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松华;贾博军
目的:探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母婴180对,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进行母婴护理,实验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及其家属的新生儿护理方法、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服务后,实验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正确护理方法的掌握和母婴健康知识的熟悉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非常满意65对,满意20对,不满意5对,满意率为94.4%,对照组非常满意41对,满意23对,不满意26对,满意率为71.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产科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能使产妇迅速牢固地掌握正确的育儿方式,形成了和谐的护患关系,且得到了产妇及其家属的高度认可,应该在产科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文洁;杨小佳;樊柳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青光眼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增强青光眼手术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陈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院外健康指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院外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为、幸福程度以及疗效的保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自我监测、遵医嘱服药、并发症预防、饮食知识、运动方案及健康行为总分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正性幸福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幸福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主观幸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出院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健康指导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减少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保持治疗效果。
作者:岳春江;闫娟;程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整体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无创呼吸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模式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对患者进行依从性和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37例(92.5%)和28例(70%)患者坚持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直到好转出院,观察组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分别有2例(5%)和10例(25%)无法耐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发生面部皮肤压伤、口干等不良反应的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问卷评分和满意度问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比例,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徐碧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实施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并且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观察、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在手术之前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手术中未发现患者出现不适感,并且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未出现并发症情况,具有较高的治愈率。结论对实施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建桔;汪长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共49例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治疗,并通过护理观察量表( NOSIE )、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进行病情评定。结果患者进行了(58±20.2)d的住院治疗,49例患者中,32人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17人经过治疗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心情逐渐变得开朗,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并开始融入到集体的活动中去。通过护理干预量表,发现患者的社会能力、个人卫生和总积极因素都见到了显著的提高(P<0.001),而症状表现、抑郁、总消极因素等都得到了显著的降低(P<0.001),而通过Zung抑郁自评量表可以得出患者的情感、身体、精神、心理障碍都有显著的提高( P<0.001)。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发现患者的自杀意念显著降低( P<0.001)。而这些都与临床观察一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笔者通过对49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勇敢地面对疾病,终战胜疾病,获得新生,故对于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作者:张静;杨丽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对于促进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全程护理干预,比较其术后恢复指标、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32±0.81)d、术后下床时间(2.76±1.07)d、总住院时间(5.13±1.26)d,明显少于对照组;躯体功能(76.07±6.13)分、心理功能(59.31±5.36)分、社会功能(57.16±4.58)分、总体生活质量(80.14±6.42)分、护理满意度93.2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且有助于提升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卫平;刘华霞;刘克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开展临床路径护理对其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16例接受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16例接受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设为研究组,根据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做比较。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为(24.7±5.3)ml,对照组为(43.6±7.4)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1±0.8)d,对照组为(5.2±1.1)d,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2800±151.6)元,对照组为(4200±120.4)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④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出血量,并缩短住院时间及节省住院费用,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鸿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其焦虑和抑郁状态与对照组比较得分均有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伴有抑郁焦虑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莉;宋娟;曹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老年肺炎患者住院期间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肺炎住院治疗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细节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细节护理组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细节护理组的护理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肺炎住院患者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提高老年肺炎患者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艾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患者共计80例进行实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静脉曲张以及高血脂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且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高血脂以及静脉曲张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而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率。
作者:罗七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患者与家属同步进行健康教育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在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均由指定的责任护士进行有关的健康教育指导,发放自制的图文小册及有关康复锻炼的指导指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家属进行同步的健康教育指导。出院时采用Harris评分评定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相关教育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采用HA-MA和HAMD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Hariss评分及患者掌握知识技能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通过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家属进行同步的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能力,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焕珍;胡焕婵;黄丽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2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9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下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观察组在专业护士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情况下进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前心理状态、检查中血压及脉搏变化情况、内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用量、检查中出现呼吸抑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1),术中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内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用量、呼吸抑制均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过对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给患者充分的心理准备,有效消除恐惧紧张心理,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用药,缩短内镜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不良反应。
作者:吴爱婵;刘凤婷;朱淑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前(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优质护理服务后(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开展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差异、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基础护理的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入组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以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刘艳;罗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从近年国内外护理质量管理发展的趋势、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
作者:陈健;陈宏(综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特点及效果。方法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晚期肿瘤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基础护理及症状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与症状护理基础上,依据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等,再给予心理护理,让患者身心两方面均得到护理,以体现临终关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据晚期肿瘤患者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点,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再有效实施心理护理,其临终关怀护理的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患者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时不同插管深度的吸痰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全肺切除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吸痰管插入遇阻力后上提0.5~1.0 cm ),观察组采用浅深层吸痰法(吸痰管超出气管插管或套管末端≤2.0 cm)。观察两组患者吸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BP、HR、PaO2、TV的增加值、Raw下降值和吸痰间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及VAP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痰痂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肺切除机械通气患者给予气管内浅层与常规吸痰效果无明显差别,而浅层吸痰更加安全。
作者:韩静;赵立森;穆松惠;张红梅;付雅峰;王秀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住院血液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6月住院的血液肿瘤患者80例,将1~3月的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将4~6月的患者40例设为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采用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负面情绪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对照组下降则不明显;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治疗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症状项目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均较低,治疗后有所升高,治疗组疼痛项目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可以提高住院血液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作者:许厚芬;柳德容;李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患者出院当天向其发放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促进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增强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实现医院与患者的双赢效益。
作者:喻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并总结临床护理路径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4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手术住院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9月之前实施了常规的护理措施(对照组),而在2011年9月之后,则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并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7.11±2.36) d、(3762.57±298.45)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肠套叠围术期患儿进行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有利于促进患儿的预后和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