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珍
本文介绍一种用纸色谱法测定食品饮料中合成色素的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适合基层实验室使用.
作者:姚作睿;梁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对玉州区2006-2008年儿童保健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住院分娩高危儿(以下简称高危儿)及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但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高危儿产后42天回访率、5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率及儿童保健配备停滞不前.对策争取政府部门的重视及领导的支持;加强儿童保健队伍建设及基本设施的配备;完善收费标准,依法拓展儿童保健服务领域;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树立新型的服务理念.
作者:黄育姬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我国饮酒人数逐年增加,嗜酒者日益增多,急性酒精中毒就诊数逐年增多.酒精中毒患者有相对集中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节假日的晚上,不同时期就诊的主要人群不同.各年龄段、各种职业均有发生.为提高抢救效率,我们不段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护理方案,取得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虹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猝死因其发生突然,常出乎意料之外,病死率又很高,常常引起医疗纠纷.就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鉴定中心2006年至今所检验的因冠心病导致猝死的3例案例,结合相关文献旨在讨论冠心病猝死的发生规律,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增加尸检检出率.
作者:初松涛;李洪涛;孙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的效果,找出适合的社区高血压干预策略,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在社区中随机选取100例高血压惠者,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干预组进行了建立健康档案、门诊咨询、讲座、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及饮食习惯,运动行为.心理等各种生活方式的综合社区干预,为期1年,对照组没有采取干预措施,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结果 经过1年的社区干预,干预组在高血压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以及控制高血压行为的变化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采取社区干预方法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非干预组(P<0.01).结论 提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枉区干预方法,帮助高血压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取得更好的降压效果,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是有效的.
作者:蓝玉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其占新生儿疾病死亡病历的12.6%左右[1],由于新生儿期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受宫内窘迫和特殊生理,解剖、免疫状态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出现窒息、呼吸功能不全和循环衰竭,因此在新生儿学科中越来越重视.经综合治疗和护理,治疗效果满意.观察及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卢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与6个miniSTR基因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正常对照130例,应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扩增技术扩增6个基因座.31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用基因收集和分析软件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并确定基因型.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各基因座的各个等位基因间进行卡方检验,计算OR值,并对有意义的OR值进行假设检验.结果 基因座D10S1248和D22S1045的各个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基因座D14S1434在病例组中的等位基因14、基因座D1S1677的等位基因11、基因座D2S441病例组的等位基因14和基因座D4S2346的等位基因7的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并且OR值分别为O.433、28.71、2.303和6.828.结论 基因座D14S1434的等位基因14可能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一个保护基因.D1S1677的等位基因11、基因座D2S441的等位基因14和基因座D4S2346的等位基因7可能是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基因,与其他基因连锁致病.
作者:李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遗尿症是小儿常见病,直接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若长期不能治愈,致使儿童遭受精神上的威胁而产生自卑感,而且对小儿智力,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经皮导药治疗机根据祖国医学内病外治及国际先进技术,利用现代科技研制出中药遗尿贴法,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红;李东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无肝素冠脉造影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单纯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82例,分为肝素组和无肝素组,分析两组患者APTT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共收集惠者182例,实验组98例,男性60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55.98±10.11岁;对照组84例,男性51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6.67±11.41岁,平均手术时间:实验组17.5±2.21min,对照组18.2±2.42min,APTT结果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无肝素冠脉造影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节约了医疗资源,无血栓栓塞现象发生,临床安全可行.
作者:马婧;蓝振和;赵金霞;刘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是经阴道分娩的四大因素,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分娩就能顺利完成,反之则会发生难产,从而危及孕妇胎儿的安全.明显的产道异常,胎儿异常在临产前即能发现处理,而许多产科情况要在临产后才表露出来,特别是产力异常则是分娩过程中出现的,是分娩四大因素中活跃的因素,也是产科医师处理难产的重点,本文主要讨论产力异常中宫缩乏力的处理.
作者:汤素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例1,女,3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年,伴间断痰血6个月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7.2℃,双肺呼吸音粗,闻及散在哮鸣音.
作者:刘法荣;董志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眼部化学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 对我院46例(55眼)眼部化学烧伤患者采取彻底冲洗结膜囊、清除附着致伤物、局部和全身应用维生素C,抗生素及自血等方式进行综合性治疗.结果 所有惠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眼发生睑球粘连,3眼发生角膜斑翳,其余病例均治愈.结论 眼部化学烧伤后,患者应立即实施现场急救,并及时去医院就诊,对于早期处理,应首选药物治疗.
作者:朱宇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和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泌尿系统诊断明确的患者,随机分成甲磺酸帕珠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分别以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作为对照治疗,治疗7~1 4d,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甲磺酸帕珠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2%和64%.显效率分别为28%和36%,甲磺酸帕珠沙星疗效有略升高优势,但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表明两者在治疗泌尿系统的感染时具有相当的药理效能,其总有效率均为100%.结论 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适应于中、重度泌尿路感染,在临床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程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诊治.方法 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68倒;1级积血36例;Ⅱ级20例;Ⅲ级12例;行双眼包扎,半卧位休息,根据病情给予止血剂、甘露醇、皮质类固醇,必要时行前房冲洗术治疗.结果 积血吸收时间:Ⅰ级1~5d,Ⅱ级6~10d,Ⅲ级11~20d.积血吸收后视力:视力0.05~1.5,平均1.04±0.41;并发外伤性瞳孔散大14例、继发性青光眼5例、晶状体脱位2例、玻璃体积血2例、视网膜脱离1例.结论 及时,合理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正确把握的手术时机,选择好恰当的手术方法,是促进积血吸收,防止再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关键.
作者:吴晓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10年中对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中行去骨瓣减压术与非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经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结论 对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去骨瓣减压术是必要的.
作者:袁军;甘小军;陈家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儿科临床静脉用液种类多,用量少.用对角线图解法(交叉比例法)配制液体能较快满足临床需求,值得推广.
作者:林梅;陈邦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局部皮瓣在儿童头颈部感染性疼管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基础上,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大小设计适当的局部皮瓣来修复创面.结果 20例瘘管均反复感染,有脓肿或肉芽形成,较大面积皮肤坏死.手术后立即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创面,获得一期愈合的效果.结论 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儿童头颈部痿管手术后的皮肤缺损能一期愈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窦训武;尹德佩;朱慧蛾;杨代茂 刊期: 2009年第09期
FHIT基因是一种凋亡抑制基因,近几年的研完发现FHIT基因的异常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有重要作用,对FHIT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将会为宫颈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考.
作者:杨宇星;程晓伟;俞小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调查惠儿及家属对小儿静脉穿刺技术的要求,探讨儿科护士在静脉穿刺护理服务过程中如何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今年7至9月份的500名惠儿或家属进行静脉穿刺术后的调查.结果 多数惠儿家属认为应提高并确保静脉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应采用与惠儿的良好沟通相结合.结论 在儿科的护理服务过程中,小儿静脉穿刺技术应与正确、良好的沟通相结合,穿刺技术的高低及沟通效果将直接影响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刘桂亭;王伟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1建立健全食品检测监管系统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者:张旭;李权;吴殿坤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