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在 ICU 清醒患者中的应用

支淑华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ICU, 清醒, 护理质量,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ICU 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清醒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监护、气管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ICU清醒患者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了ICU内的生活质量。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行为疗法对体外授精-胚胎移植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的作用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IVF-ET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IVF-ET伴睡眠障碍女性患者100例,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均按护理常规进行日常护理。实验组患者均行认知行为干预包括认知疗法、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放松训练,纠正患者对于睡眠不足的错误认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负面心理和孕酮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SQI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P<0.01);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和SAS评分均有所下降,实验组指标评分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孕酮水平均有所上升,实验组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IVF-ET伴睡眠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睡眠改善作用,且可减轻负面情绪、降低心理压力、提高孕酮水平,进而对IVF-ET的成功率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杨广清;徐丽平;吴方贵;漆惠;温美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承山穴围术期埋针治疗痔瘘术后肛门疼痛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承山穴围术期埋针治疗痔瘘术后肛门疼痛的护理。方法选取痔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承山穴围术期埋针,将无痛意识和措施始终贯穿于手术过程中。结果观察组术后(120.2±10.4)min出现疼痛,对照组术后(80.4±9.7)min出现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778,P=0.0000);观察组36 h内平均用止痛药次数(2.06±1.72)次,对照组36 h内平均用止痛药次数为(3.22±1.78)次;观察组36 h内使用曲马多止痛平均用量为(62.12±6.42)mg,对照组36 h内使用曲马多止痛平均用量为(71.19±6.71) mg;观察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NRS评分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轻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双承山穴围术期埋针治疗痔瘘术后肛门疼痛,术中辅以一定的护理措施,是一种新型的、疗效持久,且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镇痛方法。

    作者:孔淑娟;吕婉仪;邓洁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院外健康指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外健康指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院外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为、幸福程度以及疗效的保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自我监测、遵医嘱服药、并发症预防、饮食知识、运动方案及健康行为总分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正性幸福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幸福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主观幸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出院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健康指导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减少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保持治疗效果。

    作者:岳春江;闫娟;程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对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并发症的作用

    目的:探讨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对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老年痴呆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3+1整体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入院人次、医疗纠纷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死亡人次、入院人次、家属投诉及医疗纠纷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3+1整体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痴呆患者护理效果,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维护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钟玉群;陈智超;宋汉聪;陆新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血管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 CNP)管理模式应用于脑血管支架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欲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7.36%)明显高于对照组(84.21%),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减少患者住院天数(6.54±2.01)d,且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较好(98.54%),与传统护理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对脑血管支架手术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林萍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功能康复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功能康复中的运用。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以循证护理理念为指导,将功能康复锻炼运用于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为(1.56±1.05)分,排气时间为(16.61±1.69)h,平均住院时间为(6.72±1.09)d,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3.89%;对照组术后24 h VAS评分为(4.28±1.60)分,排气时间为(20.78±3.38) h,平均住院时间为(8.89±1.28) d,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36.11%;比较上述指标,干预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以循证护理理念为指导的功能康复锻炼能有效提高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的康复状况,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少晶;房婧;罗雪梅;陈锐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沐浴露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前清洁皮肤对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滴露沐浴露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前清洁皮肤对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手术患者18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前1 d晚用肥皂重点擦拭手术部位3遍,观察组患者在术前1 d晚用含对氯间二甲苯酚滴露沐浴露进行沐浴,使用海绵反复擦拭手术部位3遍。在术前30 min、术毕缝皮时、术后24 h行术野皮肤采样,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感染情况和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30 min、术毕缝皮时、术后24 h的术野皮肤菌落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皮肤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清洁选用滴露沐浴露可显著降低骨科手术患者的皮肤感染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蓝柳红;麦慧英;黄春晖;沈皓珍;韩鑫平;方永琴;彭梦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梗溶栓患者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急性心梗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依据自行设计的预见性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采取溶栓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冠脉再通率,缩短抢救时间,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同时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彭爱学;高光美;唐福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硅油填充术后俯卧位护理头垫在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中的应用

    目的:在进行眼部的玻璃体切除手术之后,对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一般的软枕和应用专门设计的俯卧位护理头垫,患者对于这两种辅助护理器具的应用过程的舒适程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的对比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入院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眼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在手术成功完成之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照组使用的是一般的软枕,观察组使用的是专门设计的俯卧位护理头垫。在患者从手术成功到出院这一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定期观察并询问患者在恢复过程中使用护理辅助器具的意见和建议,询问患者使用过程的舒适程度,采集患者对于护理辅助器具的评价和改进意见,调查患者使用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护理人员的调查和对比,发现使用专门设计的俯卧位护理头垫的观察组对使用效果更加满意,觉得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使用效果更加舒适,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结论眼科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由于患者恢复过程中需要保持特殊的体位,需要一些护理辅助器具。经过研究和对比,我们发现专门设计的俯卧位护理头垫的使用效果使患者更加舒适,患者满意度有很大提高,值得在玻璃体切除手术之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蔡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 CQI)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血液透析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实验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以CQI方法进行护理。治疗护理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自我锻炼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首次穿刺成功成功率、自我锻炼的依从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CQI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护理中能提高患者首次穿刺的成功率,患者自我锻炼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曾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2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9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下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观察组在专业护士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情况下进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前心理状态、检查中血压及脉搏变化情况、内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用量、检查中出现呼吸抑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1),术中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内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用量、呼吸抑制均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过对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给患者充分的心理准备,有效消除恐惧紧张心理,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用药,缩短内镜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不良反应。

    作者:吴爱婵;刘凤婷;朱淑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陪伴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陪伴分娩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站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00例初产妇按产时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很满意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陪伴分娩可根据产程的不同阶段为产妇提供心理和分娩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耿润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 cerebral stroke , CS )患者应对方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我院住院部神经外科收治的72例重症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 A组患者行神经内科常规的治疗与护理,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由经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根据医学应对问卷( 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评估A、B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采用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Barthel指数法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结果干预6个月后,B组患者MCMQ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同期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法评分均明显升高,且B组明显高于同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期间,A、B两组患者CS再复发率分别为5.6%与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56,P<0.01)。结论对重症CS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选择积极乐观的应对方式,可有效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早日康复。

    作者:范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早产患儿1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连续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体重增长、头围增长以及身长增长分别为(23.9±6.1) g/d、(0.8±0.4) mm/d、(1.1±0.5) mm/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奶摄入量、呼吸道感染率、腹泻率及再住院率等生存质量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措施通过无缝隙衔接的护理干预方式,实现了早产儿由院内至家庭的延伸性护理,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黄银娟;温爱华;江晓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实施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对实施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并且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观察、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在手术之前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手术中未发现患者出现不适感,并且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未出现并发症情况,具有较高的治愈率。结论对实施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建桔;汪长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保留肾单位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随访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随访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保留肾单位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137例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68例随访依从性好,69例随访依从性差;性别、年龄对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不明显;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后续治疗、相关知识对患者随访依从性均有明显影响(均P<0.05);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后续治疗、相关知识均是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通过加强随访教育,开展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及时反馈治疗效果,强化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可显著提高保留肾单位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的随访依从性。

    作者:林宁;邱金花;林燕平;林小丹;吴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对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术后谵妄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外科重症监护室( SICU )术后患者降低焦虑情绪、预防谵妄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手术后收住ICU监护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指导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及焦虑情绪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 P<0.05)。结论心理干预措施使术后患者能顺利适应ICU的环境,减少对自己疾病的担心和恐惧,降低焦虑、紧张情绪,避免过激或者漠视等谵妄行为的出现。

    作者:石崛;胡敏芝;谭尚展;李炫杜;陈丽华;林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患者与家属同步进行健康教育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

    目的:探讨患者与家属同步进行健康教育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均由指定的责任护士进行有关的健康教育指导,发放自制的图文小册及有关康复锻炼的指导指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家属进行同步的健康教育指导。出院时采用Harris评分评定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相关教育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采用HA-MA和HAMD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Hariss评分及患者掌握知识技能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通过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家属进行同步的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能力,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焕珍;胡焕婵;黄丽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研究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为探索减轻临床护士压力的方法和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利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我院内、外、妇、儿,四大临床科室共10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在五个维度的压力源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得分高于时间分配及工作量、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环境及设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针对临床护士突出的压力源特点,护士自身、医院和社会应采取有效对策,预防或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以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普遍提升,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彦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为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78例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干预前,且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且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干预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到控制目标的比例高于护理前,且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丽芹;余利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