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卢文秀;樊丽;贺彦新

关键词:椎问盘移位, 针灸, 牵引, 针刺结合牵引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患者分为单纯针刺组(60例),针刺牵引组(60例)、单纯牵引组(60例).结果 针刺牵引组、单纯针刺组优良率分别为91.67%、85.00%,优于单纯牵引组的58.33%(P<0.01);针刺牵引组的第1疗程痊愈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针刺加牵引治疗本病效果好,疗程短.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2000至2008年中西医治疗偏头痛综述

    就2000年至2008年中西医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进行概述和分析.中医运用辨证型论治为主,以推拿,针灸等其他疗法.西医从急性发作期治疗和预防偏头痛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治疗.

    作者:蔡松柏;吴国营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自拟平亢养阴汤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1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平亢养阴汤配合西药治疗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患者随机分为平亢养阴汤组(治疗组)和丙基硫氧嘧啶对照组,分别给予平亢养阴汤配合小剂量丙基硫氧嘧啶和常规量丙基硫氧嘧啶治疗,观察10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为8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亢养阴汤组治疗后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口干舌燥、倦怠乏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亢养阴汤配合西药治疗老年甲亢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忠悦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推拿合皮内针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推拿配合皮内针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的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治疗组对背肌筋膜炎有良好疗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路瑶;付希满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艾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艾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顺铂.结果 治疗后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为8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HPS评分提高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艾迪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与顺铂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明显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林艳翠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结局影响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经过及时诊断和规范处理,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糖代谢异常单胎妊娠孕妇216例作为试验组,其中GDM 110例,CIGT 106例;选择同期糖代谢正常的单胎孕妇2 61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围生儿的终结局.结果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高达7.64%,其中GDM的发生率为3.89%(110/2 826),GIGT的发生率为3.75%(106/2 826),91.67%(198/216)的糖代谢异常孕妇接受了治疗GDM组巨大儿发生率为15.55%(16/110)、妊高征发生率为16.36%(18/110),对照组分别为7.51%(196/2 610)、7.89%(206/2 61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GIGT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GDM和GIGT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45%(6/110)、3.77%(4/10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5%(16/2 610)(P<0.01),而两组新生儿其他并发症发生率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通过及时诊断和规范处理,GDM组巨大儿、妊高征发生率仍高于糖代谢正常孕妇;GIGT组结局明显改善,除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外,其母儿并发症与糖代谢正常者无明显区别.

    作者:曾华彦;张军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浅谈ICU护理进修体会

    自2005年到2007年,我们对200多名在各大医院ICU进修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调查报告纪录如下,仅供参考.

    作者:王玉平;解放军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医哮病治法的发展

    哮病是一种突然发作的,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历代中医都对其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哮病历代文献的分析,分别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研究总结中医学在认识和治疗哮病上的变化和发展,并对今后哮病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提出自己的观点.

    作者:刘津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药称量误差对药效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称量误差对药效的影响及原因.方法 查阅有关文献,结合临床用药现状.结果 称量误差对中药单方和复方的药效均有影响,有时甚至改变适应症,产生相反的作用,而且称量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论 中药称量误差是可以避免的,加强中药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实行药师准入制度,利用现代科技提高配方质量是预防中药称量误差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恩来;许明山;潘秀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偏头痛辨治体会

    偏头痛是一种通俗病名,在中医归属于头风、脑风、厥头痛等范畴,现代医学多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原因由神经一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导致,其疼痛可发于偏侧,或双侧,或仅前额部,或仅后枕部,或仅头顶部,抑或全头疼痛.

    作者:张晓雷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通络汤,对照组服用颈复康颗粒,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本方与对照组均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ESR、ClIP,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但本方可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通络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有效,临床疗效与颈复康颗粒对照组等同,但其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其治疗机制可能通过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通络,以达到改善微循环有关.

    作者:郑文哥;杨少锋;陈青;罗振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浅谈医院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卫生系统内部审计是指卫生系统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本单位及所属机构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性进行独立监督审核的行为[1].

    作者:卢春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护士生临床实习带教的几点认识

    护士生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临床教学质罐直接影响着所培养护理人员的素质.从多年的临床带教丁作中,结合本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带教方法,不断总结带教经验,取得J,良好的效果,现将带教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郑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60例跟骨Sanders Ⅰ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并同对照组给予相同的中医手法复位,加压包扎,中药内服,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远期足部功能.结果 治疗组同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远期足部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洗辅助治疗跟骨骨折可取的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宝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加替沙星注射液与穿琥宁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加替沙星注射液足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为黄色或黄绿色澄明液体,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临床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呼吸道、皮肤及软组织等感染.穿琥宁注射液为几乎无色至淡黄色澄明液体,能增加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应急能力,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等.

    作者:沈国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PCIA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拟行择期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的老年患者,分为术后静脉镇痛组(PCIA组,56例)和术后未使用PCIA组(对照组,64例).分别在术前ld和术后第7天对患者进行神经精神功能9项测验,各测验项目术后值功能降低等于或超过术前值的20%判定该项目出现术后功能恶化;一个患者术后有2个或2个以上的测验项目出现功能恶化判定该患者发生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 107例患者完成了手术前后神经精神功能测验.术后第7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PCIA组32.7%(16/49),对照组为25.9%(15/58).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患者手术后早期有29.0%的患者发生了认知功能障碍,但PCIA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田中义;许琴晴;杨学权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祛风消痛汤治疗偏头痛50例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其发病急骤,痛势剧烈,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笔者自近3年来采用祛风消痛汤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玉玲;唐加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医治未病理论与糖尿病性心脏病防治探讨

    糖尿病心脏病(Diabetic Cardiopathy,DC)病名由Ledet于1979年首先提出,目前在内分泌界得到普遍公认.糖尿病心脏病是糖尿病重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糖尿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

    作者:翟玉民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朱南孙治疗膜样痛经经验

    膜样痛经,以其行经腹痛,直至子宫内膜呈大块或整个腔型随经血排出后疼痛始缓而得名.常发生在月经初期或初期后不久多见于未婚或末孕妇女,膜样痛经的记载,李经伟、孙学威主编的<中医基础丛书>(<妇科秘方>)一书.

    作者:陈冬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IgA肾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创新与治疗进展

    lgA肾病属于中医的尿血、腰痛等范畴,其确诊主要靠肾穿刺病理活检.近30年来,随着医学界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严重性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从首发症状起,每10年约有20%的患者发展到终未期肾病.

    作者:杨义龙;熊国良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圆利针治疗臀上皮神经痛

    臀上皮神经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通过采用圆利针松解引起臀上皮神经痛的软组织病灶,治疗臀上皮神经痛200例,临床治愈率达75%,总有效率达100%,且治疗方法简单,有效,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和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