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琳;杨龙江
目的 了解盐源县农村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制定和改进饮水安全措施,保护中小学学生身体健康.方法 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2007年和2009年共检测部份农村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110份,67份样品微生物指标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结论 所测水样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作为饮用水饮用.
作者:吴方贵;易向荣;张甫国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颞侧和上方2.8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角膜屈光力影响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分为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组(A组)、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组(B组)两组.检查术前、术后1d、1周、1和3个月的视力、手术源性散光和角膜地形图.结果 A、B两组术前散光分别为(0.67±0.31)、(0.70±0.35)D.术后1d、1周、1、3个月,A组的散光分别为(0.85±0.41)、(0.75±0.38),(0.70±0.35)、(0.68±0.33)D;B组分别为(1.18±0.46),(0.98±0.39)、(0.80±0.31)、(0.73±0.33)D.术后各阶段散光均高于术前.A组的散光小于B组(P<0.05).术后第1天各组散光大,以后渐减小.术后1d、1周、1、3个月,A组的SIA分别为(0.65±0.30)、(0.50±0.28)、(0.43±0.21)、(040±0.18)D;B组分别为(0.85±0.38)、(0.71±0.35)、(0.62±0.25)、(0.49±0.20)D.术后1d,A组SIA较B组小(P<0.05);各组SIA均随时间推移而减小,但A组SIA始终小于B组(P<0.05).结论 颞侧切口操作方便,术后的角膜散光状态和SIA均小于上方切口.
作者:邵东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在脑卒中所致的各种功能障碍中,偏瘫的发生率高,其中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呈痉挛状态是常见的后遗症,而且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疗法.因此,使偏瘫肢体增高的肌张力降低、甚至恢复正常,在卒中后遗症治疗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进行治疗研究,并研制出化瘀通脉汤应用于临床,初步观察表明,有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彦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时肝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00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肝功能,与30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分析.结果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组ALT、AST、γ-GT、TBA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而ALP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日龄组间接胆红素,ALT、γ-GT,TBA、ALP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中、重度组ALT、AST、TBA较轻度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应加强保肝治疗及避免应用对肝功能有损伤的药物,并加强减轻胆汁淤积的治疗.
作者:马晓丹;马坚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11例冠心病患者和72例非冠心病对照者的临床资料、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血清尿酸和hs-CRP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冠心病各组UA、hs-CRP水平明显高于CG组(P均<0.01),AMI组UA水平明显低于SCHD组及LIAP组(P均<0.01),AMI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均<0.01),UAP组hs-CRP明显高于SCHD组和CG组(P均<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UA和hs-CRP水平较非冠心病者明显升高,高UA血症,高hs-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增高可能促发炎性反应、急性心肌梗死时CRP水平增高的同时伴有UA水平的降低.
作者:刘端甫;张秀娟;邱日锋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开放性复杂性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Ⅰ期急诊处理:抢救生命,准确全面评估伤情,彻底清创,保持开放,有限固定;Ⅱ期处理:遵循微创原则,根据骨折特点灵活选用内固定器材,稳定固定,皮瓣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根据Karlstr^m和Olerud标准,本组获得随访的27例中评为优者9例(33.3%),良13例(48.1%),一般3例(11.1%),差2例(7.4%),优良率81.4%.结论 分期治疗复杂开放性股骨髁上骨折是一种更合理、更稳妥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立志;李思鸿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腹部外伤临床常见,多经急诊剖腹探查行损伤器官切除或修补术而痊愈.有少数患者再近期内再次手术或多次手术,再手术的原因和手术类型较多,每个病例均有经验和教训值得吸取,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于子海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凯时)联合天眩清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 VB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氟桂利嗪(西比灵)及控制血压,血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用凯时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中静脉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氮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天眩清600mg加入250mL中静脉注射,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天眩清6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氮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0d为1个疗程.对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有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70%(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脉动指数(PI)变化差异有极显著性或显著性(P<0.01或P<.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和BA的Vm和PI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凯时联合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效,有推广价值.
作者:郝玉鹏;孟淑敏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腹水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预后不良.首先应排除非肝硬化腹水如恶性肿瘤、结核及胰腺炎等.轻、中度腹水应适当限制钠盐,给予螺内酯类的利尿剂,并逐步加大其剂量.大量腹水应放腹水、补充胶体溶液、利尿.难治性腹水应重复大量抽水或经颈静脉肝内门脉系统分流术.后者叫改善肾功能、钠代谢和患者的般状况,但对存活没有确切益处.应特别注意各种治疗方法的潜在并发症.所有腹水患者都应在肾功能受损前作肝移植,以改善预后.本文对诊治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刘荣领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回顾分析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直肠癌,探讨直肠癌微创手术及与传统开放性根治术的疗效及优势.方法 选择湘潭市中心医院微创中心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62例(男性38例,女性24例)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中位年龄65岁(42~78岁),直肠肿瘤下缘距肛缘平均为6.5cm(3~15cm);腹腔镜微创手术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行腹腔镜辅助手术、腹腔镜手助手术、中转开腹手术等,对照组84例,为同期传统开放性根治术患者.结果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微创组术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存在明显优势,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较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同时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可达到与开放性手术同样的远期疗效.腹腔镜微创技术根治直肠癌,将成为直肠结肠外科的主流性手术.
作者:章佩;曾剑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是两种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病理学中是有所描述的.但在对AD、PD具体内容的阅读中,却偶然疑惑地发现AD、PD中均引用了包涵体进行内容说明,初时稍感其的包涵体使用存失误引用之嫌,随后查阅多种版本的病理学包括新的2008年版<病理学>的相应内容,同时了解到各种版本的病理学包括2008年版<病理学>中引用包涵体的内容是有多处的.经仔细分析后,可确定在病理学中赋予了包涵体有不同含义的广意应用.而包涵体在医学微生物学已作了明确的概念界定,并不是一个具广义概括的概念.本文就病理学中存在着包涵体失误引用、滥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纠正、修改的建议.
作者:陈思来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改良导尿法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应用,以提高其舒适度.方法 将1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留置导尿管的不良反应、舒适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舒适度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留置导尿管患者,选用小型号导尿管、给予缩短留置时间,术前予尿道表面麻醉,则患者不良反应少,舒适度高,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月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经验.方法 对22例胫骨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术后X线片示均基本达到解剖复位.22例均随访,未出现主钉及锁钉折断或折弯.患者膝关节、踩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坚强、牢固,创伤较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术后早期可进行膝关节、踝关节活动,有利于膝关节、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代仕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温莪术药材的牻牛儿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N (4.6mm× 250mm,5μm);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 牻牛儿酮的线性范围为1.9~22.8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95%,RSD为1.12%.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温莪术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金英;阙伟东;戴诗文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将97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8例和常规治疗加用孟鲁司特组49例,观察患儿急性期症状消失的时间及大呼气流量(PEF)升高的幅度及各级哮喘患儿6个月内累积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总量及速效受体激动剂的总量,并比较两组患儿升降级治疗的例数.结果 两组哮喘患儿急性期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PEF的改善幅度比较在一级哮喘患儿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二、三级哮喘患儿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于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吸入速效受体激动剂用量的比较,同样在一级哮喘患儿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二、三级哮喘患儿孟鲁司特纽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对照组的二,三级患儿分别有35.3%(6/18)和25.0%(3/12)降级治疗,而在孟鲁司特组的数据为57.9%(11/19)和53.8%(7/13).结论 对于轻度持续和中度持续的哮喘患儿,加用孟鲁司特有助于缓解病情,减少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的用量,而对于轻度间歇的哮喘患儿无明显帮助.
作者:沈观炘;杨烁;郭少川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 运用推拿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50例.结果 50例患儿显效4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此病显示了一定的潜力和优越性,在治疗小儿脑瘫病中有优势.
作者:江冬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再手术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 搜集涡阳县人民医院1998年以来10年间收治的16例腹部外科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切口裂开5例,腹腔内出血4例,粘连性肠梗阻5例,腹腔脓肿1例,胃肠道吻合瘘1例.再手术后治愈15例(93.75%).死亡1例(6.25%).手术并发应激性溃疡2例(12.50%),失血性休克1例(6.25%).结论 再手术前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腹部外科应尽量避免再手术,以减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钟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术后早期炎性小肠梗阻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这类肠梗阻有它特殊性,处理的方法也和其他肠梗阻截然不同.因此,提高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会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某些严重的并发症.本组8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保守疗法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启书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寒型、热型、虚型3种典型哮喘案例的临床治疗,研究麻黄与不同药物的配伍及其疗效.方法 寒型,方用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加味;热型,方用麻杏石甘汤合苏苈丸加减;虚型,方用金水六君子丸,三拗汤合法进治.结果 寒型,3剂后咳喘已止;热型,3剂后咳喘平息而愈;虚型,调治月余,哮喘停发.结论 麻黄配伍不同,疗效随之而异.临床治疗哮喘根据辨证施治,运用麻黄的不同配伍,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万恒仙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长期以来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基础研究和局灶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研究提出了缺血半影区及缺血时间窗等概念[1].缺血24h内的溶栓、去纤、抗凝等治疗,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应用尿激酶一次性冲击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现就其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刘文林;杨晓凤;胡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