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调查分析

李心国;许正国

关键词: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调查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6月至12月的门诊各科处方2000张,根据药品说明书和参考有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资料,对抗菌药物处方中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 共审计处方2000张,抗菌药物处方共有1254张,不合理处方共300张,不合理处方分别存在适应证掌握不严、用药起点高、不合理的配伍、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溶媒使用不合理等情况.结论 临床抗菌素不合理用药率偏高,应引起重视,临床医师要提高自己的合理用药水平,同时药师也应加强监管.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新时期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士长的管理要求提出了新的标准.护士长作为医院管理中基层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护士长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管理质量的优劣和护理水平的高低,护士长的思想品质、行为举止、自身索质和形象对护理管理的成绩,组织的凝聚力都产生重大的影响.

    作者:刘亚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意识障碍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意识障碍的原因.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COPD急性加重期伴意识障碍惠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意识障碍发生率为17.5%(42/240),原因构成肺性脑病27例、低渗性脑病7例、脑梗死4例、药物引起4例;42例意识障碍治疗后35例好转出院,死亡7例:肺性脑病4例、低渗性脑病2例、脑梗死1例.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意识障碍发生率较高,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应仔细寻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作者:赵宏宾;郭东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比较

    近年来,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所致感染受到普遍重视.本文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对我院及省妇幼保健院261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进行了检测,从而对两种方法进行研究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艳华;余启华;谭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间歇性空气加压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间歇性空气加压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行骨科大手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于术后使用间歇性空气加压预防深静脉血栓,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出院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果 试验组发生2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发生12例,发生率为40%,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空气加压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上显示出有效的趋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严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联系实际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高校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浅见

    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点,高校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则在于能否联系实际,引起学生共鸣.班主任作为处于高等教育前线上的学生工作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他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使高校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努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更要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作者:马井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紫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紫草为紫草科多年生革本植物,药用其根,含有多种萘醌类化合物.本文对紫草的资源、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刘力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肛周脓肿诊疗中的应用

    肛周脓肿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性感染,部位在肛门内的肛管和直肠交界处,感染菌主要是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我院近2年来用GE LOGIQ-7彩色多普勒高频探头(8~10HMz)及腔内探头(8~10HMz)相结合来进行检查,并经临床手术证实30例,其中5例有肛瘘.认为超声检查在肛周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叶文琳;陈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肱骨近端骨折22例临床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为临床常见多发性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多数经过保守疗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制动而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但对于存在移位倾向的不稳定性骨折,多数学者认为应手术治疗.在微创技术日益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我们对2000年2月至2006年4月间得到随访的2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冯丹;张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本组应用依达拉奉与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文华;金雪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6月至12月的门诊各科处方2000张,根据药品说明书和参考有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资料,对抗菌药物处方中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 共审计处方2000张,抗菌药物处方共有1254张,不合理处方共300张,不合理处方分别存在适应证掌握不严、用药起点高、不合理的配伍、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溶媒使用不合理等情况.结论 临床抗菌素不合理用药率偏高,应引起重视,临床医师要提高自己的合理用药水平,同时药师也应加强监管.

    作者:李心国;许正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p16基因上游序列与急性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结合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p16基因上游序列-869bp中是否含有核基质结合元件,并分析p16基因上游序列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组与对照组内与核基质蛋白结合的情况.方法 DNA-蛋白质杂交(Southwestern blot)技术.结果 p16基因上游序列与核基质蛋白的结合在急性白血病组与对照组间存在差异.结论 p16基因外显子1 α上游869bp片段可以与核基质蛋白结合,表明该片段存在MAR序列,对p16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急性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成分的改变影响其与p16基因外显子1α上游869bp片段MAR序列的结合,提示核基质蛋白成分的改变可能抑制P16基因的表达,促进急性白血病的发生.

    作者:马鸿雁;孙玲;梅舜喜;王一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管理

    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手术室担负着对患者进行手术和急危患者的抢救任务,所以,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术患者的预后和医院的医疗效果,因此,手术人员必须树立严格的消毒隔离观念并认真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才能有效地防止疾病传播,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陈素华;丁慧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功血80例临床报道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治疗功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80例功血门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经治疗一疗程后,痊愈66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 治疗功血时,采用中西药辨证施治,标本兼治,收效满意.

    作者:姜水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SDF-1/CXCR4生物学轴与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综述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危及肿瘤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控制肿瘤转移是决定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

    作者:燕霞;孙红;王献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宫颈上皮内瘤50例LEEP术前后的病理比对分析

    目的 探索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诊断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方法对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行LEEP治疗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切除后病理检查,并确定病理诊断分类,统计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LEEP术前CINⅠ级17例,CIN Ⅱ级24例,CIN Ⅲ级9例.LEEP术后慢性炎症3例,CIN Ⅰ级16例,CIN Ⅱ级20例,CIN Ⅲ级9例,宫颈微小浸润癌2例(4%),其中1例标本CIN病变累及边缘,2例不能确定.认为LEEP术前术后病理检查不符,可能是微小病变术前活检时已钳取;亦与病理取材、包埋,制片工序等细节操作密切相关,易发生漏诊,产生假阴性;LEEP术中电灼对组织的损伤也是影响CIN及边缘的诊断因素;妇科医师及病理医师的技术水平,诊断经验亦会影响诊断结果.

    作者:郭宏伟;张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变应性鼻炎过敏原检测及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深圳特区人群中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情况.方法对19964名到我院行健康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疑为有变应性鼻炎者作血清过敏原特异度IgE(sIgE)检测.结果 19964名健康体检人中诊断变应性鼻炎者2285例(占11.45%);其中吸入组常见的过敏原是尘螨和霉菌,食物组则为磨菇、虾和混合贝类.结论 变应性鼻炎是深圳特区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常见过敏原以尘螨、霉茵、蘑菇、虾和贝类等为主.

    作者:梁桂珍;侯穗波;单衍梅;罗媚旦;林江;岑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糖尿病足者101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1例;换药对照组50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3%,对照组为7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有一定疗效.

    作者:张利娟;李向红;唐贵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49例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关节,并可不同程度累及外周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髋关节是常受累的外周关节,也是其致残的主要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强直性脊柱炎病例是以髋关节症状起病的,而绝大多数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髋关节受累发生于发病后的10年内.笔者收集了AS髋关节病变49例,进行详细分析,以期读者能做到AS髋关节病变的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安桂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铁岭地区居民食用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碘盐的质量,确保人群吃上合格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关键,为进一步掌握我市居民食用碘盐质量,科学防治IDD.我们连续3年对全市居民食用碘盐进行了监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德军;杨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32例抢救体会

    目的 分析13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救治措施.方法应用插胃管,先抽后洗,迅速彻底洗胃,合理使用抗胆碱药物及胆碱酯酶复能剂,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 132例患者,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为90.1%.结论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抢救关键是尽快彻底洗胃,快速使用抗胆碱药物及胆碱脂酶复能剂,预防并发症,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董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