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出生体量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丁爱红

关键词:哮喘, 出生体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出生重量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 收集1988年至1998年出生的,有10年的详细医疗记录的人群纳入研究,我们以出生体质量、年龄、妊龄、母亲妊娠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和出生地作为因素,用泊松回归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不同因素对小儿哮喘的影响.结果 超重儿哮喘发作的风险要大于正常体质量儿(相对风险为1.18);其他增加哮喘发作风险的因素还包括性别,低收入和出生地.结论 超体质量儿是小儿哮喘的风险因素.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冲和散原料药材致敏性分析

    冲和散为泉州市正骨医院一骨科特色制剂药品种,已有三十几年的临床用药经验,在临床骨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用药过程中有少部分患者发生敷用冲和散后发生迟发性变态反应为主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红肿,皮疹、瘙痒等刺激反应,经停药、服用抗组胺药物和外擦炉甘石洗剂后,皮肤不良反应可痊愈.为探索此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本文对冲和散处方药味成分进行考察,试图找出冲和散原料药材方面的致敏物.

    作者:谢莎莎;周晓兰;程晋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从护理纠纷谈医患关系的矛盾与统一

    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护理纠纷就是指患者或其亲属与护理人员之间围绕护理服务而产生的争执.护理纠纷,不同于医疗纠纷,也不同于医疗事故.护理与患者之间纠纷有时虽然难以避免,但我们还是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调整好护理患者间的关系做出努力,营造和谐护理环境,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凌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证.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共同标志,久病引起多个系统的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临床绝大数为2型糖尿病,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起病缓慢,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或缺如,不能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欠佳,日久易引起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失明、肢端坏疽等严重并发症.又因有些患者对胰岛素有抵抗心理,故我院临床自2006年以来用肠溶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干预调节治疗3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迟慧艳;刘雪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输血前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患者输血前5项血液传染指标的检查为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方法 为了解输血传染原因,我院对2020例输血前患者血液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1/2、梅毒抗体5项血液指标检测,并与2020例健康体检者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2020例输血患者ALT异常(>40 U/L)占11.3%,HBSAg阳性率为9.5%,抗HCV阳性率为0.2%,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3%,抗HIV未检出.结论 输血前患者5项血液传染病指标阳性明显高于同期健康体检者,因此,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染指标的检测对减少和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患纠纷,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都有重要意义[1].

    作者:刘阔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病率为0.2‰~0.5‰,男女之比3~4:1[1],手术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传统手术方法时间长,操作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行经肛天性巨结肠根治术100例,此术式不需要开腹,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良好.

    作者:王惠亭;王海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计数误差原因分析

    血液分析仪(HA)是目前临床血液一般检查常用的检测仪器,在临床检验中取代了繁锁的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临床检验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对于大批量的体检,然而仪器检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检测结果与实际临床不符,也给医师的诊断带来困难,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有怀疑的结果应作手工操作核对后才发出报道,为此,我参考了一些资料,对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文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怎样书写护理文件及其意义

    1护理文件书写的重要性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特别是医患纠纷的逐渐升级,使在医院担负着繁重抢救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尤其是医务人员中的弱势群体一护士更是如履薄冰,甚至有可能为一句无意的话语伤害了患者而成为被告.

    作者:刘亚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分析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临床对抗生素不适当或不适量使用亦愈发严重.今天,抗生素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药物之一,能否被人们合理应用,是影响其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之使用得当,则其对细茵等微生物特有的抗茵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如果临床医师对抗生素的药理机制、适应证和禁忌证缺乏了解或模糊的,片面的认识,就可能在临床上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抗生素.

    作者:谭弘;白雪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防治

    支气管痉挛是由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导致通气阻力增加,临床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常伴有心率过快、甚至心律失常,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CO2蓄积和缺氧,严重者导致死亡.支气管痉挛是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69%~0.8%[1],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气道平滑肌异常,小气道内径减小、异常的自主神经支配,正常的气道防御机制损害和一些生物化学介质释放有关[2].本文对近年来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防治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探讨

    妊娠高血压综合证,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症状群,目前仍然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及早发现和治疗是近年临床研究的课题,它对减少胎儿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爱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维生素、水、电解质紊乱,目前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的第三大非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不能彻底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后选择出院回家继续治疗.因而,掌握糖尿病的家庭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韩蕾;刘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对高龄初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

    目的 探讨对高龄初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定期产前检查及培训并预约在我院分娩的高龄初产妇70例孕期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围生期护理.结果 通过90.0%掌握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一般医学知识,全身心地进行分娩准备;91.4%的孕妇认识到过分焦虑恐惧会加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并能保持愉快心情,消除不必要的担心,16例因社会因素原拟剖宫产经过护理干预而转为自然分娩.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5.7%.结论 重视对高龄初产妇孕期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加强围生期护理监护支持,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郑晓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如何做好门诊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宣教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大部分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而乱用药的现象时常发生,导致血糖得不到及时控制,从而引起多种并发症,使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危急生命.

    作者:陈如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内镜下鼻中隔偏曲伴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

    鼻中隔偏曲为鼻科常见的器官畸形.它不仅有损于人的面部容貌,且严重影响鼻腔功能.如影响鼻窦及鼻腔的正常引流,引发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1].

    作者:柴玉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在临床护理带教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新时期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人文素质是护理人员必备的素养.因此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环节上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显得日趋重要.通过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人文素质,可以很好地将人文素质教育和护理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培养是护理实习生实习的重要内容,带教老师必须言传身教.

    作者:马青;王晓娟;胡潍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700例男性不育病因分析

    男性不育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证,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占育龄夫妇的10%~12%[1],环境污染,工作紧张、性传播疾病等因素都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男性不育的致病因素,现将我院男科门诊1999年至2007年的3700例男性不育病例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罗胜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63例低钾血症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低钾血症临床特点、护理措施、病情观察和出院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低钾血症诊治、护理措施,病情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 63例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良好,无1例死亡.结论 成功的对63例低钾血症进行了治疗和护理.

    作者:郑艳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残胃癌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近36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残胃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好发于吻合口或其附近的黏膜;组织学分化差,发现时多数已属中、晚期;根治术后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 胃良性病切除术后10年左右开始定期胃镜检查是发现残胃癌的有效方法 ,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 ,病期及根治性切除是决定残胃癌预后的关键因素.

    作者:董文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汶川地震绵阳灾区妇产科急诊工作总结分析

    目的 总结四川汶川大地震绵阳震区妇产科急诊急救工作的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性总结工作记录、临床资料,分析地震期问妇产科急诊急救工作中的特点,发现成绩、寻找不足.结果 在临时搭建帐篷及临时工作区域内完成妇产科急诊宫外孕手术、急诊分娩、急诊剖宫产手术.结论 作为灾区以及紧邻北川重灾区的大型医院,灾害发生第一时间的快速反应极为重要,应根据妇产科专业特点制定灾害救助可操作的应急预案,注重妇产科急救专业队伍建设及急救专业培训.

    作者:张耀;王亮;孙敏;王丹;舒小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45例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以临床病历分析为基础.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45例和稳定性脑梗死患者45例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进展性脑梗死的多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例数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组,血脂、血管狭窄、血糖也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血脂,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感染、消化道出血、忧虑、精神紧张等也是相关因素.

    作者:苏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