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曼丽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选取自愿参加此研究的初产妇110例,随机分为综合性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每组55例。一般护理组采取妇产科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组采取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乳房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评价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奶胀、乳头皲裂的发生率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综合性护理组的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评分值明显大于一般护理组(P<0.05),奶胀、乳头皲裂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P<0.05),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增加初产妇的母乳喂养信心、降低奶胀、乳头皲裂等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林海苗;涂春兰;李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及早期观察在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106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及早期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病症消失情况、住院情况、继发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头痛呕吐消失时间、肢体抖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继发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及早期观察可明显改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病症,显著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秋燕;黄哲梅;黄呈辉;李剑妮;黄顺坤;洪婉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安全进食的知信行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269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知信行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护士对老年患者安全进食护理现状介于“一般”和“经常”之间,得分从低到高依次是知识、临床实践行为、态度,且三者间具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职称、所在专科、是否接受相关培训。结论老年患者进食安全已引起临床护士的关注,但护士在相关知识、处理方面较差,需加强对老年患者病区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对老年患者安全进食的知信行水平,保障临床安全。
作者:魏琳;张小培;雷丽芳;叶日春;陈捷晗;朱乐英;林美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外科重症监护室( SICU )术后患者降低焦虑情绪、预防谵妄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手术后收住ICU监护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指导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及焦虑情绪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 P<0.05)。结论心理干预措施使术后患者能顺利适应ICU的环境,减少对自己疾病的担心和恐惧,降低焦虑、紧张情绪,避免过激或者漠视等谵妄行为的出现。
作者:石崛;胡敏芝;谭尚展;李炫杜;陈丽华;林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配合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干预、康复训练、自我监测等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卒中量表评分( NIHSS)情况、患者对病症认知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护理7、14、60 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NISS评分明显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相关知识、态度及认知行为明显提高(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拟行肠镜检查术的患者384例,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96例。 A组口服硫酸镁,B组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C组口服番泻叶,D组口服甘露醇,对患者均进行护理指导。对比四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清肠效果、患者舒适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电解质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A组清肠效果均优于B组、C组和D组(均P<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清电解质水平变化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口服硫酸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刘革兰;李婷珊;马普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无痛护理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60例择期进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无痛护理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73.7±3.6)次/min、(117.6±3.9)mmHg、(77.6±4.8)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痛护理技术可以使患者处于较佳的术前状态,有利于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促进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丽君;于晓峰;李晓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联合雾化西咪替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口腔黏膜炎( OM)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咪替丁雾化吸入,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记录两组患者OM发生时间、黏膜情况及愈合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OM的发生率及轻重情况。结果实验组OM发生率显著低于照组(P<0.05),患者OM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咽拭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个体化的护理措施联合西咪替丁雾化吸入,能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OM的发生率,有效的控制OM的发展,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
作者:栾松华;贾博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手术患者护理病历资料,分析护理计划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0例患者重建乳房外形、患肢功能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29个月,中位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所有病例无局部复发和转移,美体效果满意。结论乳腺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做好围术期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朱卉娟;易小林;关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院外健康指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院外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为、幸福程度以及疗效的保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自我监测、遵医嘱服药、并发症预防、饮食知识、运动方案及健康行为总分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正性幸福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幸福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主观幸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出院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健康指导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减少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保持治疗效果。
作者:岳春江;闫娟;程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Miles术后造口术患者的护理难点,分析和解决患者在术后所面对的各种并发症、生活困难、心理障碍等实际问题,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降低患者术后由于并发症、生理困难、经济压力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良好的心理护理及出院后保持电话追踪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痛苦程度,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结论对于Miles术后造口术患者来讲,术后的身体护理及心理护理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我们的终目标不仅仅是让患者安全出院,更是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术后更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翟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腹部手术后咀嚼口香糖对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实施妇科腹部手术患者3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咀嚼口香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妇科患者实施腹部手术后咀嚼口香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
作者:谭燕萍;何桂芬;贾兰洁;李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服务对手术出院患者康复及并发症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手术出院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程序进行干预,即患者及家属根据住院期间的护理指导及出院知识宣教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社区护理服务进行干预,即由社区医生及护理人员组成干预小组,不定期对患者进行入户护理治疗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1w与2w时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切口感染、压疮及创口撕裂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社区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手术出院患者的康复及降低并发症,因此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卫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刺成功率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儿科行头皮静脉穿刺的婴幼儿300例,分析和统计穿刺的静脉选择、穿刺手法、穿刺时或穿刺前护士心理状态及家长干扰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前正中静脉入路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外眦上部静脉(P<0.01),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针柄的前后沿的头皮静脉穿刺手法成功率明显高于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针柄的上下面(P<0.05),护士心理状态良好时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心理状态差时(P<0.01),家长配合时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家长干扰时( P<0.01)。结论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静脉或穿刺手法选择不当、护士心理素质差及家长不配合,选择正中静脉、穿刺时拇指与食捏于针柄前后沿、提高护士自身修养及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胡时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青光眼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增强青光眼手术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颈外静脉留置针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大面积烧伤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置针,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置针。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情况、不良事件、置管时间、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穿刺时间两组患者无显明差异。观察组的输液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穿刺次数、静脉炎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颈外静脉置针较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并发症少,疼痛轻,穿刺成功率高,患者的舒适度高。
作者:林锦华;颜木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 GQOL-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QOL-74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地减少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杨永红;王万碧;王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特点及效果。方法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晚期肿瘤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基础护理及症状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与症状护理基础上,依据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等,再给予心理护理,让患者身心两方面均得到护理,以体现临终关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据晚期肿瘤患者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点,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再有效实施心理护理,其临终关怀护理的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6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在常规盆腔大野前后对穿照射30 Gy后中间挡铅改四野照射,剂量20~25 Gy,并同时每周1~2次后装治疗DT=30~42 Gy/6~7次,后装治疗当天不做外照射,总疗程7~8周。治疗组32例,调强放疗给予GTV1(宫颈原发及宫旁直接侵犯肿瘤)60~66 Gy/30f/5周。后装治疗在调强治疗结束后进行,给予A点剂量,18~24 Gy/3~4f/2~3周。两组放疗开始同时接受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化疗,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化疗21 d为1周期,共2周期。放化疗期间,予积极的心理指导与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Ⅰ~Ⅲ度的白细胞下降明显减少,腹泻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00%,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为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同步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减轻,但未能提高近期生存率。
作者:周世琼;任道琼;刘士凤;江书容;吴天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承山穴围术期埋针治疗痔瘘术后肛门疼痛的护理。方法选取痔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承山穴围术期埋针,将无痛意识和措施始终贯穿于手术过程中。结果观察组术后(120.2±10.4)min出现疼痛,对照组术后(80.4±9.7)min出现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778,P=0.0000);观察组36 h内平均用止痛药次数(2.06±1.72)次,对照组36 h内平均用止痛药次数为(3.22±1.78)次;观察组36 h内使用曲马多止痛平均用量为(62.12±6.42)mg,对照组36 h内使用曲马多止痛平均用量为(71.19±6.71) mg;观察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NRS评分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轻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双承山穴围术期埋针治疗痔瘘术后肛门疼痛,术中辅以一定的护理措施,是一种新型的、疗效持久,且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镇痛方法。
作者:孔淑娟;吕婉仪;邓洁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