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特点及效果分析

马玉

关键词:临终关怀, 晚期, 肿瘤患者, 特点,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特点及效果。方法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晚期肿瘤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基础护理及症状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与症状护理基础上,依据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等,再给予心理护理,让患者身心两方面均得到护理,以体现临终关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据晚期肿瘤患者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点,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再有效实施心理护理,其临终关怀护理的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预防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目的:探究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患者共计80例进行实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静脉曲张以及高血脂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且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高血脂以及静脉曲张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而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率。

    作者:罗七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例乳腺癌腔镜辅助下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手术患者护理病历资料,分析护理计划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0例患者重建乳房外形、患肢功能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29个月,中位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所有病例无局部复发和转移,美体效果满意。结论乳腺癌腔镜保乳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做好围术期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朱卉娟;易小林;关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保留肾单位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随访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随访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保留肾单位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137例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68例随访依从性好,69例随访依从性差;性别、年龄对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不明显;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后续治疗、相关知识对患者随访依从性均有明显影响(均P<0.05);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后续治疗、相关知识均是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通过加强随访教育,开展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及时反馈治疗效果,强化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可显著提高保留肾单位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的随访依从性。

    作者:林宁;邱金花;林燕平;林小丹;吴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理测验量表在普外科患者围术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测验量表在普外科患者围术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定患者入院时的焦虑程度,再对其实施针对性地心理干预。监测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30 min血压及心率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率及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30 min,干预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心理测验量表对手术患者进行焦虑状况评估并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不仅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程度,而且术中生命体征更加稳定。

    作者:杨大会;许启相;郑康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 GQOL-74)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QOL-74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地减少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杨永红;王万碧;王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的护理

    总结优质护理在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中的临床作用。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行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术前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做好各种手术及抢救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失血性休克并予以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患者饮食和生活的护理,保证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手术成功;出院后指导患者正确安胎,按时行B超复查,保证宫内胎儿顺利分娩,观察患者手术成功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5例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患者经过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全面优质护理,无1例患者死亡,手术成功率达100%,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8.6%,护患关系和谐。给予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患者优质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保证保证宫内胎儿顺利分娩。

    作者:鲁文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 ICU 清醒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ICU 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清醒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监护、气管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ICU清醒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了ICU内的生活质量。

    作者:支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血管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 CNP)管理模式应用于脑血管支架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欲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7.36%)明显高于对照组(84.21%),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天数(6.54±2.01)d,且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较好(98.54%),与传统护理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对脑血管支架手术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林萍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情感护理法对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情感护理法在中度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中度老年痴呆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情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在智力训练、记忆训练、推理能力方面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感护理法能够有效改善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胡竹芳;吴慧群;邓乒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麻醉风险评估研究

    目的:为提高临床麻醉风险意识,探讨麻醉风险评估方法。方法通过检索知网和PubMed,加实践总结。结果得出麻醉风险的有关因素和麻醉风险评估方法:APACHEⅡ评分系统、POSSUM评分系统、ASA分级。结论医生和护士强化了麻醉风险意识,能正确处理风险隐患,提高麻醉质量。

    作者:赵云霞;王蕾;王燕燕;陈松兰(综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早产患儿1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连续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体重增长、头围增长以及身长增长分别为(23.9±6.1) g/d、(0.8±0.4) mm/d、(1.1±0.5) mm/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奶摄入量、呼吸道感染率、腹泻率及再住院率等生存质量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措施通过无缝隙衔接的护理干预方式,实现了早产儿由院内至家庭的延伸性护理,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银娟;温爱华;江晓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气囊仿生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气囊仿生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科接收的初产妇800例,根据随机性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产妇均采取常规自然分娩,研究组产妇在进行自然分娩时加用仿生全自动助产仪助产。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护理可以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产妇分娩痛苦,提升产科护理质量,有效保障了母婴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李彩虹;李小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其焦虑和抑郁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得分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伴有抑郁焦虑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莉;宋娟;曹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承山穴围术期埋针治疗痔瘘术后肛门疼痛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承山穴围术期埋针治疗痔瘘术后肛门疼痛的护理。方法选取痔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承山穴围术期埋针,将无痛意识和措施始终贯穿于手术过程中。结果观察组术后(120.2±10.4)min出现疼痛,对照组术后(80.4±9.7)min出现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778,P=0.0000);观察组36 h内平均用止痛药次数(2.06±1.72)次,对照组36 h内平均用止痛药次数为(3.22±1.78)次;观察组36 h内使用曲马多止痛平均用量为(62.12±6.42)mg,对照组36 h内使用曲马多止痛平均用量为(71.19±6.71) mg;观察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NRS评分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轻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双承山穴围术期埋针治疗痔瘘术后肛门疼痛,术中辅以一定的护理措施,是一种新型的、疗效持久,且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镇痛方法。

    作者:孔淑娟;吕婉仪;邓洁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服务对手术出院患者康复及并发症控制的作用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服务对手术出院患者康复及并发症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手术出院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程序进行干预,即患者及家属根据住院期间的护理指导及出院知识宣教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社区护理服务进行干预,即由社区医生及护理人员组成干预小组,不定期对患者进行入户护理治疗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1w与2w时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切口感染、压疮及创口撕裂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社区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手术出院患者的康复及降低并发症,因此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卫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对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并发症的作用

    目的:探讨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对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老年痴呆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3+1整体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入院人次、医疗纠纷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死亡人次、入院人次、家属投诉及医疗纠纷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3+1整体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痴呆患者护理效果,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维护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钟玉群;陈智超;宋汉聪;陆新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自制负压引流器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危重、昏迷及截瘫患者,由于结直肠的动力增强,肛门内括约肌或肛门外括约肌张力下降,直肠顺应性下降,直肠感觉功能受损或几个因素共同作用易引起大便失禁和腹腔胀气,大便失禁易造成各种并发症,如皮炎压力性溃疡(褥疮),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心理障碍,增加了家属的经济负担,也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我科自制一种负压引流器用于大便失禁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学珍;方敏;杨宝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生实习的效果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生实习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习的护生58名,实习时间为4 w。将本组护生随机分为人文关怀组与对照组,每组2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的带教方式,人文关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对两组护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调查问卷对护生的就业态度及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人文关怀组护生的理论与操作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愿意从事与喜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的护生均多于对照组(均P<0.05),护生对带教老师与带教质量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生带教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方式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护生实习效果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

    作者:吕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陪伴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陪伴分娩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站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00例初产妇按产时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很满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陪伴分娩可根据产程的不同阶段为产妇提供心理和分娩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耿润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个体化护理联合雾化西咪替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口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联合雾化西咪替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口腔黏膜炎( OM)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咪替丁雾化吸入,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记录两组患者OM发生时间、黏膜情况及愈合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OM的发生率及轻重情况。结果实验组OM发生率显著低于照组(P<0.05),患者OM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咽拭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个体化的护理措施联合西咪替丁雾化吸入,能减少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OM的发生率,有效的控制OM的发展,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

    作者:栾松华;贾博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