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李银福;陆建保;姚伟东;吴学明

关键词:肺心病, 左心室功能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右心功能损害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21例慢性肺心病的超声心动图,以二尖瓣A/E比值为指标观察左心室舒张功能;测量EF,CO、SV、CI、FS作为观察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并测量左室心腔内径及计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结果 研究发现肺心病组二尖瓣A/E比值为1.14±0.14,与对照组比较P<0.01.EF、CO、SV、CI、FS分别为61.90±11.82,4.47±0.89,56.71±13.70,63.20±0.58,与对照组比较P>0.05.心肌重量指数83.76±19.10,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慢性肺心病①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受损;②本研究禾发现左室收缩功能减退;③不伴有左心腔扩大或左室心肌肥厚.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初探

    目的 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 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惠者共149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系及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CAS的发生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程、高SBP和PP、血UA均呈正相关(P<0.01),与HDL-C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梗死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上述心血管危险因素均有密切关系,有效控制以上危险因素可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降低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姜瑾;薛冰;朱敏洁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右心功能损害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21例慢性肺心病的超声心动图,以二尖瓣A/E比值为指标观察左心室舒张功能;测量EF,CO、SV、CI、FS作为观察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并测量左室心腔内径及计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结果 研究发现肺心病组二尖瓣A/E比值为1.14±0.14,与对照组比较P<0.01.EF、CO、SV、CI、FS分别为61.90±11.82,4.47±0.89,56.71±13.70,63.20±0.58,与对照组比较P>0.05.心肌重量指数83.76±19.10,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慢性肺心病①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受损;②本研究禾发现左室收缩功能减退;③不伴有左心腔扩大或左室心肌肥厚.

    作者:李银福;陆建保;姚伟东;吴学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DRFS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体滑脱症(附18例临床报道)

    目的 探DRFS撑开复住系统及椎体间植骨融合在腰椎体滑脱症中的应用.方法 对18例腰椎滑脱患者行DRFS手术,术后随访5~18个月.结果 滑脱率术前平均35%,术后平均5%,植骨融合率94%,断钉1例;综合评价优良率94.5%.结论 DRFS复位固定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复位固定可靠.椎体问植骨融合用骨量少,取骨方便,融合率高.

    作者:史方悌;侯家芳;曹克银;渠继武;王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低温下体外循环期间血浆内皮素的变化研究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30例在低温下进行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分别采取其术前1d,麻醉诱导后、循环中及术后2h静脉血,测定血浆内皮素(ET)含量.同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显示:术前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62,P<0.05).循环中ET水平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十分显著(t=-5.74,P<0.01).术后2h与循环中比较ET水平明显升高,并具显著性差异(t=3.92,P<0.01).血球压积(HCT)术前平均为42.08%名,术中下降为21.36%.结果 提示:低温CPB期间可造成患者血浆ET含量的明显变化,其水平变化有助于维持CPB期间和CPB后心血管功能的稳定.

    作者:刘斌;李翠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

    目的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0例乳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特点,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10例乳腺肿块,观察肿块声像图特征,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并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点.结果 大多数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晰,边缘不光整,肿块前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彩色多普勒检测内部或周边有丰富血流信号.良性肿瘤多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结论 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倪炯;严军;吕光宇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乳糜血样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乳糜血样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程度的乳糜血浆中加入不同浓度的HBsAg质控血清,对不精密度及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 乳糜血液不精密度:批内平均CV6.3%,批间平均CV25.4%,轻度乳糜血液CVl5.4%,中度CV27.1%,重度CV44.5%.不同程度的乳糜血液随放置时间的延长,OD值下降,轻度乳糜血液下降4.6%,中度下降14.7%(P<0.05),重度乳糜血液下降62.8%(P<0.05),并出现灵敏度降低及不同程度的漏检,HBsAg含量1.5ng/mL的乳糜血液阳性漏检率7.0%,HBsAg含量1.0ng/mL的乳糜血液阳性漏检率13.0%,HBsAg含量0.5ng/mL的乳糜血液阳性漏检率34.7%.结论 不同程度的乳糜血液随放置时间的延长,OD值下降,灵敏度降低,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检,检测乳糜血液时,轻度乳糜血液放置时间不超过3d,中度放置时间不超过ld,重度的必须立即检测.

    作者:徐学新;韩海心;余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焦虑的特点及心理干预.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4例血液透析患者家属进行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测试.采用WJZ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干预前64例家属的SCL-90的阳性症状均分为躯体化、抑郁、焦虑3项因子高于常模(P<0.01);干预前后SCL-90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属大部分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以纠正其负性心理.

    作者:左婷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颈部大动脉扩张性疾病的彩超诊断

    目的 探讨颈部大动脉扩张性疾病的彩超声像图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彩超浅表探头(7~12MHz)对6例颈部大动脉扩张患者进行彩超检查.结果 典型的表现是:患者颈部见搏动性包块,颈总动脉长度增加,走行迂曲扩张,分支点抬高至胸骨上窝的上方,血管内径增宽,内中膜增厚,血管内可见红蓝参半的涡流信号.了解和辨认这些表现,对于诊断本病很重要.结论 彩超对于诊断颈部大动脉扩张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银广;周菊;黄祯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闭合交叉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目的 评价闭合多针内因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X线和骨牵引下,行股骨颈骨折复位,直径3.5mm斯氏针,闭合多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42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结果 本组42例骨折中,无l例出现股骨头坏死,骨折全部愈合,本人认为该方法操作简单,特别适合基层医院.

    作者:胡思明;李筱灵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头部外伤后脑血管调节紊乱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头部外伤后脑血管调节紊乱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头部外伤后脑血管调节紊乱性头痛患者240例,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静滴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静滴血塞通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120例,治愈84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120例,治愈48例.有效50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81.7%,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用于头部外伤后脑血管调节紊乱性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何建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对儿童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儿童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以下简称治疗组)50例和西药组对照组吸入舒利迭干粉剂(以下简称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用药后1年内发病次数、每次发病严重程度、每次发病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的剂量.结论 穴位贴敷疗法和GINA推荐的吸入疗法无显著性差异,该疗法也是值得哮喘患儿选择的一个方法.

    作者:蒋国庆;何玉琼;陈坤支;渠巍;卢根我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吗丁啉与红霉素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方法 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吗丁啉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20例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红霉素治疗的29例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疗效、止吐时间.结果 红霉素组29例显效10例(29%),有效14例(48.28%);吗丁啉组20例显效2例(10%),有效7例(35%).红霉素组止吐时间2.55±0.948d,吗丁啉组3.4±1.231d.红霉素组无明显副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微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在疗效及止吐时间两方面均优于吗丁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毅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理论假说与方法

    中药(单味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目前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综述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主要理论假说与方法,提出应充分重视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建立可靠、可信的中医症候动物模型;坚持临床疗效为中心等关键点,为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作者:景怡;任远;景荣琴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音乐干预减轻宫腔镜患者紧张、疼痛、应激的效果观察

    宫腔镜检查是直接准确,检查和诊断官腔病变的一项微创技术.多数患者除了对检查存在紧张心理,还会凼术中宫颈的扩张,牵拉及官腔操作产生疼痛,恶心呕吐,各别患者还会出现血压升高,情绪焦躁,大汗淋漓甚至手足抽搐等应激反应,如何让患者接受这项新兴的有价值的妇科诊断技术?

    作者:戴莉;高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益气活血汤配合西药在治疗宫外孕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讨论益气活血汤配合西药在治疗宫外孕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确诊为宫外孕未破损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方益气活血汤.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8%.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曹青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产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制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有关医院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社会对医疗机构的监督也大大加强.医疗环境市场化的冲击加上患者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医疗纠纷大幅度上升,据卫生主管部门的小完全统计,产科医疗纠纷几乎占到全部医疗纠纷的40%~50%[1].

    作者:范冬莲;张婉;范振菊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早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治验两则

    目的 寻求治疗早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佳法.方法 通过对干燥综合症患者的诊察,分析其病因,针对性的用药.结果 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中医中药治疗早期原发性干燥综合症疗效满意.

    作者:刘红芸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恶性脑膜瘤的术前定性诊断与预后因素探讨

    目的 本文为了探讨恶性脑膜瘤的术前定性诊断要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将14例恶性脑膜瘤按CT影像特点分为两组:CT表现符合典型脑膜瘤特征组5例,不符合典型脑膜瘤特征组9例,对其影像与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其预后随访3年.结果 症程短于6个月者9例;平均年龄53.4岁;瘤体呈低或混杂密度者7例;8例呈不均匀强化或厚壁强化;8例浸润性生长:11例瘤周水肿在中度以上,7例呈指压水肿.预后在Ⅲ级以下者6例,3年死亡率14.2%.结论 发病年龄、症程、临床表现、轻重、肿瘤密度(CT值)、强化效应、生长方式及瘤周水肿等因素是恶性脑膜瘤定性诊断要点,其预后与以上因素有一定相关.接近于Ⅱ星形细胞瘤的预后.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血液分析仪不能代替镜检

    白细胞三分类及五分类的血液计数分析仪已在国内迅速普及.它不但能降低劳动速度,且能提供血液学检查全面而有价值的资料.它有分析速度快、测定结果准确和精密度高等优点,但再先进的仪器也需要人的调整、效正才能保证结果的可靠.

    作者:庞艳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儿童肥胖研究与治疗

    体质量超重,或者肥胖,是当下全世界面临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过度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环境导致的过度紧张引起的肥胖与非传染病发病和死亡的增加密切相关[1].成年人肥胖可导致多种慢性疾病,而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为成年肥胖留下了重大隐患,肥胖和儿童肥胖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王明华;马巧云;邬秋月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