.支链氨基酸(BCAA)具有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抑制蛋白质分解的作用,它的应用有助于纠正危重患者的负氮平衡.本文研究富含BCAA的肠外营养液对外科危重患者在营养状况和临床转归方面的影响.

    作者:白山;殷响;张奇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补偿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现阶段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补偿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补偿体系的医院多样有效的政府补偿支付手段、建立合理的公立医院价格制定方法 、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方法 等.

    作者:袁汇亢;曾岳兴;周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地震后的思考:床旁实验仪器应成为检验应急重要设备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8万多同胞罹受灾难.作为抗震救灾前线一支重要的救援力量,灾区医院和全国派往灾区的医疗队,都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暴露出医疗救援队伍在交通阻断、通讯中断等极端条件下,机动能力差及保障装备较落后等问题.

    作者:邓文斌;陈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门诊输液室工作向技术服务型转变的探讨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进行输液的场所,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加强门诊输液室的管理,对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医护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输液室护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整个声誉,对患者的康复也有很大的影响.现就如何加强门诊输液室管理及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浅谈如下.

    作者:张秀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热毒消颗粒的清热止咳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热毒消颗粒的清热、止咳作用.方法 观察热毒消颗粒对巴豆油致炎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及氨水致咳实验对小鼠咳嗽潜伏时间和咳嗽次数的影响;酵母发热实验对大鼠体温的影响;采用体外抑菌实验评价热毒消颗粒的抑茵作用.结果 热毒消颗粒可显著抑制大鼠发热,减轻巴豆油致炎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时间和减少咳嗽次数,对黄金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秦丽惠;李梅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