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3例外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探讨

陈秋华;周玲

关键词:腰背痛, 护士, 职业影响
摘要:目的 了解外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情况及其腰背痛的自我防范意识,探讨职业因素对外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方法 应用护士OMSI症状自评量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士腰背痛相关职业性因素问卷(内容包括工作性质、精神因素、工作环境、自我防护意识),随机选取我院外科120名护士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65%,中度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为22.4%.结论 外科临床护士是患职业性腰背痛的高危人群.腰背痛的发生与外科护士的工作性质、精神因素及自我防范意识程度密切相关.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精神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精神心理特点,并根据其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其治疗疾病的信心,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方法 应用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60例FC患者和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两者之间的精神心理评分进行比较;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1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SDS、SAS评分的变化.结果 FC患者SAS、SDS标准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经过护理干预1个月后,FC患者的SAS和SDS标准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56.7%.结论 FC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倾向,护理干预可以改善FC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作者:陆文玲;蔡棠;姜莉;王俊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护理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促进血液透析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熊建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护同步责任管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实施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后患者与护士,与2009年开展未实施前患者与护士进行比较,比较二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护士身心健康及护士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职业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密切了医患、护患、医护之间的关系,患者满意度、护士职业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更加规范,护士身心健康得到了保证.

    作者:巩林霞;王元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围术期整体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自尊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术期整体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自尊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6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观察组两组护理前后自尊水平(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的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Rosenberg自尊量表和MCM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Rosenberg自尊量表和MC-MQ中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整体护理显著提高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自尊水平和改善其应对方式.

    作者:王佳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癌手术患者4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死亡率、生活质量、护理质量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并发症、死亡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个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真正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有利于满足肺癌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嚼口香糖、中药足浴、早期下床活动及局部按摩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食欲状况及腹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食欲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分别为17.1%和33.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口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早日康复.

    作者:谢巧芳;欧秀华;陈珠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羊水污染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羊水污染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存在羊水污染产妇的临床资料,研究不同分度的羊水污染对新生儿窒息、胎心监护异常及神经发育系统的影响,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I、Ⅱ度羊水污染在新生儿窒息、胎心监护异常、出生后第3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度羊水污染的新生儿窒息、胎心监护异常显著高于I、Ⅱ度羊水污染,出生后第3天的NBN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羊水污染越严重新生儿的预后越差;应加强对胎儿宫内情况的综合测定,结合产程进展的情况,合理地选择分娩方式,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邢梅;尚作美;刘冬雅;李薇;李秀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手指末节离断再植术后静脉危象指端放血的时机及护理

    目的 探讨手指末节离断再植术后静脉危象指端放血的时机.方法 选取行断肢再植后并发静脉危象的患者54例(57指).根据静脉危象并发时间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34指)在术后72 h内发生,B组(23指)在72 h后发生.所有患者行指端放血前先给予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予以药物行解痉治疗,行指端放血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再植手指成活与否进行评价.结果 A组和B组并发静脉危象患者行指端放血后患指成活率分别为17.6%和82.6%,后者明显高,且静脉危象解除时间明显短(P<0.05).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静脉危象出现的越晚,行指端放血治疗患指成活率越高,故放血疗法应慎用于术后早期并发静脉危象的患者.

    作者:王跃萍;雷艳娜;梁洁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鲜马齿苋糊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鲜马齿苋糊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完成5~6个疗程的76例住院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措施;马齿苋外敷组:在此基础上,在开始输入化疗药物时,将鲜马齿苋制成的糊贴敷于穿刺点近心端沿血管走行的皮肤.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临床观察和彩色多普勒定期探查,发现马齿苋外敷组血管保护效果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采取同步新鲜马齿苋早期湿敷,能有效保护患者化疗静脉血管,延长血管化疗时限,减少血管内膜损伤,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高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住院患儿亲属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分析住院患儿亲属心理健康水平并进一步总结其特点,探讨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住院患儿均为我院儿二科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对其家属共720名采取自制调查表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10名经检查均健康的儿童家属作为对照组.结果 经分析,观察组即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SCL-90评定,全部各项指标均显著要高于对照组,之间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影响家属心理状况的因素并非单一,而是多因素造成.结论 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家属,且要重视,家属的心理状况也是儿科护理中的一部分,应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方法.

    作者:彭亿平;刘芳;郑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用立体灭菌纸袋包装存放病区治疗室有效期的探讨

    目的 探讨医用立体灭菌纸袋作为包装材料用于包装无菌物品灭菌后的有效保存期及成本构成.方法 分别将用医用立体纸袋和棉布包装的无菌治疗包存放于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和病区治疗室,对存储在不同地点的实验包定期抽样进行监测观察及成本分析.结果 医用立体纸袋包装无菌有效期在不同的存储地点均可达40 d以上,包装成本较棉布类包装每年可直接节约医疗成本266 350.03元.结论 医用立体纸袋用于无菌物品包装在40d内阻菌效果可靠,并能降低包装成本,减少人力、物力,节省医疗资源,保证无菌物品的使用质量,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陈春莲;凌玲;许特玮;赖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的59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结果 产前因用药引起的为1例(1.6%);产时因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会阴侧切者,会阴裂伤者,阴蒂及尿道口黏膜擦伤者47(79.5%)例;产后心理因素10(16.9%)例,会阴血肿1列(1.6%).结论 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有针对性在产前、产中、产后做好护理工作、如对产妇宣教、指导配合,落实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卓海燕;陈丁秀;黄洁容;卢亘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改良静脉穿刺法在静脉充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法在静脉充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静脉充盈不良患者5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单日采用改良穿刺法,双日采用传统穿刺法,各200例次.观察不同穿刺方法患者静脉回血、穿刺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反应等指标.结果 改良静脉穿刺自然回血,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组(P<0.01),且患者对疼痛的反应降低(P<0.05).结论 改良静脉穿刺法提高了静脉充盈不良患者穿刺成功率,且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作者:林陶玉;程青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诊科护士工作焦虑性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等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护士压力源量表对33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测查,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诊科护士SAS总得分(49.2±12.7)分,焦虑发生率为56.0%;焦虑与工作压力总分呈正相关(r =0.715,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焦虑情绪的产生关系密切,运用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缓解急诊科护士的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张萍;刘国伟;陈志芳;王丽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APACHEⅡ评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APACHEⅡ评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急救医学科治疗的99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分为常规护理组43例和护理干预组56例,常规护理组仅给予急性有机磷中毒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根据APACHEⅡ评分系统评分结果进行护理人员配置、实施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M样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峰值心率、用药次数、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均明显少/低于常规护理组,而治愈率、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系统应用能够明显改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陆小莉;夏敏;韩小琴;杭太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术前心理沟通对胸部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沟通对胸部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胸部择期手术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同期采用术前心理沟通干预患者心理状态.采用SCL-90量表、SSRS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夜和术后4 w心理状况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肺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价指数.结果 观察组术后4 w SCL-90评分为131.54±19.79,SSRS评分为44.26±2.97;对照组SCL-90评分为161.04 ±24.57,SSRS评分为32.95±3.75,两组心理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w和4 w各项肺功能指标恢复情况良好,对照组术后1 w和4 w各项指标虽有恢复,但恢复情况明显差于观察组,两组肺功能改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w疼痛评分为1.4±0.7,总感染率为8.8%,平均住院(42.2±2.7)d;对照组术后4w疼痛评分为3.4±1.1,总感染率为27.9%,平均住院(64.3 ±3.2)d.结论 术前心理沟通能显著改善胸部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风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健康指导对初诊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评价健康指导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80例T2DM强化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法进行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24 h不间断指导.两组强化治疗方法、时间均相同.结果 治疗15 d后,干预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强化治疗配合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后血糖各指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对T2DM强化治疗患者采用健康指导,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和控制血糖.

    作者:苏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4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利用HAMD的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疾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的恢复.

    作者:蔡怡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2个月的WHOQOL-BERF及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1、2个月观察组WHOQOL-BERF量表6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60分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表现出明显的WHO-QOL-BERF评分的改善,且患者的生存能力也得到更大幅度的改善,表现出ADL评分的改善幅度更大的效果.

    作者:范盛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妇科非急诊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手术当天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术前睡眠质量,术后疼痛耐受程度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手术当天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均较入院时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心率升高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疼痛观可耐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有利于疏导患者术前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对手术的认识及对术后疼痛的耐受,可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官亚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