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棠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7)与对照组(n=31),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3.8%:64.5%,P<0.05),血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 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
作者:钱秀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手术室是一个为病人施行手术以及进行急救的重要场所,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手术室的内环境中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其对手术室护士的身心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手术室护士都必须了解其危害并掌握其防护措施.
作者:黄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49例,分别采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和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之后患者的血糖在术前、术中、术后较使用前明显的降低(P<0.01).两组血糖控制所需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住院天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胰岛素用量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SII与MSII相比,明显缩短待手术时间,减少低血糖发生,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日.
作者:高明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鼻饲流质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7 年我院 155例脑梗死病并予鼻饲流质患者的糖尿病史,脑血管病史,低蛋白血症,就诊时意识状况,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体温,年龄,入院收缩压,入院WBS计数,入院血糖,病程中肌酐水平,并行多项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有年龄,意识状况,低蛋白血症,入院血糖,入院体温,病程中血肌酐水平,病程中出现肺部感染.结论 年龄,意识状况,低蛋白血症,入院血糖,入院体温,病程中血肌酐水平,病程中出现肺部感染,是脑梗死鼻饲流质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防治.
作者:何泽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引起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 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发生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取同期入院资料匹配的术后未感染会阴侧切患者作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术前、术中、术中因素的差异.结果 80例切口感染47例感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25例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有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在整个围手术期存在多种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因素BMI高、有基础疾病、胎膜早破、阴检肛查次数多、夏季手术;术中因素:产程长、非主刀医生缝合;术后因素:住院天数多(P<0.05);与应用抗生素无关(P>0.05).结论 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术前进行孕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控制体重指数合理范围内,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疾病,阴检肛查根据实际需要慎重选择;及时处理胎膜早破;提高会阴侧切缝合技巧,缩短产程;术后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哈斯图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把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别通过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的血尿酸值,冠心病组又根据冠脉狭窄的支数分为1、2、3支病变,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尿素的方差分析.结果 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组血尿酸值为(302.18±75.17)μmol/L ,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74.46±72.945)μmol/ L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18);1、2、3支病变的尿酸的方差分析显示,三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尿酸增高与是否患冠心病(CHD)相关,而与冠心病组的血管狭窄支数无明显相关,血尿酸增高可能是CHD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
作者:李彦;吴迪;王明晓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脑梗死是围手术期严重而并不多见的并发症.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脑梗死在围术期的发生率已有增加.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包括老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1].
作者:杜文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带锁髓内钉属于中心性弹性内固定,能够防止短缩、旋转,固定牢固并且有利于早期功能练习,已广泛用于治疗股骨、胫骨、肱骨等长管状骨的复杂骨折,疗效已得到公认.但由于工具及操作的复杂性,在临床上仍出现一些并发症及失败病例.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各类型骨折208例,随访164例,出现并发症6例.现总结其失败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作者:谢振生;王立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乳突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方式及特点.方法 对66例(71耳)乳突根治术后患者,进行了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对术耳愈合情况制定了护理措施.结果 乳突根治术成功率94%,干耳时间3-9周,干耳率为93%,术后半年全部干耳.发生面瘫率为1.5%,再穿孔率1.4%,复诊率98%.讨论通过对乳突根治术患者落实相应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乳突根治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
作者:梁惠兰;李么琴;梁小敏;熊志云;陈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引起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探讨及对策.方法 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普通外科手术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手术室环境、术野准备、器械消毒、麻醉方式与病例组均匹配的术后未感染普通外科患者作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术前、术中、术中因素的差异.结果 6年来我院实施普通外科手术1429例,切口感染感染率3.28%(57/1420),在整个围手术期存在多种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因素年龄大、BMI高、有基础疾病、急诊手术、备皮至手术时间长、夏季手术;术中因素:切口长、手术时间长、非主刀医生缝合;术后因素:住院天数多;与切口长度无关.结论 普外科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术前对老年进行术前评估及充分的准备,治疗合并疾病,尽量实施平诊手术;择期手术尽量选择在温度适宜的季节;缩短备皮距手术时间.皮下组织厚者,提高手术技巧,皮下放置引流管,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作者:马其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方法,使产妇产后正常排便,减少便秘机率.方法 将106例产妇随机分53例为健康教育干预组,53例为观察组,干预组给予饮食,活动,心理等指导.结果 干预组产妇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使用健康教育方法,使产妇产后正常排便,减轻痛苦,有利于产后康复.
作者:刘芳芳;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网膜动脉对肝癌的供血及其介入性栓塞在肝癌治疗中的价值.评价经导管做网膜动脉栓塞化疗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对19例经血管造影确认有网膜动脉参与肝癌供血者进行TACE.观察术后临床经过、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并与血管造影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病灶位于肝右叶周边区16例,3例位于S4段下部.29支网膜支参与肿瘤供血.15例患者(78.9%)网膜支被成功栓塞.肝癌破裂病例均成功止血.网膜动脉被成功TACE后71%的患者发生肿瘤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网膜动脉参与肝癌供血多见于多次行TACE、肝癌破裂出血的患者及肿块位于肝右叶周边区.网膜动脉TACE是安全的,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肿瘤经常残留.
作者:田利;王茂强;李强;宋鹏;段峰;王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通过对本组69例老年肺结核病例临床观察,分析总结出其临床特点和治疗要点.
作者:贾晓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钾对心肌、横纹肌等电兴奋组织的应激性有着重要作用.血钾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3.5-5.5mmol/L、,当血钾低于3.5 mmol/L时为低钾血症,当血清钾降至2.5mmol/L以下时容易产生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软瘫和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1],如不及时提高血钾水平会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赵艳红;张海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泪道阻塞是农村常见多发眼病,既往传统治疗有泪道加压冲洗、泪道探通、泪道挂线,近又有泪道钻切、泪道激光、逆行泪道置管等,疗效不断提高.我科于2006-2008年运用丝裂霉素和金霉素眼药膏,通过泪道灌注治疗泪道阻塞30例,操作简便,不需特殊昂贵医疗器械,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爱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病人治疗的特殊场所,其工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医疗效果,因此加强新护士的培训管理力度尤其重要.我院自2004--2008年之间有10名新护士经培训后固定在手术室工作,他们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根据本人对手术室工作的掌握,本文着重阐述了手术室新护士的存在问题与培训措施,希望对手术室的工作起到帮助作用.
作者:鄢敏英;赖雪英;潘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维生素D3肌肉注射组的有效率为100%,而维生素D3口服组、伊可新与鱼肝油丸组及英康利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19%、81.82和87.5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2,P<0.01).结论 不同的药物对小儿佝偻病的治疗作用不同,以维生素D3肌肉注射组的治疗作用好.
作者:裴敏昕;唐巧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中社会因素,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所有孕产妇资料,观察剖宫产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5年间产妇分娩总数为8720例,剖宫产共2820例,总剖宫产率为32.33%,其中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为960例,占同期剖宫产率的34.04%.高龄初产、巨大儿及珍贵儿284例、孕妇对分娩的恐惧222例、对剖宫产的误解166例、择日择时分娩168例、医生掌握剖宫产指征不严或回避医疗纠纷等110例.结论 社会因素已成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从多方面着手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率,以控制剖宫产率的迅速上升.
作者:任希勇;赵汝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常规治疗半小时症状无改善的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通气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变化,并做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统计学差异(P<0.01),仅1例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7%.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安全可靠,简便易行.
作者:黄辉;王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前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术,仍以经腹手术为主,常用的经典式全子宫切除术存在切口大,损伤大,盆底结构变化大,阴道缩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等缺点.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微创技术越来越重视,妇科手术发展的趋势也同样围绕着这个主流,2002~2006年我院开展腹式小切口筋膜内电刀旋切子宫切除术,从微创、个体化、人性化和科学化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跃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