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院外健康指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岳春江;闫娟;程秀华

关键词:外健康指导, 老年高血压, 健康行为, 血压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院外健康指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院外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为、幸福程度以及疗效的保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自我监测、遵医嘱服药、并发症预防、饮食知识、运动方案及健康行为总分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正性幸福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幸福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主观幸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出院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健康指导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减少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保持治疗效果。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的计划制定、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入院时、31 d时对两组患者患肢的运动功能( 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MBI)进行评价,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31 d时FMA评分、MBI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郑粤湘;张卫;李小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并发症、术后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解决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围术期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郝珍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中并发症、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脑出血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脑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症(口腔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便秘)的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志美;曾静;李秀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脱机方法在 ICU老年气管插管患者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脱机方法在ICU老年气管插管患者拔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科室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气管插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撤机前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常规脱机,观察两组患者的拔管前后血气分析情况、浅快呼吸指数、EtCO2、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拔管前血气分析、浅快呼吸指数、EtC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拔管后实验组PO2、PCO2、拔管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管前适当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在提高患者呼吸肌肌力,提高人机协调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罗曼;刘路;白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肝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肝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肝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6例,均行肝静脉置管溶栓术,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术,总结围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36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导管平均保留时间5.5 d,其中1例发生心包填塞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痊愈,除1例因发生腹腔出血拔除溶栓导管外,3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细致的专科护理对治疗成功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项葆;齐少春;刘洪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服务对手术出院患者康复及并发症控制的作用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服务对手术出院患者康复及并发症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手术出院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程序进行干预,即患者及家属根据住院期间的护理指导及出院知识宣教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社区护理服务进行干预,即由社区医生及护理人员组成干预小组,不定期对患者进行入户护理治疗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1w与2w时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切口感染、压疮及创口撕裂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社区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手术出院患者的康复及降低并发症,因此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卫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生实习的效果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生实习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习的护生58名,实习时间为4 w。将本组护生随机分为人文关怀组与对照组,每组2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人文关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对两组护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调查问卷对护生的就业态度及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人文关怀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愿意从事与喜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护生均多于对照组(均P<0.05),护生对带教老师与带教质量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生带教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方式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护生实习效果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

    作者:吕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刺成功率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儿科行头皮静脉穿刺的婴幼儿300例,分析和统计穿刺的静脉选择、穿刺手法、穿刺时或穿刺前护士心理状态及家长干扰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前正中静脉入路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外眦上部静脉(P<0.01),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针柄的前后沿的头皮静脉穿刺手法成功率明显高于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针柄的上下面(P<0.05),护士心理状态良好时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心理状态差时(P<0.01),家长配合时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家长干扰时( P<0.01)。结论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静脉或穿刺手法选择不当、护士心理素质差及家长不配合,选择正中静脉、穿刺时拇指与食捏于针柄前后沿、提高护士自身修养及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胡时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对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术后谵妄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外科重症监护室( SICU )术后患者降低焦虑情绪、预防谵妄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手术后收住ICU监护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指导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及焦虑情绪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 P<0.05)。结论心理干预措施使术后患者能顺利适应ICU的环境,减少对自己疾病的担心和恐惧,降低焦虑、紧张情绪,避免过激或者漠视等谵妄行为的出现。

    作者:石崛;胡敏芝;谭尚展;李炫杜;陈丽华;林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共49例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治疗,并通过护理观察量表( NOSIE )、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进行病情评定。结果患者进行了(58±20.2)d的住院治疗,49例患者中,32人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17人经过治疗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心情逐渐变得开朗,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并开始融入到集体的活动中去。通过护理干预量表,发现患者的社会能力、个人卫生和总积极因素都见到了显著的提高(P<0.001),而症状表现、抑郁、总消极因素等都得到了显著的降低(P<0.001),而通过Zung抑郁自评量表可以得出患者的情感、身体、精神、心理障碍都有显著的提高( P<0.001)。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发现患者的自杀意念显著降低( P<0.001)。而这些都与临床观察一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笔者通过对49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勇敢地面对疾病,终战胜疾病,获得新生,故对于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作者:张静;杨丽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气分析动脉采血前后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动脉采血前后的护理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1~2012年各科室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患者11000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55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气分析采血护理,观察组则加强血气分析采血前后的护理。结果对照组穿刺成功总数为4200例,成功率为76.4%,测量值误差640例,误差率为11.6%;观察组穿刺成功总数为4800例,成功率为87.3%,测量值误差240例,误差率为4.4%。结论在血气分析动脉采血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发生误差较严重,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护士要不断积累经验,加强采血前后的护理工作,减少误差。

    作者:杨志彦;蒋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对性护理对烧伤 ICU 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配合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298例烧伤ICU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治疗配合度、社会支持度、希望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有利于解决烧伤ICU患者的实际问题,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治疗配合度。

    作者:陈丽映;潘丽沁;赵淑婷;黄爱好;陈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合理饮食、运动疗法、自我检测等方面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HbAlc、FBG、P2hB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护理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加强血糖控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机械振动排痰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7例,试验组采用震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O2、PaO2指标、呼吸频率及X线胸片变化情况等。结果机械振动排痰机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SaO2、PaO2和呼吸频率的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中机械排痰法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叩背排痰,能有效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林育敏;黄晓晖;陈慕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 PCI术的全程护理

    目的:探讨将全程护理应用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全程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行急诊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全程护理模式对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局麻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局麻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局麻手术的患者12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0.5h及术中的焦虑指数、心率与血压、疼痛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焦虑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总疼痛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消除和改善局麻手术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维持手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强化护理干预在 COPD合并Ⅱ型呼衰无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Ⅱ型呼衰无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116例,均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关指标、通气治疗耐受情况、呼吸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通气治疗耐受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患者呼吸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时的耐受性,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文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05例神经介入检查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检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接受神经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介入检查治疗过程中介入系统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制订并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后遵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全钫;王小云;代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护理院实施责任制医护小组对患者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及家属满意度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护理院实施责任制医护小组对患者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及家属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患者130例,将2013年5~8月收治的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将2013年1月~8月收治的130例患者做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采取常规功能制排班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责任制医护小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两组患者整体QL及各维度评分前均较之前有明显升高( 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施责任制医护小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涂曼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