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高校中老年教职工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梁亚荣;陈芝茵;朱香英

关键词:高校教职工, 血糖, 血脂, 健康状况
摘要:目的 了解教职工的高血糖高血脂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方法 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日产希森美康 CHEMIX-18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糖血脂.结果 该校教职工高血糖检出率为 7.62%,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χ2=44.23,P<0.01),男性高于女性(χ2=18.01,P<0.01);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高总胆固醇(TC)13.76%、高甘油三酯(TG)23.09%、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HDL-C)11.99%,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LDL-C)17.40%,高 TC、低 HDL-C、高 LDL-C 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1 或 P<0.05),高 TG 和低 HDL-C 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而高 TC 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结论 应加强对高校教职工健康理念及生活习惯的干预,及早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减少发生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患的概率,以提高高校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717名小学生体重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小学儿童体重状况,为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提出健康指导.方法 根据北京某小学学生 720 人健康体检数据,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年龄、性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该小学学生正常体重儿童比例为 69.87%,肥胖发生率为 18.69% ,体质偏瘦发生率为 11.44%.调查发现,肥胖儿童与正常体重儿童的饮食行为习惯存在差异(P<0.05).结论 该小学正常体重儿童所占比例较低,肥胖和体质偏瘦等营养不良儿童比例较大,应引起社会重视,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并采取防治措施.

    作者:陈继彬;车宜平;陈慧;刘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全麻病人术后精神障碍 28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手术量的不断增加,全身麻醉亦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手术,但其术后发生急性精神障碍引起了麻醉医师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常常可导致术后其他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1],使病人康复延迟,住院天数延长及医疗费用增加.我们对 28 例全麻后发生精神障碍的病例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某战区部队1996-2005年麻疹疫情特征分析

    目的 盖率,尤其对入伍新兵和入校新生等集体生活的青年人实施麻疹疫苗接种.

    作者:宋文静;高东旗;寇茜;秘淑萍;王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青年人胃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

    胃癌是人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很高,其死亡率居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在我国,胃癌也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居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每年死于胃癌的患者达16万人.胃癌的发病年龄符合癌肿的一般规律,即大多数发生在中年以后,多见于40-60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50岁,仅5%的患者年龄是在30岁以下.

    作者:王亚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低血容量休克抢救成功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4 岁.于 1 个月前因结肠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普外科行结肠癌根治术,因于入院前1个小时出现昏迷,未经任何处理,直接由救护车送至该院.

    作者:梅红;李咏;张双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核酸筛查实验室 RNA 酶污染防止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核酸筛查实验室 RNA 酶污染防止对策,使核酸筛查能够顺利进行,按时发放检验报告.方法 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逐步排除法,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进某一步骤,记录实验结果,以内对照失败率为主要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排除试剂配制,核酸提取,核酸扩增检测无因 RNA 酶污染造成的实验失败后,采用 75% 酒精多次擦拭进样器,台面和向空中喷酒 75% 酒精,拖地,勤换手套等方法,可有效防止 RNA 酶污染.结论 对 RNA 病毒进行核酸筛查时,RNA 酶污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陈悦康;李活;王飞;聂冬梅;尚桂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肺全切术后循环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监护

    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正在迅速上升,这是一个世界性趋势,它的首选疗法是外科手术[1].肺全切术后由于肺体积减小,全心排血量必经的血管床减少,极易造成循环系统并发症.近年来,南阳医专附属医院对 20 例肺全切术后患者进行了严密的临床监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PolinGer治疗仪配合中药对提高产后泌乳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 PolinGer 治疗仪配合中药对提高产妇泌乳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 305 例产后乳汁不足患者,随机分为 3 组:单纯中药治疗组(对照 1 组)93 例,采用口服通乳汤治疗;单纯 PolinGer 治疗仪理疗组(对照 2 组)84 例;PolinGer 治疗仪配合中药治疗组(治疗组)128 例.比较三种方法的疗效及平均治疗时间,同时观察不同时机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产后乳汁不足患者其 PolinGer 治疗仪配合中药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平均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产后 14 d 内较产后超过 14 d 治疗的患者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linGer 治疗仪配合中药治疗提高产后泌乳量比单纯中药治疗和单纯 PolinGer 治疗仪理疗效果好.

    作者:贾海兰;王雅琼;李国俊;王兰芳;孟树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糖尿病自我管理方法不同教育模式在城乡社区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自我管理方法不同教育方式在城乡社区应用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小组集中授课(分为专业人员授课组、非专业人员授课组、社区教育组三种模式)和专业人员随访相结合对教育对象进行 2 型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专业授课组、非专业授课组、社区教育组这三种模式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结果 (1)在城市社区不同的教育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专业人员授课组和非专人员授课组的教育效果好于社区宣传组,专业人员授课组与非专业人员授课组之间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农村社区不同的教育模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专业人员授课组与非专业人员授课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专业人员授课组与社区宣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专业人员授课组与社区宣传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城市社区以小组授课(专业、非专业人员授课)的模式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效果较好,即专业人员集中授课、疾病管理技能训练、病友相互交流防病经验、相互教育、专业人员随访相结合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在社区运用时要推广该种模式.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三种教育模式在农村应用的效果要控制好影响因素后进一步研究.

    作者:毛向群;朱丽萍;余平;吉路;赵军;卢祖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某高校中老年教职工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教职工的高血糖高血脂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方法 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日产希森美康 CHEMIX-18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糖血脂.结果 该校教职工高血糖检出率为 7.62%,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χ2=44.23,P<0.01),男性高于女性(χ2=18.01,P<0.01);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高总胆固醇(TC)13.76%、高甘油三酯(TG)23.09%、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HDL-C)11.99%,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LDL-C)17.40%,高 TC、低 HDL-C、高 LDL-C 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1 或 P<0.05),高 TG 和低 HDL-C 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而高 TC 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P<0.01).结论 应加强对高校教职工健康理念及生活习惯的干预,及早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减少发生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患的概率,以提高高校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作者:梁亚荣;陈芝茵;朱香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济南地区健康人群体检中脂肪肝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探讨

    目的 了解济南地区脂肪肝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 2003-2005 年济南地区机关、企事业 425 个单位的 15.36 万人进行健康体检,按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并进行肝脏 B 超检查和血脂测定,按不同年龄分 5 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受检者脂肪肝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发生率 27.10%,女性为 21.89%,总发生率为 25.16%.超重和肥胖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济南地区脂肪肝发生率较高,超重、肥胖及高 TC、高 TG 是引发脂肪肝的主要因素.

    作者:陈宝海;柴传英;刘衍秋;张学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膜后神经纤维瘤误诊1例

    本文报道为下腹部有一包块,疼痛而急诊入院的一例误诊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儿童甲肝、风疹减毒活疫苗同时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甲肝与风疹减毒活疫苗同时免疫的效果.方法 对荆州市妇幼保健院预防接种门诊的 356 名 1 岁 3 个月至 2 岁的儿童进行免疫监测,并按同时免疫组与单独免疫组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同时免疫与单独免疫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时免疫组两种疫苗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明显高于单独组.结论 采用同时免疫方法可增加疫苗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作者:曾德秀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苦瓜水提取物对大鼠毒副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苦瓜水提取物对大鼠的毒副作用.方法 将苦瓜水提取物按 1.25 g/(kg bw)、2.50 g/(kg bw)、5.00 g/(kg bw)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 30 d,测定体重、进食量,计算食物利用率,实验末采血测定血象和血生化指标.结果 苦瓜水提取物各剂量组对大鼠体重增长、总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应对照组比较,雄鼠 5.00 g/(kg bw)剂量组白细胞总数显著降低,1.25 g/(kg bw)、5.00 g/(kg bw)剂量组天冬氨酸转氨酶显著降低,雌鼠 2.50 g/(kg bw)剂量组白蛋白显著降低,雌雄鼠三个剂量组总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其中 2.50 g/(kg bw)、5.00 g/(kg bw)剂量雌鼠组总蛋白降低有统计学意义.雄鼠总蛋白降低有剂量依赖性,相关系数为-0.964,呈显著负相关.各剂量对其他血液学、血生化指标、肝脏、脾脏、肾脏和雄鼠睾丸、雌鼠卵巢的绝对重量、脏/体比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检查未见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 给大鼠喂养苦瓜水提取物 30 d,可引起大鼠总蛋白降低,高达 5.00 g/(kg bw)的剂量未产生其他可观察到的毒副作用.

    作者:胡怡秀;刘秀英;马征;尹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北京市房山区新装修房屋室内甲醛污染情况调查

    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可经呼吸道吸收,我国规定居室内甲醛高浓度为 0.12 mg/m3.

    作者:尹浦;阚震;吴涛;张卫秀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不同哮喘状态下,心肌酶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3~12 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正常对照组(45 例)、轻度哮喘组(37 例)、中度哮喘组(29 例)、重度哮喘组(13 例)和缓解期组(25 例)5 组,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上述 5 组儿童血清心肌酶水平.结果 5 组儿童血清心肌酶测定结果显示:中重度哮喘组心肌酶在比例和水平上较其他组明显升高,而且病情越重升高越明显.结论 中重度哮喘患儿的心肌酶升高提示这些患儿存在心肌受损,需加强监护和治疗.

    作者:赵慧;姚泽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济手段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在医院管理中相得益彰

    在医院管理中运用经济手段进行激励,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达到预期目标,这在一个阶段或在一定范围内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过于依赖经济手段,偏重经济和物质方面的激励,忽视先进思想的激励,医院管理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更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当前以发展为主题的形势下,要管理好医院,既要坚持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物质激励,更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精神激励,把经济手段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整体效益.

    作者:靳桂芳;孙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济欠发达地区市级疾控机构能力建设探索及启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过后,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国债项目、国际援助项目的实施,疾控机构的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疾控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但受体制、机制及人才结构等影响,市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市级疾控机构的工作能力还一时难以达到更高要求,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近些年,赣州市疾控中心围绕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做了积极探索.

    作者:苏子林;李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莱姆病流行病学研究新进展

    莱姆病(Lyme disease,LD)亦称莱姆疏螺旋体病(Lyme borreliosis)是美国 Steere AC 博士于 1977 年首次报告经蜱叮咬传染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亦是一种人兽共患病.该病分布广泛,现已有世界五大洲 70 多个国家报告发现有莱姆病的存在,且发病区域和发病率呈迅速扩大和上升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以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包括:脑膜炎、关节炎、神经根炎、慢性萎缩性肢皮炎、心肌炎、精神异常等,严重者可致终身残废、甚至死亡.莱姆病已成为全球性卫生问题,是对人民健康乃至国民经济发展有着较大影响的疾病[1].

    作者:耿震;万康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化学性危害限量标准中危险性评估技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危险性评估技术在化学性危害的危险性评估中的合理应用,为进一步制定有关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结合国内外危险性评估技术的应用,按照危险性评估的框架对不同种类的化学性危害的危险性评估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从危害的识别、危害特征的描述、暴露量评估、危险性特征的描述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不同类别的化学性危害的危险性评估技术的选择与应用.结论 危险性评估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在实际工作中针对特定的化学危害采用适宜的评估技术是为食品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基础和保障.

    作者:王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