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机械振动排痰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

林育敏;黄晓晖;陈慕媛

关键词:机械振动排痰, 重型颅脑损伤, 人工叩背排痰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7例,试验组采用震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O2、PaO2指标、呼吸频率及X线胸片变化情况等。结果机械振动排痰机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SaO2、PaO2和呼吸频率的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中机械排痰法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叩背排痰,能有效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对改善心绞痛患者情绪状态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心绞痛患者情绪状态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58例,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在护理服务、护士态度和病区环境等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罗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中并发症、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脑出血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脑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发症(口腔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便秘)的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志美;曾静;李秀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前瞻性护理对 ICU 清醒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ICU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ICU清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沟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睡眠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能预见性避免影响ICU清醒生命质量的因素,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李雪梅;侯颖;王丽;聂成惠;林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连续性助产服务模式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性助产服务模式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建册、定期产检、自愿在我院分娩的孕妇3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86例)和实验组(1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服务流程;实验组采用连续性助产服务流程,包括产前系统性健康教育,产时一对一陪伴分娩,产后随访的助产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孕妇分娩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选择分娩方式和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孕妇分娩相关知识掌握和实际选择顺产、服务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实施连续性助产服务模式能够促进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张海清;吴雅丽;侯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晚期宫颈癌患者调强适形放化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6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在常规盆腔大野前后对穿照射30 Gy后中间挡铅改四野照射,剂量20~25 Gy,并同时每周1~2次后装治疗DT=30~42 Gy/6~7次,后装治疗当天不做外照射,总疗程7~8周。治疗组32例,调强放疗给予GTV1(宫颈原发及宫旁直接侵犯肿瘤)60~66 Gy/30f/5周。后装治疗在调强治疗结束后进行,给予A点剂量,18~24 Gy/3~4f/2~3周。两组放疗开始同时接受顺铂、氟尿嘧啶方案化疗,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氟尿嘧啶5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化疗21 d为1周期,共2周期。放化疗期间,予积极的心理指导与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Ⅰ~Ⅲ度的白细胞下降明显减少,腹泻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100%,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为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同步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减轻,但未能提高近期生存率。

    作者:周世琼;任道琼;刘士凤;江书容;吴天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2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9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下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观察组在专业护士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情况下进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前心理状态、检查中血压及脉搏变化情况、内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用量、检查中出现呼吸抑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1),术中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内镜操作时间、麻醉药用量、呼吸抑制均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过对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给患者充分的心理准备,有效消除恐惧紧张心理,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用药,缩短内镜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不良反应。

    作者:吴爱婵;刘凤婷;朱淑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表应用于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对其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经济效益的影响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开展临床路径护理对其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16例接受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16例接受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设为研究组,根据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做比较。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为(24.7±5.3)ml,对照组为(43.6±7.4)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1±0.8)d,对照组为(5.2±1.1)d,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2800±151.6)元,对照组为(4200±120.4)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④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出血量,并缩短住院时间及节省住院费用,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鸿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特点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特点及效果。方法在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晚期肿瘤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基础护理及症状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与症状护理基础上,依据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等,再给予心理护理,让患者身心两方面均得到护理,以体现临终关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据晚期肿瘤患者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点,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再有效实施心理护理,其临终关怀护理的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护理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ACPE)并给予相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ACPE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控制心力衰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并给予相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 h后的心率( HR)、呼吸频率( RR)、平均动脉压( MAP)、动脉血氧分压( PaO2)、氧合指数( PaO2/FiO2)及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R、RR、MAP、PaO2、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R(90.21±11.95)次/min、RR(22.15±5.52)次/min和MAP(74.82±8.56)mmHg低于对照组;PaO2(99.58±4.26)和PaO2/FiO2(266.7±18.99)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21.15±4.59)min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ACPE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骆福秀;文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合理饮食、运动疗法、自我检测等方面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HbAlc、FBG、P2hB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护理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加强血糖控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肺切除患者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深度的研究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患者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时不同插管深度的吸痰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全肺切除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吸痰管插入遇阻力后上提0.5~1.0 cm ),观察组采用浅深层吸痰法(吸痰管超出气管插管或套管末端≤2.0 cm)。观察两组患者吸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BP、HR、PaO2、TV的增加值、Raw下降值和吸痰间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及VAP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痰痂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肺切除机械通气患者给予气管内浅层与常规吸痰效果无明显差别,而浅层吸痰更加安全。

    作者:韩静;赵立森;穆松惠;张红梅;付雅峰;王秀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母婴180对,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进行母婴护理,实验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及其家属的新生儿护理方法、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服务后,实验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正确护理方法的掌握和母婴健康知识的熟悉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非常满意65对,满意20对,不满意5对,满意率为94.4%,对照组非常满意41对,满意23对,不满意26对,满意率为71.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产科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能使产妇迅速牢固地掌握正确的育儿方式,形成了和谐的护患关系,且得到了产妇及其家属的高度认可,应该在产科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文洁;杨小佳;樊柳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慢阻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前在生理机能、总体健康、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在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个体化、有效且具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慢阻肺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的护理

    总结优质护理在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中的临床作用。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行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术前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做好各种手术及抢救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失血性休克并予以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患者饮食和生活的护理,保证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手术成功;出院后指导患者正确安胎,按时行B超复查,保证宫内胎儿顺利分娩,观察患者手术成功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5例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患者经过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全面优质护理,无1例患者死亡,手术成功率达100%,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8.6%,护患关系和谐。给予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患者优质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保证保证宫内胎儿顺利分娩。

    作者:鲁文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高热惊厥急诊的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有效的急诊抢救与护理,研究组高热惊厥停止发作的平均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高热惊厥急诊患儿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抢救效果,保障患儿的健康质量。

    作者:雷小丽;朱燕华;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系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在系统健康教育培训后,评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疾病知识掌握、控制饮食、自我监测、积极运动、改变不良习惯和遵医治疗6项指标,观察糖尿病患者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变化,随访半年后进一步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达标情况。结果126例患者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能力优于教育前( P<0.05);教育后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和体重指数均有所下降;随访半年后,患者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指标维持良好,空腹血糖、血脂和体重指数基本维持在刚出院的水平。结论系统健康教育提升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控制糖代谢,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峥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制订并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后遵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全钫;王小云;代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针对 Miles 术后患者康复的心理护理方法

    目的:通过研究Miles术后造口术患者的护理难点,分析和解决患者在术后所面对的各种并发症、生活困难、心理障碍等实际问题,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降低患者术后由于并发症、生理困难、经济压力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良好的心理护理及出院后保持电话追踪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痛苦程度,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结论对于Miles术后造口术患者来讲,术后的身体护理及心理护理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我们的终目标不仅仅是让患者安全出院,更是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术后更高的生活质量。

    作者:翟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期护理对肿瘤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期护理对肿瘤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全期护理干预。通过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生活质量指数( QLI)、自理能力( FIM)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前SDS、SAD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QLI、FIM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期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提升综合护理质量。

    作者:姜永华;李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在消化内科护士培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在消化内科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对我科33名低年资护士采用一对一模式,进行临床轮转规范化培训。结果低年资护士培训后,护士长及培训小组成员评价、医生评价、患者评价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高低年资护士的业务素质、护理工作胜任力和应急能力,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