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英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的护理中实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的神经内科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患者的心理护理、病情护理、用药护理和饮食护理以及出院护理等一些基础性的护理[1];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模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安心感和抗病信心以及生活的质量与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安心感以及患者的抗病信心与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开展舒适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钱香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84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实施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文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透明贴预防和治疗5-氟尿嘧啶持续化疗泵致静脉炎的有效性.方法 对外周静脉留置持续48 h输注5-氟尿嘧啶化疗的34例患者,在静脉穿刺成功、未化疗前,A1组22例给3M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另在近心端1 cm处,沿静脉穿刺走向康惠尔透明贴外用并保持5d,B1组20例仅给3M透明膜固定留置针,化疗泵结束拔针前两组均予生理盐水20 ml脉冲式冲洗静脉.化疗后已发生静脉炎者,A2组19例给面积略大于患处透明贴同法外用,B2组21例给25%硫酸镁湿敷6~8h,Bid,72 h评价疗效.结果 A1组静脉炎3例(13.64%),B1组静脉炎14例(70%),差异有极显著性(P <0.005).A2组静脉炎有效19例(100%),治愈17例(89.47%),B2组静脉炎有效21例(100%),治愈12例(57.14%),在治愈率和治愈时间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25).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能有效预防和治疗5-氟尿嘧啶持续化疗泵导致的静脉炎.
作者:郑海燕;罗培;宋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治疗中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及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正确的出院指导.结果 22例术后均顺利完成治疗和护理,康复出院.结论 有针对性的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是直接PCI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肖学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无痛护理.方法 构建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包括:明确组织架构与职责.进行持续性的护士培训、教育与考核,制订及实施疼痛控制程序,落实疼痛教育,进行阶段总结与反馈.结果 骨科病房无痛护理工作模式建立后,护士在疼痛评估、疼痛一般知识、药物镇痛知识、疼痛知识的综合应用得分均高于此模式建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无痛病房管理后,患者接受调查时、过去24h、手术后所经历的严重疼痛程度均在5分以下(0 ~10级评分);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疼痛照顾、止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在4分以上(5级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病房无痛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提高了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张莉;梁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5~ 10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的患者286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心理护理组152例,对照组134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FSH基础值、接受IVF治疗的次数、Gn支数、Gn天数、平均获卵数、平均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心理护理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当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思想压力,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对提高IVF-ET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丛建香;张凤荣;周朋珍;张兴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妇科非急诊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手术当天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术前睡眠质量,术后疼痛耐受程度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手术当天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均较入院时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心率升高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疼痛观可耐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有利于疏导患者术前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对手术的认识及对术后疼痛的耐受,可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官亚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骨质疏松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及行为方式.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厦门市某三甲医院门诊的120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和生活行为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 78.33%骨质疏松患者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状况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不了解的占21.67%;有55.00%的患者生活方式尚可,差的占45.00%.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对相关知识了解尚有所欠缺,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运动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加强骨质疏松患者的健康教育,加深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帮助其建立健康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黄丽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儿亲属心理健康水平并进一步总结其特点,探讨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住院患儿均为我院儿二科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对其家属共720名采取自制调查表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10名经检查均健康的儿童家属作为对照组.结果 经分析,观察组即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SCL-90评定,全部各项指标均显著要高于对照组,之间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影响家属心理状况的因素并非单一,而是多因素造成.结论 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家属,且要重视,家属的心理状况也是儿科护理中的一部分,应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方法.
作者:彭亿平;刘芳;郑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家庭支持系统参与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干部病房收治的老年患者422例,采用家庭支持系统参与健康教育,让老年患者及其重要关系人共同参与健康教育为实验组,共221例,采用传统方法为对照组,共201例.结果 实验组181例病例认为家庭支持系统参与实施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员家庭支持系统参与健康教育优于传统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邬红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改进无菌手术器械不到位影响手术的作用.方法 根据日常工作中手术器械不到位影响手术开台的诸多因素,组建FMEA团队,使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无菌手术器械不到位影响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评估、分析、制定措施改进,再给予总结和评价.结果 无菌手术器械不到位存在工人送器械时间不对、外来公司器械未及时送到手术室、工人未及时将消毒好器械送回手术室、灭菌器械未放于指定位置、手术护士无提前检查备物等高风险失效模式,经采用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后,手术无菌器械不到位的失效模式明显降低,RPN值显著下降,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明显降低了无菌手术器械不到位影响手术开台的因素,使手术室无菌器械管理更加规范,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蔡旭柔;洪奕珊;张燕;谢平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患者腹部切口愈合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的行剖宫产术手术患者300例,均采用腹壁纵切口,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包括姿势护理、饮食护理、伤口护理、疼痛护理等;强化护理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康复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强化组手术伤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SAS和SDS护理干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加强急诊科的出诊,分诊,接、候诊,转、送诊等各环节口的无缝管理,可以收到“三提、一增、一减”的良好效果.
作者:高雅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烧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所有指标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能提高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
作者:胡英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妇科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并实施有效的干预,降低骨质疏松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225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和干预组115例,建立并实施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通过比较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前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跌倒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后,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倒的意识增强,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实施跌倒风险评估与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作者:吴宝玲;赵坚;孙艺玮;周粤瑛;袁桂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用立体灭菌纸袋作为包装材料用于包装无菌物品灭菌后的有效保存期及成本构成.方法 分别将用医用立体纸袋和棉布包装的无菌治疗包存放于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和病区治疗室,对存储在不同地点的实验包定期抽样进行监测观察及成本分析.结果 医用立体纸袋包装无菌有效期在不同的存储地点均可达40 d以上,包装成本较棉布类包装每年可直接节约医疗成本266 350.03元.结论 医用立体纸袋用于无菌物品包装在40d内阻菌效果可靠,并能降低包装成本,减少人力、物力,节省医疗资源,保证无菌物品的使用质量,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陈春莲;凌玲;许特玮;赖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法在静脉充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静脉充盈不良患者5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单日采用改良穿刺法,双日采用传统穿刺法,各200例次.观察不同穿刺方法患者静脉回血、穿刺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反应等指标.结果 改良静脉穿刺自然回血,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组(P<0.01),且患者对疼痛的反应降低(P<0.05).结论 改良静脉穿刺法提高了静脉充盈不良患者穿刺成功率,且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作者:林陶玉;程青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健康指导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80例T2DM强化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法进行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24 h不间断指导.两组强化治疗方法、时间均相同.结果 治疗15 d后,干预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强化治疗配合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后血糖各指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对T2DM强化治疗患者采用健康指导,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和控制血糖.
作者:苏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子宫全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子宫全切患者150例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基本资料及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调查,观察其疾病不确定感以及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对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及负面情绪评分差异.结果 高龄、文化程度较低、已婚、无宗教信仰患者的疾病不确定评分明显高于同类的其他患者(P<0.05);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其疾病不确定感及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 子宫全切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高龄、文化程度低、已婚、无宗教信仰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尤其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负面情绪.
作者:姜卫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