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术期整体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自尊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王佳丽

关键词:整体护理, 围术期, 胃癌根治术, 自尊, 应对方式
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整体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自尊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6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观察组两组护理前后自尊水平(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的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Rosenberg自尊量表和MCM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Rosenberg自尊量表和MC-MQ中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整体护理显著提高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自尊水平和改善其应对方式.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60例COPD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COPD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为中等水平,得分为94.82±9.29.其中不同住院次数、年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及疾病诊断时间是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次数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是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与长期及多次住院呈负相关,与对疾病的了解情况呈正相关.

    作者:吴航洲;陈雅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后按摩对产妇泌乳及子宫复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后按摩在产妇产后泌乳及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将86例在我院生产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产后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情况和子宫复旧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母乳喂养满足新生儿的比例、母乳喂养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子宫底的高度、子宫内膜的厚度、产后恶露的性质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按摩是一种较好的产后护理保健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产后泌乳和子宫恢复.

    作者: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Roy适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焦虑及生理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直肠癌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Roy适应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生理应激及术后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夜的心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SAS评分、胃肠道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Roy适应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减轻术后焦虑.

    作者:裴成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住院患儿亲属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分析住院患儿亲属心理健康水平并进一步总结其特点,探讨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住院患儿均为我院儿二科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对其家属共720名采取自制调查表以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并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10名经检查均健康的儿童家属作为对照组.结果 经分析,观察组即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SCL-90评定,全部各项指标均显著要高于对照组,之间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影响家属心理状况的因素并非单一,而是多因素造成.结论 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家属,且要重视,家属的心理状况也是儿科护理中的一部分,应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方法.

    作者:彭亿平;刘芳;郑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羊水污染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羊水污染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存在羊水污染产妇的临床资料,研究不同分度的羊水污染对新生儿窒息、胎心监护异常及神经发育系统的影响,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I、Ⅱ度羊水污染在新生儿窒息、胎心监护异常、出生后第3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Ⅲ度羊水污染的新生儿窒息、胎心监护异常显著高于I、Ⅱ度羊水污染,出生后第3天的NBN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羊水污染越严重新生儿的预后越差;应加强对胎儿宫内情况的综合测定,结合产程进展的情况,合理地选择分娩方式,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邢梅;尚作美;刘冬雅;李薇;李秀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改良静脉穿刺法在静脉充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法在静脉充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静脉充盈不良患者5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单日采用改良穿刺法,双日采用传统穿刺法,各200例次.观察不同穿刺方法患者静脉回血、穿刺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反应等指标.结果 改良静脉穿刺自然回血,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组(P<0.01),且患者对疼痛的反应降低(P<0.05).结论 改良静脉穿刺法提高了静脉充盈不良患者穿刺成功率,且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作者:林陶玉;程青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控制血糖,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对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妇科非急诊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手术当天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术前睡眠质量,术后疼痛耐受程度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手术当天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均较入院时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心率升高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疼痛观可耐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有利于疏导患者术前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对手术的认识及对术后疼痛的耐受,可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官亚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眼科显微手术器械如何清洁、消毒、维护与保养

    目的 探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洁、消毒、维护和保养的方法,并且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 选取某医院眼科的显微手术器械,这些器械能够进行眼部手术.结果 对眼科显微手术器械进行清洁、消毒、维护和保养.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得出纤维器械的管理和保养要落实到专人身上,而且护理器械的人员一定要有责任心.除此之外进行保养护理的人员还要掌握相当的技术和方法,不同的器械需要不同的护理清洗等方法.

    作者:遇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缺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 分析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临床各科室上报护理部的35起护理缺陷进行汇总、分类分析了解临床护理缺陷的构成、易发高危人群及科室、时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 护理文书书写错误、医嘱处理不当、护理级别卡片未及时更换等方面的失误是临床为常见的护理缺陷,分别占17.14%、17.14%和14.29%;以低年资、低职称护士为易发高危人群.结论 采取积极措施,以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规章制度;增强责任心,注重业务培训;加强管理为重点,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周桂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非语言沟通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语言沟通在急诊内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急诊内科危重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非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态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操作及治疗效果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语言沟通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表现,可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病情变化,促进危重患者的康复,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张翠英;李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岗位管理对护理质量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岗位管理对护理质量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实施护理岗位管理的4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另选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前的4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能力、护理质量及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护理观察等方面的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岗位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和护理质量,增加护理人员对职业的认同感.

    作者:李瑞萍;陈俊霞;吴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干预的介入时间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远期功能改善的作用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的介入时间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远期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107例,根据发病后以及实施康复护理的介入时间分为I组(<48 h)、Ⅱ组(2~7 d)、Ⅲ组(8~14d)及Ⅳ组(15 ~ 28 d),全部患者均实施28 d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在早期实施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才藤氏吞咽障碍分级方法、藤岛氏吞咽障碍分级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Ⅰ、Ⅱ、Ⅲ组吞咽障碍改善Ⅰ、Ⅱ、Ⅲ组干预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01或P<0.05),Ⅰ组干预后吞咽功能优于Ⅲ组及Ⅳ组(P<0.05或P<O.01).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的不同介入时间均可明显地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远期功能,促进病人吞咽功能的快速恢复,明显减少发病和护理干预的时间间隔,显著增强病人的自主进食能力.

    作者:颜继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护理管理及随访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及随访要点.方法 通过对25例肺高压患者在常见治疗基础上进行6个月伊洛前列素吸入及随访,对比吸入前后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指标.结果 患者用药后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在治疗肺高压上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身体状况与生活质量.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安全管理,定期规律地进行随访,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从而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顾芬;胡敏;张全英;蒋鑫;刘花;荆志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03例外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探讨

    目的 了解外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情况及其腰背痛的自我防范意识,探讨职业因素对外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方法 应用护士OMSI症状自评量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士腰背痛相关职业性因素问卷(内容包括工作性质、精神因素、工作环境、自我防护意识),随机选取我院外科120名护士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65%,中度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为22.4%.结论 外科临床护士是患职业性腰背痛的高危人群.腰背痛的发生与外科护士的工作性质、精神因素及自我防范意识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陈秋华;周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生儿PBMC感染HBV的阻断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新生儿PBMC感染HBV的阻断效果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检测我院收治的所有HBV感染产妇的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HBV-DNA),将其中80例阳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疗法,对照组只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比较两组新生儿1岁时血清HBsAb阳转率.结果 新生儿1岁时,观察组的血清HBsAb阳转率为80%,对照组的阳转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PBMC感染HBV后,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疗法可取得较好阻断效果,且及早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明显.

    作者:刘裔红;徐风;钟丽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肺栓塞患者行DSA术下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肺栓塞患者行DSA术下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肺栓塞患者行DSA术下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及主要临床表现,总结其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结果 肺栓塞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中为常见,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胸闷、呼吸困难和咳嗽.经溶栓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D-二聚体和氧分压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外科手术和长期卧床是肺栓塞的危险因素,DSA术下溶栓治疗效果满意,临床上应该加强预防性护理,减少肺栓塞的发生.

    作者:杨爱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情感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情感干预下运用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运用社会支持理论、情感干预措施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康复是否有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将88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给予普通护理支持与心理指导,实验组(48例)在给予普通护理支持与心理指导的基础上,给予情感干预,并评定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心理康复SAS、SDS、SCL-90、PC、NC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恶性肿瘤患者在普通护理支持与心理指导基础上给予情感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康复,以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积极配合抗肿瘤治疗和护理,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郭健英;甘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低体重新生儿硬膜外麻醉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低体重新生儿硬膜外麻醉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拟行手术的低体重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规护理配合措施,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硬膜外麻醉护理配合措施.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配合可以提高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率,降低低体重新生儿硬膜外麻醉的不良反应,提高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围术期整体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自尊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术期整体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自尊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6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观察组两组护理前后自尊水平(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的变化.结果 护理前两组Rosenberg自尊量表和MCMQ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Rosenberg自尊量表和MC-MQ中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应用整体护理显著提高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自尊水平和改善其应对方式.

    作者:王佳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