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新时期体育教师的素质

齐三红

关键词:体育, 教师, 素质, 知识, 学生
摘要:在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体育教师应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广博的知识,运用学科之间的渗透性与相关性,融会贯通到工作实践中,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拓展科研工作,提高研究水平,具有鉴赏美、创造芙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热爱美的情感,以高尚健康的美贯穿于体育之中.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后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其治疗机制.方法 时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1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60例),总结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患者并发症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配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治疗组的5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活动功能均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并发症的发病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阿力木江·克热木;阿力吞古力·麦麦提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从《阿甘正传》看班主任工作的赏识教育

    <阿甘正传>中母亲一直鼓励阿甘.让他勇敢地坚强地活着,并获得成功,实践证明,赏识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理念争教育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成长,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健全的人格.赏识教育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一把钥匙.

    作者:黄舟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抗肿瘤药物中脂质体的应用进展

    介绍脂质体在肿瘤治疗中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优势,并介绍各种脂质体剂型在肿瘤治疗中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作者:黄琼;郭文浩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急性胰腺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有所上升.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如何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实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专业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早日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申锦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走出误区,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

    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指出一些误区所在,以期走出误区,建立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体系,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

    作者:刘静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课堂提问的艺术

    教学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教师应善于提问.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形式.因此,提问要讲究艺术性,教师应善于提问、巧于提问、精于提问,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许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护生在基护操作中职业安全防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报告了护生在基护操作中职业安全防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主要问题为:对职业安全防护认识不足、不能正确戴取口罩、不能正确清洁双手、肌肉损伤、皮肤损伤、皮肤被血液污染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①加强护生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②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和保管口罩.③正确清洁双手.④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防止肌肉损伤.⑤防止皮肤损伤.⑥正确操作防止被血液污染.

    作者:陈历健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促进化学教学

    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大多数学生由于非智力因素影响,智力发展差异很大.本文针对学生中存在影响非智力因素的原因,提出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对策.

    作者:黄晓可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对《护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的体会和探讨

    <护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是帮助护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护生获得专业知识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对实现护生向护士的转变极为重要.本校非常重视护生的操作训练与素质培养,并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教学手段与教法改革.提高了护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现将<护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的体会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胡群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一起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7年3月16日至5月26日,武隆县某镇发生了一起经重庆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证实的麻疹暴发疫情.共发病39例,发病率143.32/10万,其中实验室确诊14例、临床诊断25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现将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谭清华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多元函数的条件驻点的矩阵法与拉氏乘数法的比较

    通过对多元函数条件驻点的矩阵法与拉氏乘数法对比性的深入探讨,得到一个判定拉氏乘数是否存在的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原则,具有可操作性;并对拉格朗日秉教不存在的意义作了说明.

    作者:陈典全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对当前青年学生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高校肩负着努力提高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历史重任,找准当前青年学生道德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有的放矢,切实加以解决,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部分学生的民族自卑心理,加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针对部分学生集体主义现念淡薄的现象,加强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教育;针对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的现象,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以上教育,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努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推动学校道德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周晓岗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专科护生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

    现代教育论对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作了规定,即现代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以完成对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完整的教育任务[1].通过调查发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欠佳是专科护理专业学生学习面临的大问题.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落实培养措施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谦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109例高职护生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的学习动机,分析其特点,探讨促进高职护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对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半数以上的高职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动机来自外部动机.约三分之一的护生对护理专业缺乏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影响高职护生学习的主要的消极因素,整体护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努力程度一般.结论 从培养高职护生树立正确的护理职业价值观.改进护理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促进=和激发高职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朱丽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原发性痛风误诊为蜂窝组织炎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79岁,因反复右踝关节、拇趾关节疼痛3年,加重1周于2007年6月20日人院.

    作者:唐雪雁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腹腔化脓性感染68例的病因分析和治疗结果

    通过对68例腹腔急性化脓性感染病例的病因分析、临床治疗观察.因腹腔急性炎变、腹腔脏器穿孔、腹腔逆行感染等致腹腔急性化脓性感染,往往由初诊时没有高度重视或因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致.本组68例均因病程过长而致,终通过手术治疗而治愈.提示在临床中对疾病的认识、诊断、治疗,既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力,又要客观科学地遵循医学规律,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黄少云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浅谈病案在医疗保险中的作用

    病棠是临床医护人更对特定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治疗过程的全面记录,它作为书证反映了整个医疗过程中事实的客现性和真实性.而人们投入医疗保险的目的 ,就是希望在有病住院的时候,保险方承担医疗费用的责任,如果病案记载有缺陷不完整,或关键地方有遣漏.保险机构有可能拒付这些医疗费,因此,病案在医疗保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芸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聚酰亚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酰亚胺(P1)是一类综合性能非常优异的聚合物,将无机材料与聚酰亚胺在纳米尺度上复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聚酰亚胺/SiO2、聚酰亚胺/黏土及聚酰亚胺/TiO2三种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作者:段春燕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PBL在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实践及评价

    目的 探索开展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对护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同卷调查法进行了评价.结果 54名护生对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总体感觉,认为一般8名(14.8%),较满意21名(38.9%),很满意25名(46.3%),无不满意者,51名(94.4%)护生认为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发挥了教师对学习的引导、组织、示范、指导、促进作用.结论 同题式学习教学模式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紧密联系,实现了护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记忆性学习向主动参与、探索研究、合作交流、科技创新学习的转变.

    作者:李晓兰 刊期: 2008年第14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汁酸变化

    目的 研究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72例冠心病患者分别检测血清TBA:和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的浓度.结果 血清TBA在冠心病组明显升高;而CHO和TG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冠心病组血脂异常时胆汁酸增高较血脂正常时显著.结论 血清胆汁酸增高跟冠心病发病有一定关系.

    作者:邓文平;刘刚 刊期: 2008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