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琼雄;余其先;李莫海
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科常见急症,是指经过检查其发热为因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所引起的抽搐.在0-7岁小儿中其发生率约为3-4%,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形成脑损伤,与癫痫密切相关,智力减低,学习和行为障碍可成为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年来有关FC的病因、分型、遗传倾向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新的进展,但对复杂性FC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的问题,国内外尚有分歧.本文对326例FC的预后临床分析,对复杂生FC的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王京和;焦国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阿司匹林属化学合成的非甾体抗炎药,问世至今已有百年余,因其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故临床上应用经久不衰.
作者:衣玉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无痛人工流产临床上广泛应用观察,进一步肯定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很好的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方法以100例自愿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给予芬太尼辅助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效果、人工流产发生率、出血量、子宫收缩,并分别记录麻醉恢复及不良反应,麻醉和手术期间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有效率达100%.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病,不增加人工流产后出血,不影响子宫收缩,麻醉恢复快,不良反应小,麻醉及手术期间血压及心率下降较明显,清醒后可迅速恢复.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很好的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无痛率达100%,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精神紧张、恐惧等心理压力减轻占96%,未发现全身抽搐现象,不增加人工流产出血,不影响子宫收缩,麻醉反应小,恢复快,是一种真正意义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
作者:张雪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利用产气剂治疗胃石症,避免了大多数胃石症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所造成的痛苦.方法在行胃双重造影检查时,发观胃石症后,嘱患者2小时之后服产气剂3克,4小时后再服产气剂3克,3次为一疗程.24小时后复查胃石是否消失,若未消失可重复治疗.结果 8例臂石患者中有5例24小时后复查胃石消失,2例48小时后复查胃石消失,1例5天后复查仍未消失.结论采用产气剂治疗胃石症,治疗效果与结石形成的时间有关,结石形成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好.其中1例结石形成半年,经5天治疗结石未能溶解,后经手术取出.
作者:陈守信;姜梅萍;黄兴文;张维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自行设计健康教育信息需求表,以咨询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健康教育能调动病人应付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能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昶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测定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中呋喃西林和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采用联立方程组新解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中呋喃西林、盐酸麻黄碱的含量.选择256nm和305nm作为两组份的测定波长.结果以蒸馏水为空白,呋喃西林在2-6μg·ml-1,盐酸麻黄碱在200-400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线形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7%,99.99%,RSD分别为0.96%,0.36%.样品测定结果与规范法一致(P>0.0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捷、重现性好,适合该制剂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刘宇;龚汉明;冉忠梅;赵玉兰;叶吉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利用直观教具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师所研究的重要课题.怎样才能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呢?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梁新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学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其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病人的健康行为或问题,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的教育活动.
作者:夏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心肌缺血性坏死.冠状动脉痉挛或动脉硬化,使所供血区域的心肌发生严重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常是早出现和突出的症状.疼痛加重时病人烦燥不安,常有发热,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病人病情严重,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故护理人员必须主动配合抢救,精心护理,使病人安全渡过危险期,早日恢复身体健康,现结合临床谈以下护理要点.
作者:郭东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肿瘤性结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103例均经手术治疗,吻合口瘘3例,死亡1例,余治愈出院.结论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的处理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肿瘤局部情况予以综合判断.首先非手术治疗1-3天,尽可能转为平诊手术,只要恰当掌握适应症,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比较安全的.腹腔污染严重、肠壁穿孔,也应尽可能一期切除肿瘤.
作者:李好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骨与关节结核为临床上的常见病.绝大多数患者在抗痨药物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而获得满意的疗效.由于病变的多样化及术者对解剖部位,病变范围的了解及经验的不同,相应也出现了一些手术并发症,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而有的并发症经过医务人员的努力是可以避免的.现就本院经历过的手术并发症予以阐述:
作者:李永信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 6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36例病人予以复方分丹参注射液20ml+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脉滴注,对照组28例病人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内静脉滴注,二组均为每日一次,连用十五天.结果疗程结束后,联合治疗组36例病人临床症状改善了33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28例病人改善了20例,总有效率为71.42%(p<0.05);缺血性心电图改变联合治疗组改善了26例,总有效率为72.22%,对照组13例,总有效率为46.42%(P<0.05),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用比单用能够更好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症状和缺血性心电图的变化、有利于冠心病的治疗,且未见明显负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云明;李忠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抗精神病药物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粒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这一严重副反应,已引起精神科临床医生高度重视.新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我就2002年至2004年我院发现的2例利培酮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的病历,报告如下:
作者:崔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993-2003年我们采用内括约肌侧切加扩肛术治疗肛裂27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黎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类型.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引起局部心肌的持续缺血与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而持久的胸痛,并可伴发循环障碍与心律失常症状,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甚高.急性心肌梗塞是较常见的内科急诊,急诊处理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因此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处理和转运和护理要点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实践体会对这一问题作以下探讨.
作者:高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插入型激酶受体(KDR)mRNA在裸小鼠可移植人脑胶质瘤不同生长阶段与不同组织区域中的表达规律,以及探讨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关系,以期从肿瘤间质角度为胶质瘤选择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恶性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进行裸小鼠体内实验:在30只裸小鼠(10组)皮下建立SHG-44细胞移植瘤动物模型,每5天取一组标本,以KDR mRNA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处理移植瘤石蜡标本.同时在体外进行SHG-44细胞原位杂交,所得结果和移植瘤比较分析.结果 KDR mRNA高表达于移植瘤中内皮细胞和部分瘤细胞,且在移植的早期(5-15d)和晚期(35-50d)以及在缺氧瘤组织区域上存在相对高表达.体外SHG-44细胞不表达KDR mRNA.结论 KDR mRNA在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细胞中有较高表达,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不同的瘤组织区域上存在差异表达的规律性,对肿瘤血管形成具有重要作用.KDR可作为抗胶质瘤血管形成的治疗靶点.
作者:周格知;兰青;黄强;冯一中;王爱东;孙志芳;柴玉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顺铂、醛氢叶酸及氟脲嘧啶联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以临床30例晚期食管癌使用顺铂、醛氢叶酸及氟脲嘧啶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7例、无变化(NC)10例、病情进展(PD)2例.结论顺铂用常规剂量,醛氢叶酸用100mg·氟脲嘧啶0.75mg长时间静脉滴注取得较好疗效且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发生.
作者:胡海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999年以来我科住院的糖尿病病人中因发生急性低血糖反应的共121例次,其中7例次在低血糖发作时伴随一过性心律失常.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振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筛查门诊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以观察其患病率.方法用单纤维丝触及患者的手指和/或脚趾的皮肤,让患者闭上眼睛并指明单纤维丝什么时候和在什么地方触及皮肤.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为52.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较高,门诊应重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查,以减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漏诊率.
作者:蔡玮;张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干扰素(IFN)在临床中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比较普遍,也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应用干扰素期间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肌痛、头痛等流感样综合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也可导致红细胞减少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严重者还可导致肝功能破坏及黄疸出现.与此同时,我们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发热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芸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