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减少肺栓塞误漏诊之管见(附12例分析)

范向阳;隋国臣;刘士杰;魏国学

关键词:肺栓塞, 危险因素, 诊断
摘要:目的 提高基层医院医生对肺栓塞临床实验室所见的认识及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肺栓塞的临床资料,列举和分析常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率.结果 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咯血、发绀、晕厥、血压下降分别占91%、66%、58%、25%、41%、25%和33%.胸部X线异常75%,心电图异常91%,首诊误诊率66%.结论 了解肺栓塞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所见,提高对本病诊断意识,对减少误诊是重要的.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孤残儿童的人性化护理对策

    在中国0~14岁儿童中,有残疾儿童900余万人,占全国同龄儿童总数的2.66%[1].《残疾人保障法》对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包括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保障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娱乐、福利等权益.这些也都适用于残疾儿童.

    作者:丁梅;黄会青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补肾强骨汤加减治疗POP的疗效观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预防和治疗任务越来越迫切.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骨伤科自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共选取了符合诊断标准的POP患者60例,随机抽取其中30例,辨证后运用补肾强骨汤加减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另30例作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锍;邓兴根;肖伟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溶血对HITACHI/BM—717生化分析仪检测指标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生化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同时抽取病人血液两份,做不同处理,一份立即分离血浆用HITACHI/BM-717检测(不溶血结果),另一份放置-20℃冰冻30分钟后取出,放室温10分钟解冻,离心分离血浆上机检测(溶血结果).结果 溶血使两个项目无影响,十个项目结果假性增高,十二个项目结果假性降低.结论 在生化报告单上注明标本溶血,结果仅供参考,必要时重留标本复查,确保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作者:杨洪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谈供应室人员下收下送无菌物品的全程质量管理

    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各类无菌器械、敷料及物品的供应,供应室管理质量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甚至病人的安危,确保各类无菌物品的质量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核心,供应室无菌物品下送是保证无菌物品不受污染的重要工作,在医院开展整体护理,推行优质服务,实现医院跨越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加强供应室下收下送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是防止无菌物品在下送过程中被污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疏肝和胃汤治疗BRG肝胃不和证36例;对照组36例口服铝碳酸镁、吗丁啉,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内镜检查情况.结果 临床症状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肝和胃汤对BRG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更显优势.

    作者:李国平;颜莉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测定WBC的对比分析

    目的 了解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测定WBC结果是否有差异.方法 使用优利特-200型自动尿液分析仪及配套尿11项试纸条对尿液标本按规定进行测定,同时混匀尿液离心做镜检.结果 尿液分析仪为阴性者,镜检白细胞超出正常范围(>4个/HP)占0.06%,镜检白细胞在0-4个/HP时,尿分析仪呈阳性(+-~++)占25.9%结论尿液分析仪与镜检法测定WBC之间不成正比关系.尿液分析仪不能替代镜检法对WBC的测定,要动态的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尽量减少误诊和漏诊现象,更好的服务于病人.

    作者:王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97例肾综合症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临床观察

    肾综合症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为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的5期经过,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病程的4-6天,迟者8-9天,是病情危重的征象之一.少数顽固性休克患者,由于长期组织灌注不良出现紫绀,并促进DIC,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我院自1999年1月-2006年1月收治HFRS117例,其中发热期80例,低血压休克期97例,临床诊断符合2001年第六次全国HFRS学术会议标准,并经血清抗HFVlgm检查确诊.

    作者:周宪秋;韩锡艳;张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症急性胆管炎外科治疗

    重症急性胆管炎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在国内原发性胆管结石及胆道感染仍甚常见的情况下,提高对此症的治疗效果,降低其死亡率甚为重要.本科将1995年1月至2007年5月份共收治的39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外科治疗的情况作回顾性总结,现报告以下.

    作者:张良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山鸡散内服山枝散外敷治疗小儿疳积300例

    1.资料与方法疳积昔为祖国医学的四大病症之一(痘、疹、惊、疳),一直为医家所重视.疳积包括食积(又称停乳,停食或食滞)和疳症,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食积是疳症的早期阶段,疳症是食积的发展结果.小儿疳积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夏季为,病程持续时间较长,我院采用山鸡散内服,山枝散外敷治疗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作者:沈荣国;李鹤汀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宫颈癌1例超声所见

    患者,女,38岁,阴道流血3-4个月,要求超声检查以了解子宫附件情况,腹部超声显示:前位子宫,宫体附件情况正常,宫颈回声不均,宫颈后方边界欠清晰,宫颈管显示不清.建议内诊及进一步检查.

    作者:高利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销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的观察与护理

    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也是常见的发病率高、预后较差的一种循环系统疾病.我院自2005年元月至2006年12月采用硝普钠治疗98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付秀萍;王秀兰;付春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肌酸激酶(CK)和心型同工酶(CK-MB)、脑型同工酶(CK-BB)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2006年7月~200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60例窒息新生儿和60例正常新生儿分别在生后24小时内、第3天、第7天采取股静脉血,测定血清中总CK、CK-MB、CK-BB.结果 窒息组血清CK、CK-MB、CK-B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血清CK、CK-MB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轻度窒息组血清CK、CK-MB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血清CK-B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结论 (1)窒息新生儿血清中CK、CK-MB、CK-BB水平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窒息程度越重水平越高.(2)血清CK、CK-MB、CK-BB是窒息新生儿心、脑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对临床干预治疗和早期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焕新;薛海荣;李德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革兰氏阴性菌肺炎实验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革兰阴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经鼻咽部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机械通气患儿经气管插管吸取合格痰标本,接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培养,采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 同期415例痰培养标本中,检出15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07例,占总检出率的68.6%,其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50.5%,其他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阴沟肠杆菌、臭鼻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产气肠杆菌、液化沙雷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副流感嗜血杆菌.且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居多,尤其是1岁以下更为多见(68.2%),在新生儿亦有一定比例发生(17.76%).它病情迁移,多见于重症、难治性、复发性肺炎,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从药敏试验中得出结论,几乎70%以上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100%耐药,有近40%~60%左右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比肟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低,尚未检出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结论 近年来革兰阴性菌肺炎有增加趋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1.广谱抗生素尤其是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或无目的 联合使用抗生素致使菌群失调,在敏感菌受到抑制时,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的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雷氏菌、假单胞菌等得以繁殖而引起肺炎;2.有创检查、有创治疗等医源性感染机会增多;3.临床医师重视病原学诊断和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提高使检出率增加.革兰阴性菌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小年龄婴儿与新生儿,患儿本身可能存在各种基础病变及高危因素,极易造成病情迁延,病情多变而使病情复杂,病情难于控制甚至引起死亡.同时从药敏试验来看,革兰阴性菌耐药菌株众多,耐药程度较高,并且有较高比例的ESBLs细菌感染,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已成为小儿复发性肺炎、难治性肺炎、医院感染性肺炎的重要因素.小儿肺炎的治疗应根据其病情及病原菌培养结果等,合理选择抗生素及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张曙冬;黄海林;吴澄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6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多脏器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伤情况.方法 对60例重度窒息患儿入院后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气、电解质、血糖、心肌酶谱、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谱、胸腹联合片、心电图、头颅B超及选择性超声心动图、头颅CT、头颅MRI等检查,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个器官损害例数多(25%),1个、3个次之(21.7%),多器官损害为40例,发生率为66.7%.总器官损害为54例,发生率为90%.结论 重度窒息患儿生后生后5、1分钟评分差值与多器官损害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提示:在胎儿期,应加强围产保健和监护,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窒息的因素,必要时终止妊娠以减少窒息的发生;出生后,当发生重度窒息后,应尽快恢复患儿的生命体征,提高患儿的Apgar评分,以减少多脏器损害的发生.

    作者:张焕新;薛海荣;李德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浅谈产科健康教育的实施

    妊娠、分娩是妇女一个正常而又特殊的生理过程.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经验,加之周围分娩所造成的可怕现象,使产妇在妊娠、分娩期有明显的心理负担,所以产科的工作除日常照顾外,更应通过向孕产妇及其家属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产前、产后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及心理卫生知识,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保持佳心理状态,使其尽快进入角色,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过程,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

    作者:白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11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乳癖消、逍遥丸、三苯氧胺)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只服用西药(三苯氧胺)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82%,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且治疗组复发率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鹤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规范老中医资格评审认定继承并弘扬传统中医文化——来自一位老中医从业人员的心声

    中医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以前,成长和发展于漫漫历史长河中,其内容包含着古朴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底蕴和思维方式,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瑰宝,至今仍然发挥着璀璨的光芒.

    作者:牛世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观察及保肝治疗——附48例观察

    抗结核药致肝损害,在结核病的治疗中是较为常见的,药物性肝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肝炎、脂肪肝、胆汁瘀积(或药物性黄疸)、肝硬化,以及爆发性肝衰竭.因而,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予以重视.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222例肺结核治疗中发现肝损害48例,发病率为21.6%.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肝损害病例中,男性37例,女性11例;年龄16~80岁,平均48.8岁.其中含HR化疗方案16例,含HRZ化疗方案31例.

    作者:杨花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成人型Still病4例误诊分析

    本文通过对4例成人型Sti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成人型Still病临床误诊率高,临床医师需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对于临床上出现反复高热、关节肿痛、一过性皮疹三大特征的患者就应想到本病.

    作者:刘正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6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2月~2006年10月的LC126例临床资料.结果 除7例术中因胆囊三角区粘连致密无法解剖、胆囊息肉合并有右肝叶前缘血管瘤中转开腹外,其余119例均在LC下完成,1例术后出血行二次剖腹探查,另1例术后梗阻性黄疸进行性加重,行2次胆肠吻合手术治愈.结论 LC创伤小、恢复快,是胆囊良性病变的首选方式.

    作者:闫长红;闻天学;支厚;桑畅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