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清;吴雅丽;侯晓玲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有效的急诊抢救与护理,研究组高热惊厥停止发作的平均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高热惊厥急诊患儿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抢救效果,保障患儿的健康质量。
作者:雷小丽;朱燕华;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服务对手术出院患者康复及并发症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手术出院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程序进行干预,即患者及家属根据住院期间的护理指导及出院知识宣教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社区护理服务进行干预,即由社区医生及护理人员组成干预小组,不定期对患者进行入户护理治疗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1w与2w时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切口感染、压疮及创口撕裂等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社区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手术出院患者的康复及降低并发症,因此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卫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ACPE)并给予相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ACPE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控制心力衰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并给予相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 h后的心率( HR)、呼吸频率( RR)、平均动脉压( MAP)、动脉血氧分压( PaO2)、氧合指数( PaO2/FiO2)及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R、RR、MAP、PaO2、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R(90.21±11.95)次/min、RR(22.15±5.52)次/min和MAP(74.82±8.56)mmHg低于对照组;PaO2(99.58±4.26)和PaO2/FiO2(266.7±18.99)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21.15±4.59)min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ACPE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骆福秀;文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耳穴埋豆配合穴位指针的中医操作干预,以减轻胃癌患者化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反应。方法在既往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等临床评价研究方法,观察拟定方案改善胃癌患者化疗相关的恶心、呕吐症状的情况,为临床优化胃癌化疗患者护理路径提供中医干预方案。结果耳穴埋豆配合穴位指针的中医操作对减轻胃癌患者化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反应有一定效果,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耳穴埋豆配合穴位指针的中医操作能有效减轻胃癌患者化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侯庆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IVF-ET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IVF-ET伴睡眠障碍女性患者100例,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均按护理常规进行日常护理。实验组患者均行认知行为干预包括认知疗法、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放松训练,纠正患者对于睡眠不足的错误认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负面心理和孕酮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SQI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P<0.01);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和SAS评分均有所下降,实验组指标评分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孕酮水平均有所上升,实验组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IVF-ET伴睡眠障碍患者具有较好的睡眠改善作用,且可减轻负面情绪、降低心理压力、提高孕酮水平,进而对IVF-ET的成功率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杨广清;徐丽平;吴方贵;漆惠;温美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制订并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后遵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全钫;王小云;代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辅助康复训练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分级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Ⅰ级、Ⅱ级、吞咽功能正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功能消失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心理护理辅助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研究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为探索减轻临床护士压力的方法和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利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我院内、外、妇、儿,四大临床科室共10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在五个维度的压力源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得分高于时间分配及工作量、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环境及设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针对临床护士突出的压力源特点,护士自身、医院和社会应采取有效对策,预防或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以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普遍提升,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彦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总结优质护理在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中的临床作用。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行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术前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做好各种手术及抢救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失血性休克并予以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患者饮食和生活的护理,保证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手术成功;出院后指导患者正确安胎,按时行B超复查,保证宫内胎儿顺利分娩,观察患者手术成功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5例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患者经过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全面优质护理,无1例患者死亡,手术成功率达100%,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达98.6%,护患关系和谐。给予宫内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减胎术患者优质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保证保证宫内胎儿顺利分娩。
作者:鲁文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无痛护理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60例择期进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无痛护理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73.7±3.6)次/min、(117.6±3.9)mmHg、(77.6±4.8)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痛护理技术可以使患者处于较佳的术前状态,有利于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促进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丽君;于晓峰;李晓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随访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保留肾单位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137例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68例随访依从性好,69例随访依从性差;性别、年龄对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不明显;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后续治疗、相关知识对患者随访依从性均有明显影响(均P<0.05);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后续治疗、相关知识均是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通过加强随访教育,开展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及时反馈治疗效果,强化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可显著提高保留肾单位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的随访依从性。
作者:林宁;邱金花;林燕平;林小丹;吴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298例烧伤ICU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治疗配合度、社会支持度、希望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有利于解决烧伤ICU患者的实际问题,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治疗配合度。
作者:陈丽映;潘丽沁;赵淑婷;黄爱好;陈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3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对其医院感染发生、部位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种类进行调查,分析护理对策。结果380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52例,感染率为13.7%,其中,呼吸系统感染18例(34.6%),泌尿系统12例(23.1%),皮肤感染10例(19.2%),消化系统感染7例(13.5%),其他5例(9.6%)。年龄大、住院天数长、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术前使用抗生素等均为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5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病原菌培养检出菌株49株,其中G+菌17株(32.7%);G-菌27株(51.9%);真菌5株(9.6%)。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围术期的无菌原则,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恢复。
作者:马泽萍;巫惠珍;王友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母婴180对,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进行母婴护理,实验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及其家属的新生儿护理方法、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服务后,实验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正确护理方法的掌握和母婴健康知识的熟悉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非常满意65对,满意20对,不满意5对,满意率为94.4%,对照组非常满意41对,满意23对,不满意26对,满意率为71.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产科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能使产妇迅速牢固地掌握正确的育儿方式,形成了和谐的护患关系,且得到了产妇及其家属的高度认可,应该在产科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文洁;杨小佳;樊柳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开展临床路径护理对其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16例接受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16例接受腔镜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设为研究组,根据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做比较。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为(24.7±5.3)ml,对照组为(43.6±7.4)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1±0.8)d,对照组为(5.2±1.1)d,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2800±151.6)元,对照组为(4200±120.4)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④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根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出血量,并缩短住院时间及节省住院费用,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鸿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健康教育效果和病情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方式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可有效增强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健康知识,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是一种符合成本-效益的护理模式。
作者:宋艳;刘春梅;王倩;胡国艳;沙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共49例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治疗,并通过护理观察量表( NOSIE )、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进行病情评定。结果患者进行了(58±20.2)d的住院治疗,49例患者中,32人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17人经过治疗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心情逐渐变得开朗,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并开始融入到集体的活动中去。通过护理干预量表,发现患者的社会能力、个人卫生和总积极因素都见到了显著的提高(P<0.001),而症状表现、抑郁、总消极因素等都得到了显著的降低(P<0.001),而通过Zung抑郁自评量表可以得出患者的情感、身体、精神、心理障碍都有显著的提高( P<0.001)。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发现患者的自杀意念显著降低( P<0.001)。而这些都与临床观察一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笔者通过对49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勇敢地面对疾病,终战胜疾病,获得新生,故对于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作者:张静;杨丽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并发症、术后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解决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围术期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郝珍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中心收治的60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后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及预防并发症几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估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指数、疼痛程度,出院前比照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焦虑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肢功能恢复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减轻了患者的焦虑、疼痛指数,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起到了促进康复的作用。
作者:樊玉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断指再植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其SAS评分及SDS评分、血管危象及自残自杀行为、生活质量评分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2周的SAS评分(50.14±4.39、32.57±4.39)分、SDS评分(47.72±4.28、40.05±3.28)分、血管危象及自残自杀行为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76.21±6.13)分、(59.43±5.08)分、社会功能(59.32±4.43)分、认知功能(58.84±5.74)分、总体生活质量(82.23±6.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减少血管危险及自残自杀等恶性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