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清荣;徐国成;车长乐
目的 利用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确定盐酸非那嗪奈静脉注射后对脑梗死保护作用的低有效剂量.方法 利用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剂量为0.25、0.5、1.0、2.0和4.0mg/kg的盐酸非那嗪奈舌下静脉注射,在脑缺血24h后先进行Longa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取缺血侧脑组织切成5片用2%TTC溶液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梗死面积百分比和梗死重量、梗死重量百分比.以降低动物神经功能评分、降低梗死重量百分比和梗死面积百分比为评价依据.结论 盐酸非那嗪奈对线栓法所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低有效剂量范围在0.5~1.0mg/kg.
作者:蒋红;杨中伟;陈渊源;陆泽安;沈甫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低位L形切口对减少跟骨骨折手术皮肤坏死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沭阳仁慈医院自2005年3月至2008年2月间,采用低位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19例23足,即将传统跟骨外侧切口L形底边下移0.8~1 cm,使切口底边位于足底外侧皮肤内.结果 19例患者23足切口均Ⅰ期愈合,皮肤边缘愈合良好,无任何坏死出现,切口无感染.结论 将跟骨外侧L形底部切口下移至足底外侧皮肤内,可以明显减少或避免皮肤坏死及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朱宜国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游泳、抚触配合穴位按摩对0~6个月正常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488例0~6个月正常婴儿被随机分为三组,A组:游泳+抚触+穴位按摩组(N=168),B组:游泳+抚触组(N=171),C组:对照组(N=159),对照组按正常婴儿常规护理,游泳+抚触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给予婴儿游泳及国际通用标准手法抚触.游泳+抚触+穴位按摩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及游泳外,将穴位按摩手法融入标准抚触方法进行按摩.分别于生后1、3、6个月测量身高、体质量、头围情况,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结果 三组婴儿出生时体质量、身长、头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1、3、6个月末比较游泳、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和游泳、抚触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01),且游泳、抚触配合穴位按摩组与游泳、抚触组差异也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1).讨论游泳、抚触能促进体格发育,如配合穴位按摩则效果更好.游泳+抚触+穴位按摩可贯穿于日常保健工作中,在中国现有条件下适于推广.
作者:李琴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重度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 分析45例重度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病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本组45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康复率明显增高.结论 重度脑出血气管切开术维持呼吸道通畅,多方面护理必不可少.
作者:王凤荣;由宏莉;程丽萍;王文华;李越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前我国不合理用药较严重,大部分医院药品收入占全院收入的50%以上,临床用药受市场广告效应的影响,用药品种求新,用药等级求贵.更严重的后果是给患者带来痛苦(不良反应等)和增加经济负担.
作者:周书成;杨晓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与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应用于宫颈癌筛查方面的比较.方法 2008年6月至12月在广西区妇幼保健院随机选取235例接受高危型HPV杂交捕获二代检查(HC2)、230例接受TCT检查,比较两组阳性病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的阳性符合率.结果 HPV-DNA组235例中检出高危型HPV阳性89例,占37.91%,病理检查结果阳性40例.阳性符合率44.94%;TCT组230例中阳性30例,占13.04%,病检结果阳性20例,阳性符合率70.00%.两组阳性率比较P<0.01;两组病检结果阳性符合率比较P<0.05.结论 HPV-DNA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CT的阳性检出率;但TCT的阳性结果病理符合率高于HPV-DNA的阳性符合率.二者联合应用将大大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率,降低漏诊率.
作者:梁雯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分析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早期治疗,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方法 对乐山市中区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住院的不完全川崎病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入院时25例患儿中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例,急性淋巴结炎3例,支气管肺炎5例,感染性腹泻4例,败血症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猩红热2例,急性尿路感染2例.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由于缺少主要症状易造成误诊,当出现持续发热,口唇变化,四肢末端改变及结膜充血,尤其伴有肛周脱皮,卡介苗接种处红斑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应做出诊断尽早治疗,以减少冠状动脉永久性损害.
作者:杨琦;杨立琼;黄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方法 对宜阳县中医院2003至2008年收治1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41例保守治疗,65例行复位内固定,24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对其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康复训练指导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62例患者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消除了焦虑,恐惧心理,主动配合做好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在医护人员、家属的协助下能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住院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达到Ⅰ期愈合,出院随访,生活均能自理,人工股骨头无松动、下沉、脱位等.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感染,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是患者康复重要因素.
作者:王向云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胃远端晚期癌长幽门梗阻,而原发肿瘤已不能切出的患者屡见不鲜,临床上多习惯于采用胃肠、胆肠、肠肠(beaun法)胃空肠吻合,来缓解症状,但术后不少患者短期由于肿瘤增大、局部淋巴结增大压迫以及胆总管被浸润造成胆总管梗阻,引起患者黄染和代谢障碍,以及胃肠吻合口发生再梗阻等情况.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对1996年6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胃肠端晚期癌已不能切除而发生幽门梗阻的患者19例进行胃空肠、胆囊空肠、肠肠(beaun法)吻合术,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晓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0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消毒隔离措施,重点对心理、口腔、皮肤、等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 80例手足口病患几经积极治疗及针对护理,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并发症和后遗症以及院内交叉感染.结论 消毒隔离措施及对不同患儿的针对性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控制疲情的扩散,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远德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柱子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58例共201处病灶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柱子,鳞癌95例、腺癌24例、小细胞肺癌15例、纵隔淋巴瘤6例、18例未定组织类型及肺转移癌.所有患者均不适合手术或不愿接受手术才进行此项治疗.201个病灶中位于肺部者170个、位于肋骨4个、肝脏2个,纵隔淋巴结25个.采用0.5~0.8mCi活度的125I柱子,处方剂量选择80~110Gy.术前通过放射性柱子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然后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125I柱子植入到肿瘤内,术后常规经TPS行质量验证,剂量不足区域重新补种(一般不需).按病灶缩小情况疗效分为CR、PR、SD、PD、CR+PR为有效.结果 201个病灶平均每个病灶植入37颗粒子,CR165个、PR30个、SD6个,无PD,有效率97.01%.骨转移的3例4个病灶疼痛完全消失,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22例均得到缓解.并发症:气胸39例,少量咯血23例,已知枉子移位33例71颗,粒子脱到胸腔11例32颗,粒子游走到对侧肺10例18拉,移位到肝3例8枉,游走到其他部位9例13粒.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柱子治疗肺癌近期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作为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一个方法.
作者:丁国强;白舒;张瑛;刘鸿运;张大勇;于四海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血管通路也称血液通路,即将血液从体内引出,在返回体内的通道.建立和维持一条有功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永久性通路,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临近的静脉在皮下吻合,等待4~6周(至少2~3周)该静脉自己逐渐扩张、肥厚(静脉动脉化)才能使用[1,2].
作者:王琴;王凤;陈玉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清热方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影响.方法 根据实验动物学原理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和正常血清,应用MTT、台盼蓝染色以及AO/EB荧光染色法检测益气活血清热方对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结果 含药血清对SGC-7901细胞存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SGC-7901细胞的凋亡呈增长趋势.结论 益气活血清热方能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
作者:黄英;蒋凤荣;杜斌;程雪芹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淮安市楚州区车桥中心卫生院自1989年至今在食管癌切除术后出现的13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胃功能性排空障碍采取积极保守治疗,如理疗、有效的胃肠减压、胃动力药及支持治疗等,基本可以恢复而无需手术.
作者:夏宝魁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儿童输液是门诊输液室的特殊群体,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室从环境、分区、穿刺技术、安全、人性化服务5个方面改进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祝二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1岁以内小儿脑性瘫痪儿康复训练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小儿脑性瘫痪随机分组,即对照组23例只给予常规护理治疗,未系统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23例在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训练(Bobath技术).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2.6%,对照组总有效率43.5%,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1岁以内小儿脑性瘫痪施行早期康复训练,疗效显著.
作者:王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加吻合器及直线闭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Heald提出的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加吻合器及直线闭合器治疗低位直肠癌116例.并随访患者排尿及性功能的变化和局部复发率.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亦无吻合口漏.局部复发率为6.9%(8/116),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4.3%(5/116).无1例出现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结论 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加吻合器及直线闭合器是保持盆腔脏器功能、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发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规范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加强管理前后归档病例调查的材料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较同期有明显改善.结论 加强抗生素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能明显提高囤手术期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邢浩莉;田恒忠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表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方法 78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常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等治疗,分组B组CHF治疗,A组给予加用胺碘酮0.2g,3次/d口服,逐渐减量,维持治疗直至观察终点.观察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左室射血分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88.2%,A组左室射血分数为(50.6±1.8),B组为(46.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心力衰竭病死率15.1%,较B组(24.8%)减低(P<0.01),A组24个月内心力衰竭恶化再次住院率(12.0%),明显低B组(P<0.01).治疗间A组4例出现不良反应,厌食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2例,发生率10%.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表竭并室性心理失常安全和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王林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了解上海市崇明县2009年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而对其进行规范管理,采取措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方法 利用从上海市社区糖尿病管理软件中导出的数据,采用EXCEL2003及SPASS13.0对新管理糖尿病患者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崇明县新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卡1782例,男性684例,平均年龄(62.50±9.79)岁,28-90岁;女性1098例,平均年龄(62.69±10.10)岁,36~92岁,男女性别比0.62.以61~70岁的为主,占36.92%,其次为51~60岁的,占28.62%.职业主要为农民1460例(81.93%).有糖尿病家族史的312例,占17.51%.建卡登记时的血糖平均为(8.64±2.85)mmol/L.病程平均(5.55±5.31)年.不同性别之间,身高、体质量、腰围、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臀围、腰臀此、收缩压、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质量指数平均(24.42±3.27)kg/m2,消瘦42例(2.36%),正常784例(44.00%),超重721例(40.46%),肥胖235例(13.19%).超重及肥胖患者主要集中于61~70岁,其次为51~60岁,且<70岁的患者年龄越大,体质量指数越高,70岁时达到峰值.不同体质量指数患者所用降糖药趋势一致,均主要为磺酰脲类、其次为双胍类.结论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病,需要终身治疗,由于其病程长,费用高,加强糖尿病患者自身管理及健康宣教,能有效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作者:韩小丽;唐明;徐燕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