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甲蓝染色定位在乳腺小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姜琳;杨龙江

关键词:亚甲蓝染色, 定位切除, 乳腺, 肿瘤切除术, 现报道如下, 肿瘤患者, 肿块, 体积
摘要: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对41例体积较小的乳腺肿瘤患者采用亚甲蓝染色定位切除肿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亚甲蓝染色定位在乳腺小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对41例体积较小的乳腺肿瘤患者采用亚甲蓝染色定位切除肿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琳;杨龙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1例诊治体会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术后早期炎性小肠梗阻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这类肠梗阻有它特殊性,处理的方法也和其他肠梗阻截然不同.因此,提高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会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某些严重的并发症.本组8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保守疗法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启书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前列散瘀胶囊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MA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前列散瘀胶囊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表达影响,从翻译和转录水平探讨该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前列散瘀胶囊各剂量组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中α-SMA阳性表达的影响.结果 前列散瘀胶囊高、中剂量组、癃闲舒组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MA灰度值、积分光密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前列散瘀胶囊各剂量组、癃闭舒组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MA阳性细胞总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前列散瘀胶囊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MA灰度值低于癃闭舒组,积分光密度明显低于癃闭舒组、前列散瘀胶囊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MA阳性细胞总面积与癃闭舒组接近.结论 前列散瘀胶囊可以降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SMA的阳性表达.

    作者:张熙;贺菊乔;刘丽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教学工作质量的方法探讨

    为了提高儿科临床实习教学工作质量,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认为应强化临床实习的管理、进行入科指导,实行责任导师制、加强临床思维能力及实践技能的培养、完善儿科临床实习的考核制度,引导学生重视临床实践.

    作者:何雯;张瑛;鲁萍;梁琨;徐静;黄永坤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参茯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参茯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参茯胶囊2次/d、每次3粒,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6例,30d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愈率26.4%,显效率46.2%,有效率24.5%,无效率2.8%.结论 参茯胶囊具有健脾滋肾,益气养阴、疏肝解郁、安神除烦的功效,有调节神经内分泌紊乱的作用.

    作者:郝瑞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高职高专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分析

    为了培养应用型高级医药卫生人才,把以案例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引入到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分析,探索一套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新的教学模式.

    作者:黄琼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乡中学生HBsAg阳性率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调查

    目的 了解辖区中小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多层抽取辖区乡镇和农村中小学生1292名,进行HBsAg检测,并对阳性者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为10.15%,各年级差异有显著性(x2=56.859,P<0.005),农村高于城镇(x2=47.437,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均认为有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加强中小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和接种乙型肝炎疲苗对预防乙型肝炎感染有效的宣传,提高知晓率,对降低乙型肝炎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艳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某院35例中药注射剂与胰岛素配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与中药注射剂配伍的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特点,为临床药物合理配伍提供依据.方法 对烟台市牟平区中医院近年来的普通胰岛素与中药注射剂的配伍产生的不良反应35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其不良反应和要表现为发热热、寒战.结论 临床应重视普通胰岛素与中药注射剂的配伍,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两者之间的配伍.

    作者:王宏海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宜宾市食盐加碘10年前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变化

    目的 评价加碘盐摄入量变化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lD)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观察宜宾地区3个国营大型企业在食盐加碘后共10年间AITD发病率变化,用尿碘水平作为碘摄入的客观指标.结果 投入含碘食盐后,人群中AITD发病率即水平开始升高,随后有所下降.食盐加碘后尿碘中位数231.0 μg/L.加碘后人群中AITD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结论 随着碘摄入的增加,AITD发病率增高,以女性发病率升高为主.目前在研究地区的碘摄入水平对人群相对安全,但对某些个体应避免过多的碘摄入.可适当补硒在控制碘缺乏和防止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之间寻求平衡.

    作者:雷强;汪洋;武金文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儿童斜疝和鞘膜积液

    目的 探讨小儿斜疝和鞘膜积液的微创治疗.方法 收集1800例小切口手术治疗8个月~7岁儿童斜疝和鞘膜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斜疝1440例,复发21例,治愈率98.5%.复发率1.5%;鞘膜积液全部治愈.发生阴囊血肿2例,刀口感染2例.手术时间平均10min.随访1~3年,原切口处基本看不到手术瘢痕.结论 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儿童斜疝和鞘膜积液适宜8个月~7岁小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刀口不留瘢痕.

    作者:娄渊宏;朱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肺癌肝转移发生率和生存时间临床分析

    由于肺癌发病率的增加,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以及现代诊断水平的提高,肺癌肝转移发生率也不断上升,有报道肺癌肝转移发生率达43.5%,本文就100例肺癌转移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赵庆海;李尽贺;吕克言;李正茂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周口市城区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周口市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周口市城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城区居民、校内青少年、流动人口3种人群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855人,知晓艾滋病基本知识的746人,知晓率为87.3%.城市居民(90.20%)和校内青少年(94.33%)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流动人口(77.67%)(x2=40.29,P<0.01);不同性别与年龄人群知晓率无统计学差异;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途径主要为电视、广播和报刊,分别占77.08%、48.30%和44.56%.结论 周口市城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基本达到中期评估所要求达到的指标,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宣传艾滋病知识方面所做的工作扎实有效.

    作者:张林;冷冰;张海燕;訾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某院5315例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查阅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西药房1~6月每月1~10日处方,从中筛选出抗菌药物处方5315张(占27.64%),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7.64%;给药途径以口服为主,占76.64%;药物以单用为主,占80.32%,二联用药占17.12%,三联用药占2.56%.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用药指征不明确、用法和用量不合理、配伍和联用不当、给药途径错误.结论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司可意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探讨

    目的 综合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的不同的手术方式及其远期疗效,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重庆市九龙坡第二人民医院治疗11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纪录,分析切除率、并发症及病死率等,并综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根治性切除手术难度大,甚至联合肝切除亦难以达到根治目的 ,根治性切除率只有43.7%.随访72例中,根治切除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2.2%,33.6%、13.4%;姑息切除者1、2年生存率为54.3%、13.3%,无3年生存者;非切除性胆管内、外引流者1、2年生存率为26.2%、12.1%,无3年生存者.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只有根治性切除才能获得佳疗效,联合肝叶、血管、淋巴结等切除的扩大根治术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越太迁;刘波;付移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探讨

    腹水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预后不良.首先应排除非肝硬化腹水如恶性肿瘤、结核及胰腺炎等.轻、中度腹水应适当限制钠盐,给予螺内酯类的利尿剂,并逐步加大其剂量.大量腹水应放腹水、补充胶体溶液、利尿.难治性腹水应重复大量抽水或经颈静脉肝内门脉系统分流术.后者叫改善肾功能、钠代谢和患者的般状况,但对存活没有确切益处.应特别注意各种治疗方法的潜在并发症.所有腹水患者都应在肾功能受损前作肝移植,以改善预后.本文对诊治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刘荣领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麻黄配伍妙用治小儿哮喘3例分析

    目的 通过对寒型、热型、虚型3种典型哮喘案例的临床治疗,研究麻黄与不同药物的配伍及其疗效.方法 寒型,方用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加味;热型,方用麻杏石甘汤合苏苈丸加减;虚型,方用金水六君子丸,三拗汤合法进治.结果 寒型,3剂后咳喘已止;热型,3剂后咳喘平息而愈;虚型,调治月余,哮喘停发.结论 麻黄配伍不同,疗效随之而异.临床治疗哮喘根据辨证施治,运用麻黄的不同配伍,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万恒仙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不同透明角膜切口导致的角膜屈光力动态变化对比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颞侧和上方2.8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角膜屈光力影响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分为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组(A组)、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组(B组)两组.检查术前、术后1d、1周、1和3个月的视力、手术源性散光和角膜地形图.结果 A、B两组术前散光分别为(0.67±0.31)、(0.70±0.35)D.术后1d、1周、1、3个月,A组的散光分别为(0.85±0.41)、(0.75±0.38),(0.70±0.35)、(0.68±0.33)D;B组分别为(1.18±0.46),(0.98±0.39)、(0.80±0.31)、(0.73±0.33)D.术后各阶段散光均高于术前.A组的散光小于B组(P<0.05).术后第1天各组散光大,以后渐减小.术后1d、1周、1、3个月,A组的SIA分别为(0.65±0.30)、(0.50±0.28)、(0.43±0.21)、(040±0.18)D;B组分别为(0.85±0.38)、(0.71±0.35)、(0.62±0.25)、(0.49±0.20)D.术后1d,A组SIA较B组小(P<0.05);各组SIA均随时间推移而减小,但A组SIA始终小于B组(P<0.05).结论 颞侧切口操作方便,术后的角膜散光状态和SIA均小于上方切口.

    作者:邵东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改良导尿法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导尿法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应用,以提高其舒适度.方法 将1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留置导尿管的不良反应、舒适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舒适度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留置导尿管患者,选用小型号导尿管、给予缩短留置时间,术前予尿道表面麻醉,则患者不良反应少,舒适度高,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月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温莪术药材中的牻牛儿酮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温莪术药材的牻牛儿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N (4.6mm× 250mm,5μm);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 牻牛儿酮的线性范围为1.9~22.8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95%,RSD为1.12%.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温莪术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金英;阙伟东;戴诗文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 对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优良率96%.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配合有效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促进手术后康复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孟庆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