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多多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组成及防止不安全事件的方法措施和管理对策以消除安全隐患。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发生的50例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护理安全隐患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方法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的责任感与护理不安全因素相关,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知识技能都与不安全因素有关,构成护理不安全因素中:护理人员责任感、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实施引起的事故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4.00%、46.00%、34.00%。结论加强手术室安全因素管理工作制度化,消除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是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关键。
作者:张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 CNP)管理模式应用于脑血管支架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欲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7.36%)明显高于对照组(84.21%),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天数(6.54±2.01)d,且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较好(98.54%),与传统护理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对脑血管支架手术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林萍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2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9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下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观察组在专业护士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情况下进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前心理状态、检查中血压及脉搏变化情况、内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用量、检查中出现呼吸抑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1),术中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内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用量、呼吸抑制均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过对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给患者充分的心理准备,有效消除恐惧紧张心理,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用药,缩短内镜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不良反应。
作者:吴爱婵;刘凤婷;朱淑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和病情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方式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可有效增强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健康知识,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是一种符合成本-效益的护理模式。
作者:宋艳;刘春梅;王倩;胡国艳;沙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两种气管内吸痰方式对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 ICU)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比较两种气管内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结果吸痰后,观察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吸痰过程中,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密闭式气管内吸痰方式可有效降低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樊蕴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提高临床麻醉风险意识,探讨麻醉风险评估方法。方法通过检索知网和PubMed,加实践总结。结果得出麻醉风险的有关因素和麻醉风险评估方法:APACHEⅡ评分系统、POSSUM评分系统、ASA分级。结论医生和护士强化了麻醉风险意识,能正确处理风险隐患,提高麻醉质量。
作者:赵云霞;王蕾;王燕燕;陈松兰(综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6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在常规盆腔大野前后对穿照射30 Gy后中间挡铅改四野照射,剂量20~25 Gy,并同时每周1~2次后装治疗DT=30~42 Gy/6~7次,后装治疗当天不做外照射,总疗程7~8周。治疗组32例,调强放疗给予GTV1(宫颈原发及宫旁直接侵犯肿瘤)60~66 Gy/30f/5周。后装治疗在调强治疗结束后进行,给予A点剂量,18~24 Gy/3~4f/2~3周。两组放疗开始同时接受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化疗,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化疗21 d为1周期,共2周期。放化疗期间,予积极的心理指导与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Ⅰ~Ⅲ度的白细胞下降明显减少,腹泻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00%,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为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同步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减轻,但未能提高近期生存率。
作者:周世琼;任道琼;刘士凤;江书容;吴天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Ⅱ型呼衰无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116例,均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关指标、通气治疗耐受情况、呼吸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通气治疗耐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患者呼吸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时的耐受性,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文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辅助康复训练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分级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Ⅰ级、Ⅱ级、吞咽功能正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功能消失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心理护理辅助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安全进食的知信行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269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知信行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护士对老年患者安全进食护理现状介于“一般”和“经常”之间,得分从低到高依次是知识、临床实践行为、态度,且三者间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职称、所在专科、是否接受相关培训。结论老年患者进食安全已引起临床护士的关注,但护士在相关知识、处理方面较差,需加强对老年患者病区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对老年患者安全进食的知信行水平,保障临床安全。
作者:魏琳;张小培;雷丽芳;叶日春;陈捷晗;朱乐英;林美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298例烧伤ICU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治疗配合度、社会支持度、希望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有利于解决烧伤ICU患者的实际问题,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治疗配合度。
作者:陈丽映;潘丽沁;赵淑婷;黄爱好;陈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及PSQI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PSQI评分均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等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状况。
作者:游多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总结优质护理在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中的临床作用。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行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术前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做好各种手术及抢救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失血性休克并予以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患者饮食和生活的护理,保证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手术成功;出院后指导患者正确安胎,按时行B超复查,保证宫内胎儿顺利分娩,观察患者手术成功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5例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患者经过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全面优质护理,无1例患者死亡,手术成功率达100%,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8.6%,护患关系和谐。给予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患者优质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保证保证宫内胎儿顺利分娩。
作者:鲁文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分诊优质护理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实施门诊分诊优质护理作为节点,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调查,观察实施门诊分诊优质护理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门诊分诊优质护理后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风险事故和护理投诉的发生低于常规护理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大型综合医院开展门诊分诊优质化护理能够更好满足患者需求,带动门诊护士的积极性,减少了护理风险事故和护理投诉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肖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发育效果。方法选取语言发育迟缓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社区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适应能力、语言及社交行为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0.05),而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两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社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语言及社交行为,使得患儿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陈冬玲;林洪宜;李正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200例血透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总体健康、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程序能够起到前瞻性护理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血透患者血管通路保护的健康知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影;陈林;刁永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患者与家属同步进行健康教育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均由指定的责任护士进行有关的健康教育指导,发放自制的图文小册及有关康复锻炼的指导指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家属进行同步的健康教育指导。出院时采用Harris评分评定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相关教育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采用HA-MA和HAMD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Hariss评分及患者掌握知识技能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通过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家属进行同步的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能力,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焕珍;胡焕婵;黄丽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耳穴埋豆配合穴位指针的中医操作干预,以减轻胃癌患者化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反应。方法在既往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等临床评价研究方法,观察拟定方案改善胃癌患者化疗相关的恶心、呕吐症状的情况,为临床优化胃癌化疗患者护理路径提供中医干预方案。结果耳穴埋豆配合穴位指针的中医操作对减轻胃癌患者化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反应有一定效果,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耳穴埋豆配合穴位指针的中医操作能有效减轻胃癌患者化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侯庆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IVF-ET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IVF-ET伴睡眠障碍女性患者100例,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均按护理常规进行日常护理。实验组患者均行认知行为干预包括认知疗法、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放松训练,纠正患者对于睡眠不足的错误认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负面心理和孕酮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SQI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P<0.01);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和SAS评分均有所下降,实验组指标评分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孕酮水平均有所上升,实验组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IVF-ET伴睡眠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睡眠改善作用,且可减轻负面情绪、降低心理压力、提高孕酮水平,进而对IVF-ET的成功率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杨广清;徐丽平;吴方贵;漆惠;温美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ACPE)并给予相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ACPE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控制心力衰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并给予相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 h后的心率( HR)、呼吸频率( RR)、平均动脉压( MAP)、动脉血氧分压( PaO2)、氧合指数( PaO2/FiO2)及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R、RR、MAP、PaO2、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R(90.21±11.95)次/min、RR(22.15±5.52)次/min和MAP(74.82±8.56)mmHg低于对照组;PaO2(99.58±4.26)和PaO2/FiO2(266.7±18.99)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21.15±4.59)min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ACPE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骆福秀;文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