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中两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比较

沈雁红

关键词:出门螺旋杆菌, 克拉霉素, 阿英西林, 奥美拉唑, 甲硝唑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效果.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和14C呼气试验证实有Hp感染的11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53例,接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1周;B组为62例,接受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1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和14C呼气试验确定Hp根除率.结果 A组根除率为94.34%,B组根除率为88.7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3.77%,B组为12.9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疗法与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疗法效果相当,但前者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率低.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衰竭50例临床分析

    抢救急性呼吸表竭有效的办法之一即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主要根据临床监护器配合血气分析等参数调节呼吸机,并配合使用抗生素、生理盐水进行气管内冲洗、吸痰,从而达到纠正呼吸衰竭的目的 .本组50例患者,通过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动脉血气改善.

    作者:齐德;杨宝武;王海锋;管清柏;程玉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有效沟通在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对采供血机构来说,我们的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由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人格特征及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护士在采血过程中要善于掌握沟通基本知识,熟练运用沟通技巧,才能与献血员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保证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笔者阐述在献血护理工作中的有效沟通,保证献血过程的顺利完成.

    作者:卢志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MMP-10和TIMP-3的表达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MP-3)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33例正常肺组织中MMP-10和TIMP-3的表达.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10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MMP-10的表达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Ⅲ期高于Ⅰ、Ⅱ期(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IMP-3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非小细胞肺癌中TIMP-3的表达有淋巴结转移低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 MMP-10和TIMP-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马中州;黄壮士;付东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濮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PCOS患者84例,自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的第1天口服二甲双胍,连续12周,观察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月经、妊娠情况,测定空腹血糖(FSG)、空腹胰岛素(FINS)、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结果 BMI有所下降,WHR差异无显著性;FINS、LH、T水平下降;FSG,FSH、E2水平无明显变化.继发闭经36例中,20例恢复有排卵月经;月经稀发48例中27例恢复有排卵月经,不孕症54例,用药期间妊娠7例.结论 二甲双胍是一种此较安全、有效的治疗PCOS的药物.

    作者:高志娟;田芮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诊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56例体会

    莆田市秀屿区平海卫生院从2003至2008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56例,本组病例年龄18~69岁,男42例,女114例,轻度96例,中度37例,重度23例.经口服中毒147例,经皮肤吸收中毒9例,有机磷农药多数是乐果、甲胺磷,敌敌畏,治疗长13d,短2h,转院5例,死亡2例.现将诊治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宗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诊疗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胆囊结石换则的临床特点及外科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5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充分准备,治疗基础疾病;急诊手术9例,择期手术41例,根据结石分布范围采用行单纯胆囊切除术39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加T管引流术7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加T管引流术4例.全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术中无死亡;治愈49例,死亡1例,为急诊手术后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手术并发症6例:呼吸道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泌尿系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治愈.住院11~34d,平均(15.9±4.5)d.结论 老年人胆石症的外科治疗应针对老年人胆管疾病的特点,必须完善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尽量避免急诊手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卫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社区中两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药物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效果.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和14C呼气试验证实有Hp感染的11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53例,接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1周;B组为62例,接受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1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和14C呼气试验确定Hp根除率.结果 A组根除率为94.34%,B组根除率为88.7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3.77%,B组为12.9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疗法与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疗法效果相当,但前者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沈雁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母儿结局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胎盘早剥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差异,尽早确诊胎盘早剥,改善母儿围生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分娩产妇中发生(1995年1月至2006年8月)胎盘早剥38例.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0.43%,产前确诊率60.53%,其中重型早剥确诊率94.1%,轻型确诊率33.3%.围生儿死亡16例,病死率42.1%,无孕产妇死亡.产后出血10例,占26.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占5.26%,休克1例,占2.63%.子宫胎盘卒中17例占44.74%,子宫次全切除2例,占5.26%.目前B超是诊断胎盘早剥的重要辅助手段.结论 胎盘早剥程度与母儿结局有密切联系,尽早确诊,正确处理可以改善母儿结局.

    作者:吉云;扬德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延边第二人民医院围手术期间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情况.方法 2007年6月21日至2007年12月21日出院的200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其中应用合理89例约占44.5%、基本合理74例约占37%、应用不合理37例约占18.5%.结论 仍存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不合理现象.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预防用药的规范化.

    作者:金顺爱;金文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纳米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银具有极强的光谱抗微生物特性,采用纳米技术将银制成纳米粒,其杀菌及其他作用得到大的发挥.随着技术不断改进,纳米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妇科疾病,如宫颈炎、宫颈糜烂、附件炎、阴道炎及妇科肿瘤等.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银在妇科疾病方面的研究结果 ,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钟月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氨磷汀配合FOL F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氨磷汀配合FOLFLX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正常组织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晚期胃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FOLFOX方案.治疗组30例,化疗方案同对照组,化疗前30min应用氨磷汀400mg静脉滴注,15min滴完.每周期21d,共4周期.化疗结束4周后复查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及上腹部CT,按照REICIST标准和NCI-CTC 3.0评价疗效和毒性.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近似,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两组对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着,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磷汀能有效减低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毒副反应,对正常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且不降低其抗癌效应.

    作者:刘晶;靳彩玲;牛红蕊;路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提高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射阳县中医院于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诊治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2例患者均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术后留置导尿管5d,常规抗感染1周,1周后开始用化疗药作膀胱灌注.术中无膀胱穿孔,术后无尿失禁、膀胱颈狭窄等并发症,22例随访18个月~4年,平均(2.8±0.8)年,17例治愈,好转4例,复发1例.结论 膀胱镜活检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腺性膀胱炎的可靠方法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方法 .

    作者:苏必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妇科盆腔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及预防

    目的 探讨妇科盆腔手术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泗水县人民医院7例妇科DV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 .结果 辅助诊断方法 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为佳.对于DVT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结论 术前纠正贫血,术中操作精细,减轻对髂静脉及其属支的刺激,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 .

    作者:王荣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晕厥的临床与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对比分析

    目的 晕厥的临床在脑电图(EEG)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此结果 进行分析.方法 本文对了78例晕厥患者进行了临床与EEG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对比分析.全部病例均来本院门诊.均在发病后2h,重者5d内行EEG或TCD描记检查.结果 其中血管舒缩障碍;EEG示轻度改变或正常,FCD示供血不足或轻度痉挛.心源性晕厥均示正常.脑源性晕厥:EEG示轻度异常或明显异常;TCD则提示痉挛或明显的供血不足或狭窄.结论 EEG及TCD对晕厥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对症治疗对因治疗均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靳宇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西药联合用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在西药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对照组40例,用西药方法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作者:焦德智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与应对措施

    目的 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中的心理压力源.方法 通过提高专业技能、人性化管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医护、护患关系,对减轻儿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红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眩晕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目的 了解眩晕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为眩晕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修武县医院2004至2008年收治的眩晕患者582例次及修武县同期气象要素资料,对眩晕发生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予以分析.结果 修武县眩晕患者以每年4、5月份及8~12月份较多,其中以12、8、5、4月份发病率高(40.7%);修武县眩晕患者高发月份平均气象要素特点为:12月份较其前一个月气温降幅大且气温低;8月份相对湿度大,风速低,气温较高;4、5月份较其前一个月气压降幅大,风速较大.结论 气温突然降低、气压突然降低、相对湿度大以及低温、高温、风速大等气象因素均为眩晕的诱发因素.

    作者:牛文剑;张革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预防经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甘露醇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将甘露醇药液加温至25~35℃后输注,并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在穿刺点上方皮肤沿静脉走向涂抹,对照组将甘露醇药液加温至25~35℃后输注.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7.5%,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4.63±1.15)d;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7.5%,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3.05±1.08)d.两组静脉炎发生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能有效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并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作者:林华瑶;王秋杏;黄志民;王惠莹;蚁泽宜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8例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 总结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间腹腔镜探查治疗48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手术除3例小肠粘连成团中转小切口辅助肠切除吻合,其余均在镜下完成.开腹率6.25%,术后10~46h排气、排便,4~8d出院,盆腔积液1例,1例再次发生粘连,均保守治愈.结论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吕红权;吴永平;宋磊;于治凡;刘华军;肖均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应用B超检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B超诊断技术在基层卫生院中检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羊水指数法(AFI)测量羊水量,对照此较56例B超诊断羊水过少和56例B超诊断羊水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B超测量羊水量,并比较两组分娩及新生儿颓后情况.结果 羊水过少组与羊水正常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羊水过少,影响围生儿的预后,B超技术诊断羊水过少是比较准确,在基层医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丁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