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葆;齐少春;刘洪珍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ICU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ICU清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沟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睡眠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能预见性避免影响ICU清醒生命质量的因素,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李雪梅;侯颖;王丽;聂成惠;林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 cerebral stroke , CS )患者应对方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住院部神经外科收治的72例重症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 A组患者行神经内科常规的治疗与护理,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由经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根据医学应对问卷( 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评估A、B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采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Barthel指数法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结果干预6个月后,B组患者MCMQ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同期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法评分均明显升高,且B组明显高于同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期间,A、B两组患者CS再复发率分别为5.6%与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56,P<0.01)。结论对重症CS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选择积极乐观的应对方式,可有效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早日康复。
作者:范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Miles术后造口术患者的护理难点,分析和解决患者在术后所面对的各种并发症、生活困难、心理障碍等实际问题,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降低患者术后由于并发症、生理困难、经济压力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良好的心理护理及出院后保持电话追踪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痛苦程度,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结论对于Miles术后造口术患者来讲,术后的身体护理及心理护理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我们的终目标不仅仅是让患者安全出院,更是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术后更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翟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根据康复护理程序,进行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肢体肿胀情况及肌力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P<0.05;术后2周、4周,实验组患者的肌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运用康复护理程序实施康复训练,可加快髋关节功能和肌力恢复,减少肢体肿胀,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红;李腾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化尿管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住院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尿管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化尿管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尿潴留、尿路感染和谵妄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尿路感染和谵妄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优化尿管管理方案能够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留置尿管尿路感染和谵妄的发生率。
作者:陈捷;蔡文智;施海红;陈雪茹;叶彩霞;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患者与家属同步进行健康教育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均由指定的责任护士进行有关的健康教育指导,发放自制的图文小册及有关康复锻炼的指导指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家属进行同步的健康教育指导。出院时采用Harris评分评定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相关教育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采用HA-MA和HAMD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Hariss评分及患者掌握知识技能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通过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家属进行同步的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能力,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焕珍;胡焕婵;黄丽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危重、昏迷及截瘫患者,由于结直肠的动力增强,肛门内括约肌或肛门外括约肌张力下降,直肠顺应性下降,直肠感觉功能受损或几个因素共同作用易引起大便失禁和腹腔胀气,大便失禁易造成各种并发症,如皮炎压力性溃疡(褥疮),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心理障碍,增加了家属的经济负担,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我科自制一种负压引流器用于大便失禁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学珍;方敏;杨宝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在系统健康教育培训后,评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疾病知识掌握、控制饮食、自我监测、积极运动、改变不良习惯和遵医治疗6项指标,观察糖尿病患者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变化,随访半年后进一步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达标情况。结果126例患者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能力优于教育前( P<0.05);教育后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和体重指数均有所下降;随访半年后,患者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指标维持良好,空腹血糖、血脂和体重指数基本维持在刚出院的水平。结论系统健康教育提升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控制糖代谢,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峥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防治温针治疗后张力性水疱的效果。方法80例温针治疗后皮肤出现I度烧伤患者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实验组在烧伤部位即时涂抹适量(厚约1 mm)美宝湿润烧伤膏。温针治疗后2 h内观察张力性水疱出现情况及烧伤部位疼痛评分。结果两组张力性水疱发生率分别为2.5%(1例)及15.0%(6例),实验组张力性水疱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P<0.01);两组无痛率分别为97.5%及82.5%,实验组无痛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P<0.01)。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能有效预防张力性水疱的发生,降低疼痛评分。
作者:莫柳仙;罗岚;林永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再次高危剖宫产产妇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50例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再次子宫下段剖宫产的高危产妇,随机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术后24、48 h子宫复旧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泌乳始动时间、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 BSES )评分、泌乳量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后24、48 h子宫复旧情况好于对照组, 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BSES评分和术后48 h泌乳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泌乳始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益于再次高危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促进术后临床康复。
作者:赵丽娅;袁瑞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生实习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习的护生58名,实习时间为4 w。将本组护生随机分为人文关怀组与对照组,每组2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人文关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对两组护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调查问卷对护生的就业态度及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人文关怀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愿意从事与喜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护生均多于对照组(均P<0.05),护生对带教老师与带教质量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生带教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方式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护生实习效果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
作者:吕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青光眼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增强青光眼手术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的计划制定、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入院时、31 d时对两组患者患肢的运动功能( 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MBI)进行评价,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31 d时FMA评分、MBI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郑粤湘;张卫;李小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组成及防止不安全事件的方法措施和管理对策以消除安全隐患。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发生的50例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护理安全隐患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方法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的责任感与护理不安全因素相关,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知识技能都与不安全因素有关,构成护理不安全因素中:护理人员责任感、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实施引起的事故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4.00%、46.00%、34.00%。结论加强手术室安全因素管理工作制度化,消除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是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关键。
作者:张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整体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无创呼吸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模式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对患者进行依从性和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37例(92.5%)和28例(70%)患者坚持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直到好转出院,观察组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分别有2例(5%)和10例(25%)无法耐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发生面部皮肤压伤、口干等不良反应的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问卷评分和满意度问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比例,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徐碧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BiPAP模式无创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祛痰、平喘、抗感染、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体位护理、病情监测、气道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护理和心理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并发症发生率为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BiPAP无创通气患者能够起到明显提高疗效、提高预后、促进医患关系的作用。
作者:胡建云;谢士吉;杨万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共收治100例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78%明显高于对照组48%,剖宫产和阴道手术率10%、12%明显比对照组30%、22%低( 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7.26±2.24) h、(47.41±13.27) min、(7.61±2.48) min、(8.18±2.50) h 均明显比对照组(9.86±3.12) h、(66.32±16.42)min、(9.85±3.76)min、(11.13±3.46)h短,产后2 h出血量(150±15)ml明显比对照组(200±20)ml少(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极大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陈典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4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7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满意度为97.01%,对照组满意度为8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在进行眼部的玻璃体切除手术之后,对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一般的软枕和应用专门设计的俯卧位护理头垫,患者对于这两种辅助护理器具的应用过程的舒适程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的对比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入院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眼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在手术成功完成之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照组使用的是一般的软枕,观察组使用的是专门设计的俯卧位护理头垫。在患者从手术成功到出院这一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定期观察并询问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使用护理辅助器具的意见和建议,询问患者使用过程的舒适程度,采集患者对于护理辅助器具的评价和改进意见,调查患者使用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人员的调查和对比,发现使用专门设计的俯卧位护理头垫的观察组对使用效果更加满意,觉得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使用效果更加舒适,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结论眼科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由于患者恢复过程中需要保持特殊的体位,需要一些护理辅助器具。经过研究和对比,我们发现专门设计的俯卧位护理头垫的使用效果使患者更加舒适,患者满意度有很大提高,值得在玻璃体切除手术之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蔡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外科重症监护室( SICU )术后患者降低焦虑情绪、预防谵妄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手术后收住ICU监护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指导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及焦虑情绪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 P<0.05)。结论心理干预措施使术后患者能顺利适应ICU的环境,减少对自己疾病的担心和恐惧,降低焦虑、紧张情绪,避免过激或者漠视等谵妄行为的出现。
作者:石崛;胡敏芝;谭尚展;李炫杜;陈丽华;林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