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旭
随着国家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及医院用人制度的改革,正在由传统的分配制转向聘任制,医院招聘护理人员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根据招聘护士的特点进行管理,是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的一个课题.
作者:张凤华;张素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糖尿病性非酮症高渗综合征(DNKHS)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本病死亡率极高,国内几组报告死亡率为50%~70%.本文回顾性总结我院近5年(2003年至2008年)间所收治的21例糖尿病性非酮症高渗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合复习文献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其疗效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邢志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哨兵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3年5月至200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36例早期乳腺癌病例在行乳腺癌手术前均进行SLNB,即乳晕边缘皮下或肿瘤周围皮内-皮下局部注射美蓝注射液,根据蓝染淋巴管寻找哨兵淋巴结(SLN)并摘除,送快速病理检查,根据SLN结果决定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SLN阴性即免ALND.结果 136例患者均发现SLN,检出率100%,假阳性率0,免ALND病例术后随访2~5年半均未发现复发、再发或转移,推测假阴性率为0.结论 应用美蓝示踪定位SLNB,能准确地反映腋窝淋巴结状况,SLNB是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实用技术,能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取代ALND.
作者:彭玉维;黄擎雄;朱文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本文对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收住院的3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从其病案收集的临床资料及所摄X线胸片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少芳;祁宏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衰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至2008年难治性心衰住院患者50例,观察和记录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用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率、血压、尿量等变化.结果 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后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8/50).结论 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能够有效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对组合型人工肾(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30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给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治疗组β2微球蛋白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组合型人工肾(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优于血液透析.
作者:吴净;张春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毒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前五位意外死因之一.儿童意外伤害是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儿童伤残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儿童急性中毒,对意外死亡的控制及降低儿童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明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g inconlinence,SUI):指腹压突然增加,如打喷嚏、咳嗽或活动时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口流出的现象.患者外阴皮肤受尿液浸湿的内裤刺激而致湿疹,甚者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
作者:杨金华;于海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我们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酸钠游离、悬浮,回吸法,取出后极部眼内较小异物1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以难治性低氧血症,肺顺应性降低为特征,肺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性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病死率约39%~68%.
作者:陈颖;代丽辉;尹燕;仇丽红;曹雪佳;张玉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静脉给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操作和给药途径.各种原因致使药物渗漏到血管外组织,引起的局部软组织及神经,肌腱、关节等损伤,称为渗漏性损伤.
作者:石绍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对口腔扁平苔癣的疗效.方法 选择已确诊的口腔扁平苔癣糜烂型的患者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用康复新液,对照组用口泰漱口液.采用同样给药方法、同样使用时间和次数.同时给中草药方剂水煎服,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0%,对照组有效率仅26.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达63%,对照组复发率达1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康复新治疗口腔扁平苔癣优于口泰漱口液.
作者:庄学琴;刘颖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利用中心静脉导管对确诊为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根据胸水病因行针对性药物治疗.结果 84例患者,CR30例,PR54例,有效率100%.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冰;谢科元;曹忠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是一次性完成根管的预备、消毒和充填,减少了患者的复诊次数,也减少了医师的工作量.我科2005至2007年为62颗患牙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疗效满意.
作者:刘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以人参汤为主治疗虚寒性胸痹心痛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方法 将6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服用人参汤加味,对照组30例,口服复方丹参片,4周为1个疗程.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及次数、胸痹心痛证候积分、各组药物起效时限及持续时限.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胸痹心痛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及证候药效起效时限和持续时限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人参汤加味治疗虚寒性胸痹心痛起效快,持续时限长,对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胸痹心痛证候疗效明显,并且对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宋奇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另设对照组80例,治疗前后观察病情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怀丽梅;徐洪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tmef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以气流受阻为特征,反复咳嗽、咯痰、气促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气道阻塞进行性发展,呈不完全可逆性,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
作者:鲁明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CT表现、分型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CT表现,发病机制、发生部位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本组SAH分为自发性SAH 29例,外伤性SAH 32例,新生儿SAH 13例,肿瘤性SAH6例,静脉性SAH6例;CT表现为相应部位的高密度灶,以纵裂池,侧裂池及小脑幕常见.结论 SAH部位不同可形成不同的CT表现,CT检查为该病的首选及必检,且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作者:王国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患者采用推拿为主,配合机械牵引进行治疗.结果 治愈24例,好转19例,有效率93.5%.结论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用方便,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高振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兰索拉唑、阿英西林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治疗失败后的患者复治的疗效.方法 经抗Hp一线治疗后C14呼气试验仍阳性,62例慢性胃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左氧氟沙星、兰索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照组28例,奥美拉唑、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四联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组对再次治疗病例Hp根除率为85.29%,对照组为75%,两组H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兰索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Hp治疗失败后的Hp根除率与以铋剂为基础加质子泵抑制剂(PP1)的四联疗法对Hp的根除率接近,但用药简单,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矫维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