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思;黄卫彤;韦中盛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病性障碍,但是该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副作用,本文重点综述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机理及预后、预防.
作者:蔡明;朱嗣恒;王强;胡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5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结果按照Harris人工髋关节置换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20例,良22例,中5例,差6例,满意率为88.68%.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作者:刘文耀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的影响. 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18例,按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康复护理组62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进展后48h进行康复训练,并分别于入选前24h和治疗4w后,采用Fugl-Meyer评分评定神经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临床对比分析两组肢体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经4w治疗后,两组在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早期康复护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南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利用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后残余结石或返流至肾内,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的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ESWL 治疗输尿管镜碎石后残余结石或返流至肾内的29例.结果 本组28例碎石成功,排净率为96.55%.结论 对于输尿管镜术后残余结石,ESWL 是理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张晔;李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角膜宁滴眼液对角膜病及角膜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74例89眼的角膜病及角膜外伤患者分为2组,一组常规用药,一组加用角膜宁滴眼液,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和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结果 加用角膜宁滴眼液症状减轻,角膜上皮愈合快.结论 给角膜病及角膜外伤患者加用角膜宁滴眼液可以改善症状,促进角膜上皮愈合.
作者:王超英;高强;王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某男,13个月,接种过多种疫苗,未出现过严重接种反应,有家族过敏史.2005年8月20上午9:40 于右侧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水痘减毒活疫苗0.5ML(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5.02.28,有效期至2006.09.22),2005年8月21日晚17:50患儿出现发烧,T38.5C、皮疹.
作者:李丽;马长虹;黄运动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了解对早产儿实施环境护理支持的意义和方法.环境护理支持可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以及存活率.
作者:林妙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对个体作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 随机抽取将实施门诊手术的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将实施门诊手术的60例患者在手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结论 通过术前心理状态的了解,在整个术前、术中、术后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在整个手术实施过程中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手术,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无一例出现意外情况.
作者:严洁萍;宋捷梅;汤湛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某男,18个月,按时完成计划免疫接种,未出现过任何接种反应,无家族过敏史.幼儿男性,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精神尚可.2005年8月30日8:30,在个体诊所于左侧臀部肌肉注射无细胞三联0.5ml(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0409049-3,有效期至2006年9月7日),8月30日16:50发现注射部位出现红色硬结,且逐渐增大,9月2日左侧臀部可触及一个10×8cm大小硬结,表面红色,(有触痛反应,无搏动感,入我院儿科,诊断为臀部感染,拒绝查血Rt,嘱患儿家长保持其臀部干燥,注意卫生,给予5%Gs100ml,头孢噻肟纳1.0/ivdrip,dq×3天,左臀部肿块较前明显缩小,无搏动感.
作者:李丽;黄运动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静脉补钙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38例早产儿静脉补钙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38例早产儿静脉补钙均未发生皮下组织的坏死与钙化灶.结论:高度认真负责,细心观察和护理,早预防,早发现,早期干预,及时有效处理,是避免钙剂外渗,促进好转的关键.
作者:张铭;陈至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但应具有高超的技术,更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才能从容面对更多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要求,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临床护理活动.因此,全面提高护士的素质势在必行.
作者:骆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院自2002年4月-2006年10月共收治12例13条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后又复发足踝区皮肤溃疡的病例,纠其原因,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钦文;宋伟宁;滕成明;杜国防;李明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13的含量.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血清IL-1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IL-13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为判断病情提供较好的实验室参数.
作者:黄宏思;黄卫彤;韦中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原因,为临床改善腹透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随访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145例,统计退出患者例数,调查其退出原因,同时评估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容量负荷指标.结果 145例腹膜透析患者中64例退出,占腹透总数44.1%.其中死亡40例(62.5%),余为改血液透析,肾移植或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患者.退出原因中,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34例(53.1%);顽固性腹膜炎10例(15.6%),余为超滤衰竭,严重营养不良,极少数为胸腔积液,恶性肿瘤,腹透漂管退出腹透.在死亡患者中,心脑血管急症如心衰、心梗、脑出血等构成了主要死因(51.6%),其次依次为严重感染如肺炎、腹膜炎、败血症(20.1%)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及放弃治疗.死亡组较存活组具有更明显的营养不良、容量负荷过重及透析不充分,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脑血管事件是CAPD 患者死亡退出的主要原因.炎症感染,包括腹腔外感染是PD 中断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原因一定程度上制约腹透的开展与维持.营养不良、容量超负荷、透析不充分与心脑血管并发症及腹透患者退出率、死亡率呈正相关.
作者:梁玉梅;黄安兰;徐湘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过敏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过敏性肺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22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0例,以予强的松口服为主的西医治疗,观察治疗2周及4周后疗效并作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2周及4周后的疗效优良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过敏性肺炎的治疗有满意的临床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优胜.
作者:陆小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方法:采用紫杉醇175mg/㎡,静脉滴注3h,顺铂80mg/㎡,静脉滴注,每3w重复.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关节、肌肉疼痛,神经毒性,大部分为Ⅰ-Ⅱ度反应,耐受性好.结论:对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好,改善生存质量,毒性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朝英;林海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静脉滴注,了解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除一般治疗外,治疗组予以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两次,每次100ml,对照组予以a-糜蛋白酶4000u+生理盐水40ml雾化吸入,每日两次.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症状、体征好转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排痰效果好.
作者:胡金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急性嵌顿痔早期手术及疗效分析.方法:早期外剥内扎保留肛管黏膜上皮术治疗463例急性嵌顿痔.结果:463例患者经过早期手术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嵌顿痔宜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吴可;赵浩翔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根据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险因素,加强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对供应室进行科学的管理,运用现代防护措施,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就能得到充分的保证.
作者:林惠萍;王丽平;袁锦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手术并发症对于手术患者来说都有潜在发生的可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潜在危险因素的发生,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手术患者对手术抱有很高的期望,一旦有并发症出现,无疑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患者身心受到伤害.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将并发症的发生程度降到低值,是义务人员和患者共同的期望.
作者:李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