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观察——附28例临床分析

陈淑杰

关键词:宫腔镜下, 输卵管妊娠, 插管治疗, 疗效观察, 输卵管切除术, 产妇死亡率, 治疗方法, 急腹症, 妇产科, 发生率, 病死率, 止血, 患者, 病灶
摘要: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生率约占妊娠总数的2%,但病死率约占孕产妇死亡率的9%~10%[1].传统治疗方法采用输卵管切除术,该法既能切除病灶又能及时止血,疗效颇好,但会减少患者的妊娠机会.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低血容量休克治疗的进展

    近20年来对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有很大进展.例如:利用多种血液动力学及代谢变化方面的监测指标进行大量输液,出现了许多新的血管活性药、纠正代谢障碍药以及抗休克药等.这些使体克的疗效和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兹就其中几点概述如下.

    作者:夏璐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降血糖类药物研究进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世界范围的常见的流行性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在发达国家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称为第3位的致死病因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约4 000万人[1].

    作者:王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温病吐泻诊治分析

    流行性出血热属中医温病范畴.一因其有多脏器损害的特点,在配合西医治疗本病消化系统损害之叶泻用中药反转统治疗获愈,现举例分析如下.

    作者:武玉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垫枕及功能锻炼的指导

    胸腰椎单纯性屈曲型压缩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严重性创伤.垫枕加功能锻炼是治疗胸腰椎屈曲犁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理想而常用的方法 .受伤的椎体经用垫枕能使之整复复位,复位后脊椎仍然保持在过伸位,使受伤椎体持续得到垫枕的挤压,从而保持复位的效果.合理的功能锤炼是辅助垫枕复位并使之保持内动力.功能锤炼可充分发挥脊椎前纵韧带和椎间盘的牵拉力,并使腰背肌起着肌肉夹板作用,有利于腰背功能的恢复.作者通过对35例腰椎单纯性屈曲型压缩性骨折病人进行垫枕护理,并指导功能锤炼认为功能锤炼的原则是尽早开始、坚持不懈、先易后难、循序渐进.35例病人治愈率达80%,优良率达100%.

    作者:田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276例根管治疗术一次法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根管治疗术一次法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急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481例54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76颗采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对照组266颗采用常规管治疗术,即多次法.随访观察两组根管治疗术2年后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2年后成功率分别为95.20%、96.62%(P>0.05).结论 实验组2年后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作者:郝春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顽固性松皮癣治验

    李光树,男43岁.湖北省汉川市新河镇红星大队红二1小队木工.于1984年6月12日初诊.主诉:头部及全身发红斑,覆盖银屑,抓破渗血,冬季加重已24年.

    作者:田锦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骶骨不完全骨折的综合治疗

    总结药物治疗和局部理疗治疗骶骨不全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院门诊收治的32例骶骨不全骨折者资料,男3例,女29例.所有患者采用全身药物治疗结合局部理疗的综合方法 治疗,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8~14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治疗前为(26.3±3.2)分,疗程结束为(11.7±2.6)分,终随访为(15.6±2.3)分,综合治疗后及终随访的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共有26例治疗前后分值下降(15分,占81%.但终随访时,明显恢复中有8例疼痛加剧.结论 全身药物治疗结合局部理疗的综合方法 对骶骨不全骨折短期效果较好,但不能获得有效的长期缓解.

    作者:吴志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浅谈开展药品快速鉴别工作的重要性

    药品是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保证药品质量,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梁福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常规治疗同时辅助沐舒坦治疗小儿肺炎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特性.方法: 在采用常规的治疗的同时用沐舒坦每次1~2 mg/kg+0.9%生理盐水50ml静注,2次/d,疗程1周.结果: 本组治愈51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达96.72%.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农原体感染是小儿CAP不可忽视的病原.婴幼儿感染有上升趋势,对临床有喘息症状CAP要及早作相应特异性检测及早诊断并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作者:马玉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不论在国内及国外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己接10%~15%.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及各项临床检查项目的增加,广大女性朋友对此病提高了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气态部位.主要发生在盆腔以内,但亦可出现于远离盆腔的多种组织中,如鼻粘膜,肺,胸部,心包膜以及上下肢的肌肉地等处.

    作者:曲桂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医院——试谈如何发挥医院女职工作用

    构建和谐医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各种矛盾交织,医疗纠纷有所增加.作为医院中与患者接触频繁的女职工来说,工作中发生医患纠纷的概率较大.

    作者:吴晓燕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引起的体内代谢失调和高血糖状态,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次、多食、疲乏、消瘦等表现,其并发症为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慢性病变可涉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视网膜、皮肤等:其诱因有肥胖、感染、缺少体力劳动、多次妊娠等.

    作者:王月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2001年1月~2004年10月我院血透室应用双腔导管留置行血液透析32例,其中颈内静脉14例,锁骨下静脉10例,股静脉8例.结果 本组32例患者,留置导管时间1天~19个月,血液流量平均200~2580ml/min,其中1例曾出现隧道口皮肤红、肿、热、痛炎症反应,经局部换药处理及加强全身抗感染治疗后,炎症消除,继续血液透析至今.结论 深静脉留置管的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为临床造瘘提供了时间,从而值得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周遐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中风后遗症的中药康复105例观察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针灸治疗105例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 临床分3型,以补阳还五汤加针灸,在治疗前后作血流变学检查.结果 表明,治愈总有效率率为81.9%,治疗前后血象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董晓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71例临床病程演变观察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世界上通用的Bohan和PETER的分类标准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上首选激素,也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关于它的长期病死率,长期生存率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国内外均没有更多的报导,本文对我院风湿病科1989~1997年住院诊断并随访到的7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DM/PM的长期治疗情况,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赵金凤;赵金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应用奥曲肽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分析

    我院应用奥曲肽(Octreotide,Sandostatin善得定)联用洛塞克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萍;赵成林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表现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方法 对102例HIE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轻度69例;中度28例;重度5例.结论 HIE的CT表现主要为脑水肿所致脑内低密度改变及合并颅内出血.

    作者:张士明;张庆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超声在梗阻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病症,结石、胰头癌、壶腹部癌、低位胆管癌是其主要的及常见病因,对于不同病因其在病程、治疗方式、手术方法、预后等多方面均有明显不同,所以针对病因的明确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对我院近几年诊断并治疗的梗阻性黄疽病人76例进行总结、整理,以探讨超声在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及鉴别中的价值.

    作者:刘岚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作者:李永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流程设计

    目的 制定分诊护士在对门诊候诊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的工作措施,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了解门诊患者的特点,制定工作流程.包括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为患者定位;根据就诊情况,选定讲授的时间及时间的长短;判断患者的接受能力,决定讲授的量.结果 护士工作思路清晰,做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结论 提高了护士的位势.改善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患者防病能力.

    作者:何业玲;潘玉秀;张彩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