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目的 探讨带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逆行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经验.方法 山西省晋中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首例左内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带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逆行修复.并采取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该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皮瓣血液循环观察是术后护理的重点;皮瓣皮肤开窗、罂秉碱30mg、妥拉苏林25mg,每6小时1次交替肌内注射维持皮瓣渗血是防治术后静脉危象、进行皮瓣成活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海青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术的优越性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丙泊酚行无痛胃镜检查1000例,常规胃镜检查1000例作为对照.记录所有患者不适反应以及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的变化.结果 无痛组患者咳嗽、咽痛等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胃镜检查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96%的无痛组患者愿意再次接受胃镜检查,较常规组(22.0%)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检查前或麻醉前HR,SBP、DBP、SpO2均正常,无痛组检查中,检查后上述指标同检查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组检查中HR、SBP、DBP升高,与检查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检查中两组HR、SBP、DBP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爽;张霞;张建培;黄志刚;张东伟;陈锡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单臂外固定架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各种类型胫腓骨折,疗效满意,它不但免除了二次手术给患者所带来的身心痛苦,而且大大节省了住院医疗费,并且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近几年来,腾冲县人民医院外三科通过对这类患者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术前心理护理,防止继发损伤,防治休克及严格备皮包扎以及术后神经血管损伤观察护理,针眼护理,T形外固定松动护理,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护理,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及疾病早日康复的关键,因此,必须熟练正确掌握.
作者:黄如金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这就对广大医疗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在医疗护理日趋复杂,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为有效地防范护患纠纷,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做到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会,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患于未然,这是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也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患者的安危、医院的声誉.笔者就护理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作一探讨.
作者:刘霞;张宝珍;冀景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低位L形切口对减少跟骨骨折手术皮肤坏死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沭阳仁慈医院自2005年3月至2008年2月间,采用低位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19例23足,即将传统跟骨外侧切口L形底边下移0.8~1 cm,使切口底边位于足底外侧皮肤内.结果 19例患者23足切口均Ⅰ期愈合,皮肤边缘愈合良好,无任何坏死出现,切口无感染.结论 将跟骨外侧L形底部切口下移至足底外侧皮肤内,可以明显减少或避免皮肤坏死及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朱宜国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抗生素是防治感染性疾病不可缺少的药物,抗生素的用途在老年人与其他年龄组相同,一般都能耐受.我国不合理用药约占用药者的11%~26%,在不合理用药中,滥用抗生素类药物是突出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应用率为79%,远高于30%的世界水平.
作者:冷玉华;张奇志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全身性疾病,主要经性接触和血液传播,迄今为止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感染HIV后,经过8~10年的潜伏期,人的抵抗力逐渐降低甚至丧失,出现难以治愈的机会性感染,病死率极高.尽管我国加强血液管理后,经过血液途径传播的机会减少,但是我国艾滋病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有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
作者:孙晶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儿童输液是门诊输液室的特殊群体,徐州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室从环境、分区、穿刺技术、安全、人性化服务5个方面改进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祝二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小儿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分析误诊原因,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早期治疗,减少冠状动脉瘤的发生.方法 对乐山市中区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住院的不完全川崎病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入院时25例患儿中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例,急性淋巴结炎3例,支气管肺炎5例,感染性腹泻4例,败血症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猩红热2例,急性尿路感染2例.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由于缺少主要症状易造成误诊,当出现持续发热,口唇变化,四肢末端改变及结膜充血,尤其伴有肛周脱皮,卡介苗接种处红斑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应做出诊断尽早治疗,以减少冠状动脉永久性损害.
作者:杨琦;杨立琼;黄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了解上海市崇明县2009年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而对其进行规范管理,采取措施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方法 利用从上海市社区糖尿病管理软件中导出的数据,采用EXCEL2003及SPASS13.0对新管理糖尿病患者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崇明县新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卡1782例,男性684例,平均年龄(62.50±9.79)岁,28-90岁;女性1098例,平均年龄(62.69±10.10)岁,36~92岁,男女性别比0.62.以61~70岁的为主,占36.92%,其次为51~60岁的,占28.62%.职业主要为农民1460例(81.93%).有糖尿病家族史的312例,占17.51%.建卡登记时的血糖平均为(8.64±2.85)mmol/L.病程平均(5.55±5.31)年.不同性别之间,身高、体质量、腰围、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臀围、腰臀此、收缩压、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质量指数平均(24.42±3.27)kg/m2,消瘦42例(2.36%),正常784例(44.00%),超重721例(40.46%),肥胖235例(13.19%).超重及肥胖患者主要集中于61~70岁,其次为51~60岁,且<70岁的患者年龄越大,体质量指数越高,70岁时达到峰值.不同体质量指数患者所用降糖药趋势一致,均主要为磺酰脲类、其次为双胍类.结论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病,需要终身治疗,由于其病程长,费用高,加强糖尿病患者自身管理及健康宣教,能有效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作者:韩小丽;唐明;徐燕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卒中失语是卒中病常见的症状和后遗症之一,因言语表达和理解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卒中失语症康复期的健康教育是通过康复训练,恢复和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及生存质量.
作者:范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对平湖市乍浦镇医院收治的稽留流产115例,75例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40例口服倍美力加清宫术或钳刮术,观察其疗效,手术时间及阴道出血.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65%,不全流产率30%,流产失败率5%,对照组无1例组织物自然排出.两组患者清宫术时所需时间,阴道出血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流产成功率高,宫腔操作概率低,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毛定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复治结核病的治疗方案,同时做好与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卫生部疾控司制定的短程结核病化疗方案,初治方案是2HREZ/4HR治疗期间出现其他临床症状,临时对症治疗.结果 2例结核患者在合理的规律初治治疗方案中收到了显著效果,痰菌转阴,肺部病灶吸收80%剩余病灶稳定,在短时间内又复发用同样的化疗方案,局部病灶吸收,但又重新出现的病灶,在药物的作用下反复几次,5~7年后转变为肺癌.结论 肺结核患者治疗不当,容易细胞发生变性而癌变.
作者:杨毓;孙萍;包国海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对外科感染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中对患者血清中Lysozyme-C的影响.方法 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中Lysozyme-C的含量、白细胞计数及中性拉细胞比例,并与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补中益气汤辅助抗生素治疗外科感染与单独使用抗生素治疗外科感染可明显提高Lysozyme-C,降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结论 补中益气汤辅助抗生素治疗外科感染血清中Lysozyme-C含量显著升高,白细胞计数及中性枉细胞比例显著下降,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徐晋;吴丽;于青松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采用康复新液含服佐治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并观察其疗效.
作者:冯杰;陶静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方法 46例股骨颈骨折,其中新鲜骨折35例,陈旧骨折11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5例,经颈型21例,Garden分型均为Ⅲ、Ⅳ型.平均年龄73岁.结果 随访14~73个月,平均50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优34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达91.6%.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缓解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早期活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其疗效满意.
作者:马清荣;徐国成;车长乐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急性心肌梗死因其高病死率和多种并发症称之为心脏病学领域重要的一个疾患.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977年Reimer等[1]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心肌坏死的黄金时间为6h,DeWood等[2]阐明了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相关,以此为背景经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了溶栓药物链激酶[3]可降低近期和远期病死率,继之多个临床试验证实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瑞替普酶、APSAC、tenecteplase(TNK-t-PA)等多种溶栓药物行再灌注治疗均可显著降低病死率[4-6].
作者:李东镐;李凤娥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前我国不合理用药较严重,大部分医院药品收入占全院收入的50%以上,临床用药受市场广告效应的影响,用药品种求新,用药等级求贵.更严重的后果是给患者带来痛苦(不良反应等)和增加经济负担.
作者:周书成;杨晓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肾脏功能不全晚期患者血液透析教育管理及需求.方法 在透析前及开始标准透析后分别填写SCL-90自评量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患者对疾病的常识、心理因素、自身的生活方式、用药依从性、对健康教育的认识、获得健康知识的方法、自我保健状况、对疾病的态度、健康需求及知晓率,对肾脏功能不全晚期患者12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①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认知情况比较P<0.01.②患者对血液透析的了解程度,较为熟悉的28%,了解较少的48.4%,缺乏了解的23.6%.③43.3%的患者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不足.对自己的疾病比较关心的46.5%,未予应有重视32.6%,经常参加适当体育锻炼的49.5%,出现不适立即就诊只有39例(32.5%),在家服药68例(56.7%).不服药等待观察的13例(10.8%).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43-3%的患者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不足.对自己的疾病比较关心的46.5%,未予应有重视32.6%,经常参加适当体育锻炼的49.5%.出现不适立即就诊只有39例(32.5%),在家服药68例(56.7%),不服药等待观察的13例(10.8%).⑤患者对内瘘血管通道知晓情况本组患者中35例(29.2%)患者出现内瘘血管阻塞,需重新进行血管通路置管术,16例(13.3%)需进行第三次的内瘘置管术.⑥患者对健康需求的情况调查显示:几乎所有患者都希望加强血液透析的防治知识,以定期复查(66%),健康讲座(64%)和宣传资料(60%)形式获得血液透析健康知识的患者居多.同时,患者对心理指导(90%),内瘘知识(88%)、病情控制(88%).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丁士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面对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技术型人才又成为竞争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的调动现有的人才发挥大效用.
作者:马安定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