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化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知识以及症状缓解的影响

于晖

关键词:强化护理, 心力衰竭,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措施对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缓解作用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死亡情况及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冠心病诱发因素、饮食宜忌、运动方式、药物治疗和判断标准5方面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用强化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心力衰竭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院内死亡。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临床研究进展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从近年国内外护理质量管理发展的趋势、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

    作者:陈健;陈宏(综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个性化质量护理在 PICC 置管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为了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探讨和研究个性化质量护理在PICC置管患者中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的180例在我院做PICC置管患者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取PICC置管个性化质量护理,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及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实施个性化质量护理,观察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PICC置管的患者应用个性化质量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而且有助于延长PICC置管使用时间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降低医疗纠纷产生的几率,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工作者们应用和借鉴。

    作者:高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安全进食的知信行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安全进食的知信行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269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知信行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护士对老年患者安全进食护理现状介于“一般”和“经常”之间,得分从低到高依次是知识、临床实践行为、态度,且三者间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职称、所在专科、是否接受相关培训。结论老年患者进食安全已引起临床护士的关注,但护士在相关知识、处理方面较差,需加强对老年患者病区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对老年患者安全进食的知信行水平,保障临床安全。

    作者:魏琳;张小培;雷丽芳;叶日春;陈捷晗;朱乐英;林美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住院血液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住院血液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6月住院的血液肿瘤患者80例,将1~3月的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将4~6月的患者40例设为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采用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对照组下降则不明显;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症状项目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较低,治疗后有所升高,治疗组疼痛项目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可以提高住院血液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作者:许厚芬;柳德容;李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前瞻性护理对 ICU 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ICU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ICU清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沟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睡眠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能预见性避免影响ICU清醒生命质量的因素,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李雪梅;侯颖;王丽;聂成惠;林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强化护理干预在 COPD合并Ⅱ型呼衰无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Ⅱ型呼衰无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116例,均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关指标、通气治疗耐受情况、呼吸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通气治疗耐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患者呼吸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时的耐受性,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文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88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8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也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情感护理法对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情感护理法在中度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中度老年痴呆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情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在智力训练、记忆训练、推理能力方面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感护理法能够有效改善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胡竹芳;吴慧群;邓乒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程序对血透患者血管通路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200例血透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总体健康、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程序能够起到前瞻性护理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血透患者血管通路保护的健康知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影;陈林;刁永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方法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组成及防止不安全事件的方法措施和管理对策以消除安全隐患。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发生的50例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护理安全隐患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方法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的责任感与护理不安全因素相关,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知识技能都与不安全因素有关,构成护理不安全因素中:护理人员责任感、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实施引起的事故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4.00%、46.00%、34.00%。结论加强手术室安全因素管理工作制度化,消除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是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关键。

    作者:张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颈外静脉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用的效果

    目的:比较颈外静脉留置针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置针,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置针。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情况、不良事件、置管时间、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穿刺时间两组患者无显明差异。观察组的输液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穿刺次数、静脉炎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颈外静脉置针较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并发症少,疼痛轻,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的舒适度高。

    作者:林锦华;颜木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辅助康复训练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辅助康复训练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分级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Ⅰ级、Ⅱ级、吞咽功能正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功能消失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心理护理辅助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强化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知识以及症状缓解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措施对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缓解作用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死亡情况及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冠心病诱发因素、饮食宜忌、运动方式、药物治疗和判断标准5方面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用强化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心力衰竭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院内死亡。

    作者:于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宣教结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结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I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3例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结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为6.5%(3/46),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7,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BMI等指标等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护理满意度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宣教结合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II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月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预防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目的:探究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患者共计80例进行实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静脉曲张以及高血脂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且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高血脂以及静脉曲张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而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率。

    作者:罗七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芨胶载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深度压疮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白芨胶载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深度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度压疮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先以0.5%浓度的活力碘进行局部消毒,将坏死组织、脓性分泌物等清除干净,再以生理盐水湿敷疮面;观察组表面擦干后给予白芨胶载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覆盖。观察所有患者治疗10 d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深度压疮平均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芨胶载高分子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深度压疮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黄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例乳腺癌腔镜辅助下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手术患者护理病历资料,分析护理计划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0例患者重建乳房外形、患肢功能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29个月,中位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所有病例无局部复发和转移,美体效果满意。结论乳腺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做好围术期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朱卉娟;易小林;关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局麻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局麻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局麻手术的患者12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0.5h及术中的焦虑指数、心率与血压、疼痛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焦虑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总疼痛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消除和改善局麻手术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维持手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慢阻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前在生理机能、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在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个体化、有效且具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慢阻肺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陪伴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陪伴分娩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站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00例初产妇按产时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很满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陪伴分娩可根据产程的不同阶段为产妇提供心理和分娩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耿润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