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遗症48例

姚红艳;吴官保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治疗应用, 中风后遗症
摘要: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法将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结果 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改善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卒中后遗症期疗效确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蠲痹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以中药蠲痹饮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消炎痛.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蠲痹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梅香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隐匿型肾癌的诊断和治疗(附8例报道)

    目的 提高对隐匿型肾细胞癌(ORCC)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先后收治的8例ORCC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均经手术或活检诊断为肾癌,其中4例行减瘤性肾切除术加综合治疗,3例行介入治疗,1例未行介入或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8~20个月,4例行减瘤性肾切除术加综合治疗者,存活1例,死亡3例,3例行介入治疗以及1例未行介入或手术治疗者均死亡,结论隐匿型肾癌属于晚期肾癌,其误诊率高,预后较差:对隐匿型肾癌及时确诊并行减瘤性肾切除术加综合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张建华;官润云;刘孝东;石家润;赵晖;陈剑珩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常规西医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1次2粒,3次,d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麝香保心丸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显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系纯中药制剂,服用方便,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简永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丁樱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撷菁

    小儿遗尿症指5周岁以上小儿除外器质性病变,表现为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于睡梦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患儿遗尿少则数夜一次,多则一夜数次,具有睡眠深沉、不易唤醒的特点.

    作者:吴磊;张霞;丁樱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我院药品处方审核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处方用药及处方规范化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处方共11000张,依据统计学方法归纳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筛选出不合格处方363张,约占抽取总数3.3%.处方的不合理性大致归纳为处方药品名称不规范、滥用药物、配伍不合理、重复使用同类药物、用法用量不准确或计量单位不规范、品种过多、书写不合格等.结论 我院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处方的开具应进一步规范化,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徐玉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235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以便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沙县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235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及出生体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脐带因素、胎位、产程异常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分娩方式、出生体重也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结论 做好围产期保健,做好高危妊娠的胎儿监护,加强分娩时监护,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缩短第二产程及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附29例报告)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经验和改进方法.方法 对29例鞍区肿瘤行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结果 肿瘤全切25例,次全切3例(垂体腺瘤1例,颅咽管瘤2例),部分切除1例(脊髓瘤1例),出现脑脊液5例,尿崩症1例,均在1周内恢复,19例激素异常的病例中18例恢复正常,随访3~15月,所有病例症状均有所好转.结论 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既安全又彻底,且创伤小,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周波;周南开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经颈-胸骨部分劈开路径在高龄上胸段食管癌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上胸段食管癌患者,不开胸,经颈-胸骨部分劈开路径,行食管摘除或食管内翻拔脱、胃-食管颈部吻合术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结合本院1989年1月至2006年1月,对12例合并有较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70岁以上的上胸段食管癌患者(食管癌长度<3cm,无外侵/外侵不重),采取经颈-胸骨部分劈开路径,行食管摘除或食管内翻拔脱、胃-食管颈部吻合术.对其手术指征、手术要点、并发症及生存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 全组均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6例,声音嘶哑2例(出院半年内自行恢复),心血管并发症3例,颈部吻合口漏1例(经局部换药治愈).全组无胃排空功能障碍.3年后失访3例(按3年内死亡计算),1年生存率9/12,3年生存率5/11,5年生存率3/11.结论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常合并心肺疾患,增加了开胸手术的风险,使得一些患者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对于那些合并有较重心肺疾患,肿瘤不大或外侵不明显的上胸段食管癌高龄患者,我们认为:不开胸,经颈一胸骨部分劈开路径,行食管摘除或内翻拔脱、胃一食管颈部吻合术是一种较好的外科治疗选择.

    作者:马洪飚;罗锋;宋小元;余欣;王睿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急性阑尾炎并存疾病漏诊分析

    急性阑尾炎足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本院于2000年8月至2007年1月,共治疗643例阑尾炎,出现片存阑尾炎周围疾病(附件炎症,阑尾周围肿瘤)3例.并存输卵管脓肿2例,良性阑尾黏液囊肿1例.并存6例,约占0.6%.出现漏诊5例,漏诊率83.3%.现就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谭忠文;王松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深刻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新时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作者:郑湘宁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清热利咽合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清热利咽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清热利咽合剂中广东土牛膝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HPLC对清热利咽合剂中芦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广东土牛膝:芦丁在5.6~28.0μ 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6%,RSD=1.0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清热利咽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雁玲;伍毅;冯慧茹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加味四妙散治疗湿热腰痛的体会

    文中主要论述的是把常规治疗湿热腰痛的主方四妙散进行加味,使加味后的四妙散在治疗上的得到拓展,疗效更加显著,从而提高治愈率,使患者免受腰痛之苦.

    作者:邵树林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诊断分型及针对性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的完整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根据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将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分成轻、中、重三型,然后分别进行针对性治疗,并做对比观察、随访、统计.结果 不同类型的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经以下针时性治疗:改变生活习惯,基础疾病治疗,康复治疗,前瞻性预防脑梗死及脑出血用药.治疗组患者的影像学病变范围、临床症状以及预后,明显优于未经针对性治疗组.结论 不同类型的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应分别进行及早的干预和针对性治疗.

    作者:杨健;葛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门诊药房在调配儿科处方时应注意的问题

    文章从儿童患者的特殊生理结构出发,分析药师在门诊药房配发药物时,提醒患者家属在药物使用方法、剂量、特殊贮存等方面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保证儿科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药师职责,也使药师的价值得到体现.

    作者:朱月红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针刺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患者分为单纯针刺组(60例),针刺牵引组(60例)、单纯牵引组(60例).结果 针刺牵引组、单纯针刺组优良率分别为91.67%、85.00%,优于单纯牵引组的58.33%(P<0.01);针刺牵引组的第1疗程痊愈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针刺加牵引治疗本病效果好,疗程短.

    作者:卢文秀;樊丽;贺彦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后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导管感染因素,寻求正确的护理措施.方法 根据留置时间分为A、B、C三组,导管细菌培养进行菌种分类分析.结果 三组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与C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与C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1<P<0.05).A与B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体G+球菌占44.82%、G-杆菌占37.93%,真菌占17.24%.结论 留置1~2周时间是安全的,超过2周以上感染率上升.严格无菌操作对避免感染发生至关重要,应针对其因素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

    作者:黄兴兰;徐巧元;代建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川芎嗪不同用药途径治疗脑梗死12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川芎嗪不同用药途径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颈动脉注射组和川芎嗪静脉滴注组,治疗组:于生理盐水20mL中加入川芎嗪100mg,以4mL/min的速度经颈动脉注射,对照组:以川芎嗪1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20d后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川芎嗪经颈动脉注射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静脉用药.

    作者:岳运霞;吴标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的护理体会

    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足本院近年开展的一种新的介人性检查,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总计检查及息肉电切治疗等病例497例.大多数患者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准备肠道,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唐云淑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混合痔术后疼痛中西医治疗进展

    混合痔是肛肠科一种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但是术后引起的疼痛,一直是困扰患者,让患者畏惧手术.目前很多研究者对混合痔术后疼痛予以高度关注,临床上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将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吴至久;唐学贵;李敏;杜丽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解毒消疹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13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解毒消疹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筛选的67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阿昔洛韦静点治疗;治疗组加用解毒消疹汤治疗,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热退、手足止疱、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总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热退、手足止疱、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总疗程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解毒消疹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更满意.

    作者:田志丽;宋苏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