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萍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2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9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下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观察组在专业护士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情况下进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前心理状态、检查中血压及脉搏变化情况、内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用量、检查中出现呼吸抑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1),术中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内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用量、呼吸抑制均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过对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给患者充分的心理准备,有效消除恐惧紧张心理,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用药,缩短内镜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不良反应。
作者:吴爱婵;刘凤婷;朱淑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并发症、术后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解决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围术期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郝珍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减少高危压疮患者发生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6例高危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5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静滴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加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发生率为14.28%,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36<0.05),护理后,观察组皮肤压红、皮肤压痛、皮肤灼痛感以及皮肤潮湿感等皮肤舒适程度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可有效减少高危压疮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冬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及PSQI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PSQI评分均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等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状况。
作者:游多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化尿管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住院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尿管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化尿管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尿潴留、尿路感染和谵妄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尿路感染和谵妄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优化尿管管理方案能够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留置尿管尿路感染和谵妄的发生率。
作者:陈捷;蔡文智;施海红;陈雪茹;叶彩霞;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腹部手术后咀嚼口香糖对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实施妇科腹部手术患者3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咀嚼口香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妇科患者实施腹部手术后咀嚼口香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
作者:谭燕萍;何桂芬;贾兰洁;李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院外健康指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院外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为、幸福程度以及疗效的保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自我监测、遵医嘱服药、并发症预防、饮食知识、运动方案及健康行为总分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正性幸福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幸福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主观幸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出院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健康指导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减少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保持治疗效果。
作者:岳春江;闫娟;程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将全程护理应用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全程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全程护理模式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心绞痛患者情绪状态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58例,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在护理服务、护士态度和病区环境等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罗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制订并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后遵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全钫;王小云;代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其焦虑和抑郁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得分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伴有抑郁焦虑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莉;宋娟;曹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开展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质量及医疗费用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1~12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6例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1~12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8例设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医疗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及医疗费用。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常星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Miles术后造口术患者的护理难点,分析和解决患者在术后所面对的各种并发症、生活困难、心理障碍等实际问题,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降低患者术后由于并发症、生理困难、经济压力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良好的心理护理及出院后保持电话追踪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痛苦程度,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结论对于Miles术后造口术患者来讲,术后的身体护理及心理护理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我们的终目标不仅仅是让患者安全出院,更是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术后更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翟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将人本理念融入到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希望水平、对化疗的应对方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以及希望总体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积极应对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治疗性护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肿瘤化疗患者治疗期间的希望水平,使其积极对待,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赵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梗溶栓患者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急性心梗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依据自行设计的预见性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采取溶栓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冠脉再通率,缩短抢救时间,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同时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彭爱学;高光美;唐福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干预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经剖宫产手术结束妊娠子痫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1年2~12月剖宫产手术结束妊娠子痫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按照护理路径进行护理。采用自制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费用明显降低(P<0.01),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院期间临床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对患者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宏;祖玲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对于促进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全程护理干预,比较其术后恢复指标、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32±0.81)d、术后下床时间(2.76±1.07)d、总住院时间(5.13±1.26)d,明显少于对照组;躯体功能(76.07±6.13)分、心理功能(59.31±5.36)分、社会功能(57.16±4.58)分、总体生活质量(80.14±6.42)分、护理满意度93.2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且有助于提升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卫平;刘华霞;刘克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有效的急诊抢救与护理,研究组高热惊厥停止发作的平均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高热惊厥急诊患儿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抢救效果,保障患儿的健康质量。
作者:雷小丽;朱燕华;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提高临床麻醉风险意识,探讨麻醉风险评估方法。方法通过检索知网和PubMed,加实践总结。结果得出麻醉风险的有关因素和麻醉风险评估方法:APACHEⅡ评分系统、POSSUM评分系统、ASA分级。结论医生和护士强化了麻醉风险意识,能正确处理风险隐患,提高麻醉质量。
作者:赵云霞;王蕾;王燕燕;陈松兰(综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早产患儿1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连续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体重增长、头围增长以及身长增长分别为(23.9±6.1) g/d、(0.8±0.4) mm/d、(1.1±0.5) mm/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奶摄入量、呼吸道感染率、腹泻率及再住院率等生存质量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措施通过无缝隙衔接的护理干预方式,实现了早产儿由院内至家庭的延伸性护理,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银娟;温爱华;江晓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