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林
妊娠晚期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并发症,起病急,病情重,严重危害母婴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由于非洲医疗条件差,患者保健意识短缺,子宫破裂时有发生,在非洲工作4年,收集了142例子宫破裂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贾存德;周芝珍;刘新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氯诺昔康是一种新型的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化学结构属于稀醇类,具有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该药的半衰期为3~5h胃肠道毒副作用少.不同剂量的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并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氯诺昔康24mg 加芬太尼0.5mg;B组为氯诺昔康40mg 加芬太尼0.3mg.C组为芬太尼1mg、吗啡10mg;3组结果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镇痛效果A组分别与B和C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B和C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比较C组明显大于A和B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氯诺昔康40mg加芬太尼0.3mg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疗效显著.
作者:曹连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冠心病是目前公认的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日渐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多种原因,人们普遍对冠心病的治疗不积极,不能坚持用药.本文采用社区入户调查的方式,分析156例确诊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药情况,并分析影响其用药依从性的可能原因.
作者:程红;裴咏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院近年来共收治手外伤患者58例,通过开展手外伤康复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提高了康复的积极性,掌握了康复训练的知识和技巧,提高了手外伤功能恢复率,同时降低了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郭春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998年-2005年3月我院外科收治小儿腹股沟46例,术前经检查确诊后,选腹股沟区横行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其方法简单,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智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斑块分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及斑块积分;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结果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0级28例,1级25例,2级18例,3级5例.冠心病患者FMD为(6.94±4.21)%,IMT(1.03±0.32)mm,FIB为(3.24±1.07)g/L,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FIB与FMD存在负相关(r=-0.429,P<0.05),与颈动脉斑块分级存在正相关(r=0.363,P<0.05),与颈动脉IMT无相关性(r=0.09,P 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有更高水平的FIB,冠心病患者血浆FIB与颈FMD存在负相关,与颈动脉斑块分级存在正相关.FIB水平能反映内皮功能受损的程度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临床上加强降纤治疗对延缓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受损及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恒斌;陈丹;吕国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治疗鼻腔后部出血有效方法. 方法:将已确诊为鼻腔后部出血17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后鼻孔栓塞止血,鼻内窥镜下微波电凝止血和鼻内窥镜下局部硬化注射高渗糖(50%GS)止血三种方法. 结果:后鼻孔栓塞组54例,治愈22例(41%),总有效率74%;微波电凝组56例,治愈40例(72%),总有效率93%;局部硬化组62例, 治愈52例(84%),总有效率97%.经χ2检验.三种疗法间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局部硬化注射高渗糖(50%GS)治疗鼻腔后部出血疗效好.
作者:岳玉恒;宋建民;李金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了解对早产儿实施环境护理支持的意义和方法.环境护理支持可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以及存活率.
作者:林妙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创伤.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加之老年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易出现并发症,病死率高,因此,目前多倾向于手术治疗.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采用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固定7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晁振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吉林市船营区是碘缺乏病区,历史上病情较重.随着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措施的实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于2000年实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但防治碘缺乏病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做好日常碘盐监测,把住碘盐质量关是做好防治碘缺乏病的关键.为了解船营区居民食用盐中碘含量,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和《吉林省碘盐监测方案实施细则》规定,船营区疾控中心于2006年4-5月份对辖区内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288户居民食用盐碘含量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松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13的含量.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血清IL-1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IL-13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为判断病情提供较好的实验室参数.
作者:黄宏思;黄卫彤;韦中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介入治疗学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医学影象学和临床治疗学相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有学者谓之与内科、外科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由于其近10几年的迅速发展,对许多以往临床上认为不治或难治之症,介均开辟了新的有效治疗途径.尤其在肿瘤的诊疗方面,介入放射学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介入治疗的麻醉作为手术室外麻醉,安全是其首要因素,配置基本的通气设备,急救设备及监护设备后,我们行86例镇静监护下介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建力;刘保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但是该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副作用,本文重点综述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机理及预后、预防.
作者:蔡明;朱嗣恒;王强;胡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随着人们对CHF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展.40年代至今,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先后提出了三种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或学说,这就是心-肾机制,心脏-周围循环机制和神经体液机制.三种学说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年代人们对CHF的认识,为当时CHF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这三种机制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或是对已有学说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前面学说基础上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本文拟以三个机制为主,对CHF的药物治疗进展情况作以综合性简述.
作者:黄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需要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而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其相关并发症日益突出,而尿毒症脑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自2006年1月至12月期间对7例尿毒症脑病患者时行血液透析与树脂灌流器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SCTPA)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SCTPA检查并证实为PE的患者44例,采用单排螺旋CT扫描机行肺动脉增强检查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显示(SSD)重建.结果本组25例PE行SCTPA检查,中央型PE23例(92%),周围型PE2例(8%).主肺动脉、左及右肺动脉、叶间肺动脉、叶肺动脉、舌支肺动脉的显示率均达100%,对段肺动脉的显示率达97.77%,对亚段肺动脉的显示率达65.00%.PE受累血管主要集中在叶、段肺动脉,受累率在46.58%-75.00%之间.结论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是脉栓塞的无创、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继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FLAIR与T.WI增强扫描在肺癌脑转移诊断中价值.方法 搜集43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对比分析常规T2WI、T2WI、FLAIR及T1WI增强扫描在检出转移瘤灶和明确其边界的敏感性.结果 T1WI增强扫描对肺癌脑转移的检出以及肺癌脑转移边界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1WI及T1WI,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显著性意义(P<0.01),T1WI增强扫描较FLAIR以及FLAIR较T2WI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1WI平扫与T2WI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肺癌脑转移的MRI诊断,T1WI增强扫描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转移瘤的检出率,尤其是对于无水肿的隐匿性病灶诊断意义更大,可作为常规肺癌脑转移检查的补充序列,而FLAIR可取代常规T2WI.
作者:王波;戴敏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障碍.这两个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不同阶段起的作用不同.
作者:薛安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腰椎周围韧带和肌肉软组织慢性劳损,导致腰肌创伤性瘢痕和粘连,积累性组织损伤,形成慢性腰痛,多数学者认为这类腰腿痛累及脊神经后支.据统计70%~80%的人在其一生中经历着一次以上的腰背痛,直接影响工作和生活.目前尚无统一分类,从病因学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作者:郭志军;韩浩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急性嵌顿痔早期手术及疗效分析.方法:早期外剥内扎保留肛管黏膜上皮术治疗463例急性嵌顿痔.结果:463例患者经过早期手术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嵌顿痔宜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吴可;赵浩翔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